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461|回復: 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信息] 為什么中國人喝世界上最差的牛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8-23 14:1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被指全球最差的中國乳業標準,首度遭到乳企轟。昨日,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就此開腔“放”,指中國生奶標準不僅在“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上全球最差,而且對抗生素、亞硝酸鹽等指標“甚至不作要求”。這是繼廣州乳協理事長王丁棉轟中國乳業標準之,首次有乳企打破沉默。  郭本恒強調,國內乳業亂象叢生,與政府監管力度薄弱有關,這是中庸思想在作怪。
      生奶標準全球最差
      郭本恒是在上海參加“中國經營論壇”時作出上述回應的。不久前,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轟中國乳業新標準遭到“個別大企業綁架”,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標準,主要體現在“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2010年以前,我國生乳收購標準是每毫升細菌總數不超過50萬個,蛋白質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去年新修訂的標準,把細菌指標上調為200萬個,蛋白質最低含量下調至2.8克。新標準中蛋白質含量遠低于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菌落總數放寬3倍,是美國、歐盟(10萬個)標準的20倍。
      郭本恒回應表示,我國奶業產品的標準,處于世界中等偏上。但生奶標準,幾乎是全球最差。除了以上“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指標大大落外,國際奶業標準還要求檢測生奶中抗生素、亞硝酸鹽含量等指標,“但國內對此甚至都不作要求”。
      郭本恒說,用如此低的標準要求生產出高級產品,根本法做到。“垃圾生產出來的就是垃圾”。
      低標準阻礙奶農革新生產方式
      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丁木德在“乳業標準之爭”中是“低標準派”的代表,他認為目前制定牛奶質量標準要從國情出發。由于我國許多地區飼養奶牛的戶太多,在生產時間、細菌控制等方面眾口難調。
      郭本恒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低標準說到底不僅傷害消費者,也是在害農民,因為養兩頭牛的人永遠不會就此富裕。中國加入WTO之,許多領域都面臨變革,對于奶業來說,是時候改變農民的飼養方式了。”
      郭本恒表示,從三聚氰胺事件爆發開始,這些話在他心里憋了很久。“為何在上海沒有三聚氰胺?并非因為光明乳業有專門針對三聚氰胺的檢測,而是因為上海有6萬頭牛,113個牧場,每家養殖規模在500頭到600頭,都是規模化經營,奶農資產都上千萬元。因此育種體系、營養配餐體系相當完備,從源頭上避免了三聚氰胺。”
      他介紹,同樣因為規模化經營,上海的生奶“細菌總數”指標,普遍可以做到10萬個以下,甚至可以做到3萬個以下,達到國際先進標準。
      監管層中庸思想作怪
      郭本恒還指出,國內有些奶企缺乏誠信,“廣告打著牛奶產地‘風吹草低見牛羊’,事實上卻來自沙塵暴發源地,奶牛都吃著枯草生長”。
      他認為,適度營銷就像姑娘“化妝”,可以突出優勢獲得消費者歡心。但目前國內有些奶企,開始“整容”,忽悠消費者。
      “多不義必自斃。”他說,中國乳業加工水平在世界上是領先的,現在生奶不過關,傷害整個中國乳業的國際競爭力。而缺乏誠信的企業,更將面臨淘汰。
      郭本恒認為,我國奶業亂象叢生,與政府監管力度薄弱有關,這背是監管層的中庸思想作怪。監管薄弱還導致奶業中的創新得不到足夠的尊重和保護,新產品推出市場很快就遭到復制,阻礙企業研發、掌握核心競爭力。
      而在具體手法上,他強調,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做法也存在問題。“一定要從源頭抓,而不是抓流動環節,抓生產環節,只有把生產的源頭抓起來,中國的食品工業才會保證安全。”
    更過信息請點擊http://news.39.net/xwzt/digouyou/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8-23 14:33:18 | 只看該作者
    發人深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1-8-23 15:45:54 | 只看該作者
    只有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提高,才可以更快的提高畜禽產品安全與等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1-8-23 17:15:00 | 只看該作者
    你腦子空白,不懂營養和好壞,回去閉觜好好學習去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1-8-23 17:17:09 | 只看該作者
    畜禽產品品質不安全,消費者沒有消費信心與勇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1-8-23 17:38:11 | 只看該作者
    我不看,不可能全球最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1-8-23 17:42:19 | 只看該作者
    我家禁止購買奶制品很多年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1-8-23 20:04:36 | 只看該作者
    遵循恰到好處的原則吧,吃質量最差的人未必就是身體最差的人。想想文革前后,多少前輩吃不飽、穿不暖,還不是很多長命的?生命力遠比那條小命重要,民族生命力才是我們需關注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1-8-23 21:52:06 | 只看該作者
    舊飯又拿出來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1-8-23 22:02:42 | 只看該作者
    企業家的創新和食物鏈的約束是人與自然的矛盾,而非商業道德之爭。在生奶國標之爭的背后,是生活方式的變革碰到了食物鏈的約束。消費者在維權的義憤之余也要妥協,或者接受高奶價的產業鏈,或者接受較低的生奶標準。
        企業家的創新永遠始于善意,而創新的生活方式一旦遭遇食物鏈的約束,行業領袖的表態不應該是善意的謊言,而應該是坦誠的無奈。只有這樣,奶品行業才能坦然面對無知者的道德譴責,進而獲得消費者的理性諒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2:5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礼泉县| 当涂县| 普格县| 陆丰市| 通化县| 图木舒克市| 濮阳市| 祥云县| 舒兰市| 原平市| 阿巴嘎旗| 华容县| 始兴县| 奉新县| 平阴县| 静安区| 宣威市| 昭平县| 文成县| 宁河县| 浦东新区| 名山县| 多伦县| 新绛县| 蚌埠市| 遂宁市| 宜都市| 台东市| 三亚市| 岐山县| 利川市| 惠安县| 富民县| 弥勒县| 应用必备| 米林县| 宣威市| 纳雍县| 商洛市|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