今年以來,以肉價為主的食品價格拉動CPI不斷上漲。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8月,我省CPI同比上漲6.7%,其中8月份同比上漲6.2%,而食品類一直處于領跑位置。肉價上漲的勢頭在中秋節前再創新高,零售價漲至每斤17元。國慶節期間,1100噸省級儲備肉投放蘭州市場,帶動豬肉價格走低。據市商務局監測,國慶期間我市豬肉平均零售價格16.3元/斤,較節日前一周下降1.21%。
對市民來說,肉價下降無疑是個好消息。業內人士報料,蘭州的肉價還有下降空間。因為自中秋節過后,蘭州市的生豬收購價和豬肉批發價一直走下坡路。昨天,生豬收購價降到9.3元,豬肉批發價降到11.8元。但肉菜市場上的豬肉零售價格,并沒有跟著批發價明顯下降,致使批零差價達到每斤4元至5元。
批發價20天降1元多
有關部門資料顯示,今年春節前我市的生豬收購價6.7元,大肉批發價9元,零售均價12.5元;5月下旬生豬收購價突破8元,批發價10.5元,零售均價13元;6月10日,生豬收購價8.8元;6月14日,隨著生豬收購價站上9元高位,豬肉批發價突破12元,零售均價達到15—16元。在之后的三個月時間里,批發價始終在12元以上的高位運行。至中秋節前,批發價突破13元,市場上的肉價最高也持續保持在17元左右。
10月9日,記者從蘭州東部定點屠宰廠了解到,當天毛豬收購價9.3元左右,批發價格在11—12.4元,均價11.8元。
“只要批發價漲一點兒,零售肯定跟漲,但最近短短20天的時間,批發價降了1元多,零售卻不跟跌,蘭州豬肉市場的批零差價確實太大了?!痹诓稍L中,批發商們認為,因為零售環節硬扛著不降價,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致使目前的屠宰量始終在300頭左右的低位徘徊,不抵去年同期的一半。
零售價格依然堅挺
記者走訪了沙洼河、張蘇灘、鼓樓巷等肉菜市場以及部分超市,除張蘇灘的后腿肉標價15.5元外,其余幾個菜市場的肉價都是17元。不得不說的是,沙洼河菜市場距東部定點屠宰廠不足1公里,當日上午的肉價也是17元。而在新世界超市,雨潤冷鮮肉和鵬程大肉因為在做會員特價活動,價格分別為每斤13.8元、13.9元。
對于批發價下降、零售價變化不大的原因,零售商給出了兩個原因:一是肉價不穩,他們擔心今天降了,明天又漲;二是零售商每批發一頭豬,要承擔15元的檢疫費,還有脖子、板油等邊角料都是以6元的低價出售的,所有費用都要折合在最終的肉價里。
批零差價2.5元合理
那么從批發到零售的損耗和費用平攤到每斤肉上到底有多少錢?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頭豬的毛重200斤左右,按71%的出肉率,宰殺后肉重142斤。目前在批發環節收取5元檢疫費、5元配送費,再加上最多10元的運費,這部分支出20元。另從損耗看,每頭豬2斤脖子、2斤板油、2斤肚囊肉,合計6斤按6元計算,賠本36元。兩項共計56元除以142斤的肉重,每斤肉加價不足0.4元。此外,每斤再加1元錢的租金等銷售成本,再加1元的利潤,照此計算,業內認為每斤豬肉從批發到零售加價2.5元屬合理區間。但目前蘭州市場豬肉的批零差價顯然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在采訪中記者獲悉,2007年以前,蘭州市場的豬肉批零差價也就2元左右。2007年之后,豬肉價格經歷了幾次大漲大跌,零售商們慢慢形成了“跟漲容易跟跌難”的經營習慣。而與之相對應的,自然是利潤的增加。
“2008年以前,來批發肉的零售戶騎的是自行車或三輪車,這兩年多數都買了車,最一般的也有一輛微貨車。”一位批發商感嘆,今年的肉價上漲是富了兩頭(養殖戶和零售商),虧了中間(批發商)。
批發每頭豬賠4.5元
來自天水的楊振剛自1997年開始做豬肉批發生意,算是東部定點屠宰廠的老經營戶了,但就他最近也一直在做賠本買賣。他也給記者算了筆賬:昨天,生豬收購價9.3元,按毛重200斤算,收購價1860元;從武威運到蘭州,每頭運費16元;每頭豬屠宰費23元;市場管理費3元。從一頭毛豬到批發豬肉,共需1902元。再看看他的收入,依然是71%的出肉率,宰殺后肉重142斤,按昨天的批發價12元計算,批發肉品收入1704元;大腸賣28元;小腸賣9.5元;大油賣3元;豬蹄等下水18斤,每斤8.5元,合計153元。批發每頭豬的總收入1897.5元。顯然,每頭豬賠4.5元。
此外,在收少了流失客戶、收多了賣不掉的猶豫中東部定點屠宰廠有一半的批發商歇業了。對于批發商的這一說法,記者從屠宰廠方面也得到了證實。據屠宰廠林廠長介紹,定點屠宰廠共有注冊經營戶21家,目前正常營業的只有七八家。
高差價將致惡性循環
“豬肉批零出現的高額差價,真正傷害的是養殖戶?!倍》宓?a href="http://www.www12347.com/pigs/"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養豬廠位于榆中縣和平鎮,他也告訴記者,最近20天以來,毛豬收購價降了1元多,但零售市場動靜不大。“豬肉零售價不隨批發價降下來勢必影響消費需求,從而導致批發數量上不去,毛豬的收購數量也會相應縮減。長此以往挫傷養殖戶的信心,最終導致存欄減少,引發新的供不應求,從而再次導致價格上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