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802|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規模豬場豬肢蹄軟弱綜合征的研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9-23 22:1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規模豬場豬肢蹄軟弱綜合征,是以肢勢、步態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軀體困難為特征的一種規模豬場的常見普通病。
    【發病概況】
      本病癥主要發生于高度選育的瘦肉型豬。四肢蹄軟弱被淘汰的種母豬英國的種豬場達34.7%,種公豬達25%。中國及世界其他國家如澳大利亞、挪威、荷蘭、美國等國的種豬也有類似情況。湖南省的某種豬場中,大約克夏和長白豬的發病率達30%,有的豬場高達70%,因此病被淘汰的種豬占總淘汰數的90%左右。筆者統計10份報告,種母豬發病率約28%,種公豬發病率35%。
    【發病原因】
      l、品種因素:規模豬場豬肢蹄軟弱綜合征主要發生在高度選育的瘦肉型品種和品系中,如大約克夏、長白、杜洛克和漢普夏等品種。我國地方品種及其與外來品種的雜交后代豬極少發病。生長緩慢、背膘較厚的品種中發病率很低,野豬及其與家豬雜交的后代豬沒有此病發生。
      2、遺傳因素:由于不同品種間的發病率有顯著差異,可知此病是由于高度選育而產生的適應征。這與遺傳有密切的關系,主要癥狀分成關節狀況、蹄裂、蹄底增生、偏蹄、X肢勢、O肢勢、蹄殼質地、總評分等八個性狀分析其遺傳力多在0.10~0.35之間,最高的達0.67,多為中等遺傳力。
      3、生產繁殖應激引起的骨胳代謝異常:已有研究證實,應激引起的皮質醇的大量分泌可通過糖皮質激素受體介導的細胞周期停止的調節機制抑制成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組織細胞凋亡,再者糖皮質激素還能抑制I型膠原蛋白的合成,并以組織特異性方式,提高成骨細胞間質膠原酶mRNA的表達和蛋白酶的水平,促進膠  原蛋白的分解,使骨丟失加快,最終出現骨質疏松。肢蹄軟弱綜合征是養豬生產中常見多發病,母豬完成生產(繁殖)任務所需的營養物質與維持母豬肢蹄正常功能所需的營養物質大部分是相同的,母豬在完成生產(繁殖)任務所需的營養物質供給不足或任務加重需要量增多時,母豬應用應激機制動員機體貯備,優先保證繁殖后代所需。而應用應激機制導致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一方面大量動員機體貯備,另一方面分娩等應激也促使催乳素大量分泌,催乳素大量分泌,對保證泌乳具有積極意義,但也進一步加快了鈣等營養物質流失,再者,糖皮質激素加速骨組織細胞凋亡,出現骨質疏松。因此,肢蹄軟弱綜合征主要發病原因之一是母豬為完成生產任務而應用應激機制動員機體貯備出現的整體營養消耗和骨質疏松。
      4、營養因素:飼料中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當,都能導致本病發生。缺銅時可出現骨端畸形。缺硒時可引起關節炎、蹄變形、肌肉萎縮、肌肉疼痛、脫毛等癥狀。慢性氟中毒和缺錳時,能導致肢蹄異常變形。湖南某種豬場對該場病豬和健康豬蹄殼采樣測定硒的含量,分別為0.07和0.37微克/克(P<0.05),患豬的硒含量顯著低于健康豬。
      長期缺乏維生素以特別是集約化密閉飼養,缺乏運動和陽光照射,更易發病。
      生物素和鋅缺乏時,不能維持蹄的角質層強度和硬度,使生長豬發生后肢蹄殼破裂等癥狀。
      5、欄舍地面:地面過于光滑或粗糙與地面光滑度適中相比,前者的發病率有顯著高于后者,且后肢蹄比前肢蹄發生異常的多。地面結構:鐵籠飼養、水泥地面和漏縫地板所養的豬,其肢蹄軟弱綜合征的發生率高。并且集約化鐵籠飼養豬的肢蹄外傷(發病率38.37%)高于水泥地面散養的豬(發病率7.14%);水泥地面飼養豬的蹄底增生(35.71%)顯著高于漏縫地板的豬(27.91%)。
      6、管理因素:肢蹄軟弱綜合征的發生與缺少運動有密切關系。增加運動可提高肢蹄結實度,防止此病。對病豬適當增加運動,也能促使康復。

    癥狀】
      規模豬場豬肢蹄軟弱綜合征多發生于高度選育的瘦肉型豬,患豬的肢蹄形態、結構、肢勢和功能表現異常。四肢末端發生骨關節炎,關節腫脹變形,站立姿勢呈X或O型,蹄殼較裂、蹄底增生,蹄殼過度生長,發生偏蹄,蹄冠膿腫等癥狀。嚴重者不能站立,倒地。母豬常不能正常配種懷胎和哺乳,特別是配種時易發生蹄殼被裂,從而降低繁殖力。
    【診斷要點】
      l、高度選育的瘦肉型種豬,并有遺傳性,肢蹄纖細的豬最易患此病。
      2、病豬跛行,關節腫脹,肢勢和步態異常,站立不穩,支持軀體困難,蹄殼破裂,偏蹄,蹄冠膿腫,蹄底增生及四肢末端發生骨關節炎等特征。
      3、分析飼料中是否缺乏鋅、生物素、鈣磷比例不平衡。
      4、檢查圈面光滑度和結構是否合理,有無運動場。
    【防治方法】
      l、選育抗性的品種
      育種時或留種時綜合考慮肢蹄結實度的選擇,對體型過大,肢蹄過于纖細,易引起肢蹄軟弱的豬應堅決淘汰。
      2、配制全價飼料:如用北奧后配制全價飼料,保證礦物質、維生素的供給量,懷孕后期和哺乳期添加1-2%牲命1號。對發病豬適量添加鋅、硒、生物素和鈣磷(并保持恰當的比例),每千克飼料中添加生物素2毫克有一定療效。
      3、改善圈面結構質地和管理。
    (1)改善圈面結構:水泥地面要保持適宜的光滑度和傾斜度。地面無尖銳物、無積水,臥床地面要略高于其他地面,產仔哺乳期應加鋪墊物。
    (2)改良圈面質地:水泥地面有許多缺點,在集約化養豬場的地面最好采用環氧樹脂漏縫地板。
    (3)改善管理: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少于2小時。
      4、防止繼發感染。在運動場進出口處設置腳浴池,池內盛裝0.1%~0.5%福爾馬林溶液,既能預防,又能治療繼發感染。對蹄裂、蹄底磨損、肢蹄發炎腫脹等繼發感染,按局部外科手術處理。可用青霉素、普魯卡因。魚石脂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9-23 22:45:4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很有才啊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6:0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姚安县| 龙山县| 垣曲县| 遵化市| 辽宁省| 邹平县| 台山市| 轮台县| 绥阳县| 桦甸市| 军事| 东乌珠穆沁旗| 鹤峰县| 林州市| 蒙自县| 贡觉县| 通许县| 深州市| 泌阳县| 交城县| 麻栗坡县| 静宁县| 镇宁| 肥西县| 枝江市| 桃源县| 鹿泉市| 承德县| 雅安市| 阿坝| 和静县| 武夷山市| 南漳县| 彩票| 肃北| 泰安市| 绥阳县| 金溪县| 定州市| 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