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5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義軍:國內選育技術不比國外差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8-9 09:55:3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義軍:國內選育技術不比國外差
    就親蝦選育的技術而言,國內并不比國外差,關鍵在于“科學、嚴謹”的理念,這兩點包含的內容其實非常多。
    文/圖 本刊撰稿人 林曉彬


    李義軍
    1997年畢業于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海水養殖專業,2009年獲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畢業后分配到天津市科協下屬的天津市水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工作,承擔國家“九五”攻關項目“鰻鱺的全人工孵化”,并取得突破性進展。
    2002年初受邀加入海南南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擔任公司總經理、技術總監。

    今年4月中旬,農業部公布的我國自主選育的三大南美白對蝦新品種,其中“科海1號”就是由海南南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海南東方中科海洋生物育種有限公司參與選育完成的,歷經10年才通過原良種委員會的審定。


    “我從2000年接觸白對蝦,當時的苗種很好,3個月長20頭,那個時候南美白對蝦唯一的缺點就是桃拉病,其他的病幾乎沒有。當時產量也高,一畝放6到7萬苗,養2000斤很輕松?!眲傞_始的養殖很順利,但是幾年后由于品種退化和病害等問題的出現,養殖難度逐年增加,這讓李義軍意識到好的種苗對養殖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做選育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找到一個好的種苗。”

    從300個家系淘汰到40個
    FAM:“科海1號”最初的種蝦如何獲得?選育的家系有多少?
    李義軍:我們育種的基礎群體是2002年從海南和廣東等地的14個養殖基地收集的從夏威夷引進的對蝦養殖群體構建的。我認為種蝦的來源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是選,在選擇的過程中就會有進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引進野生的品種,把不同品系的基因野性馴化一下。
        2002年引進后,我們每年建300個家系,經過不同階段的淘汰,最終留下40個家系。
        為什么建300個家系留40個家系呢?其實這是借用了畜禽方面的理論。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沒有淘汰就沒有選擇,在水產動物里面從300個淘汰到40個是符合生物學規律的。
        在40個家系中,經過選擇,生長速度前十的排名不亞于進口蝦苗的生長速度,但是我們把他們轉化為生產之后,沒有把這其中的一個進行擴繁。而是把十個混合在一起生產,混合以后,蝦的長速也不慢,但是,缺點就是均勻度不夠好。

    FAM:您覺得做親蝦選育須具備哪些條件?
    李義軍:一要有科學的理論基礎,二要有強大的資金背景。
        我們將選育的基礎理論分析透徹以后,建立了一個合理的選育方案。我想說的是選育不是高科技,很多人認為選育不是企業可以做的,但我們恰恰認為這件事必需由企業去做。因為做選育需要強大的基礎設施,而這正是科研院所沒有的。比如說建300個家系要有300個配套設施,企業可以實現。方案建好后,剩下的就是執行,需要耐心把選育做到底,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堅持了10年才取得了成果。

    FAM:目前“科海1號” 親蝦的表現如何?具備推廣的條件了嗎?
    李義軍:目前“科海1號”還不具備大面積推廣的條件,因為必需通過若干年的市場考驗,2011年我們只是進行小區域的養殖,真正能夠進入市場應該在2012年。從養殖效果上看,這幾年的生長速度都不是最快的,介于一代苗與二代苗之間,適合較高密度養殖,產量也挺高。根據這些年在淡水養殖區域和高鹽度養殖區域獲得的數據,我們接下來會推出新品系。
        2012年我們準備20到30萬對的親蝦儲備,據我們計算,用于生產的親蝦大概3萬對左右,這樣就必需有30萬對左右的后備才能保證用于生產的量?!?br />     “科海1號”今年用于生產的有7000對,一部分供應南疆公司,一部分在天津、浙江和海南等地。目前7000對表現不太好,問題出現在制種環節,本來是想迎合今年的北方市場,有意識地延遲了兩個月,結果影響了育苗時間,最終導致產卵量偏低,成活率也不太好。

    自主選育不會取代國外親蝦
    FAM:目前依然是國外的親蝦在主導國內市場(如SIS、科那灣、OI等),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李義軍:我覺得國外的親蝦目前仍主導國內市場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他們做選育比較嚴謹、扎實,嚴格遵循選育流程。第二,南美白對蝦的原產地不在中國,把它推廣到全世界,到別的地方去養殖,會體現出異域優勢。

    FAM:國內與國外存在的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
    李義軍:我覺得主要是選育的理念,科學和嚴謹,這兩點包含的內容其實非常多。國內認為選出好東西就好,但事實上不一定,光有好東西,還得伺候好它。國外的親蝦公司有自己嚴格的一套制種流程,比如前三個月可以當成蝦養,后六個月要嚴格按照培養種蝦的概念去養(喂鮮活餌料、進行野性訓練、大水面的馴化),國內很少做到這一點。
        在選育技術上,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差別。從任何一個單一環節,比如分子遺傳等現代手段在傳統選育方面的應用等方面,中國的水平都是領先的,但是我們沒有把技術有效整合。

    FAM:您覺得國內選育的親蝦以后有沒有可能取代國外親蝦?
    李義軍:我覺得不太可能,因為有異域優勢的存在。現在國內搞選育的人還很少意識到異域優勢,南美白對蝦在亞洲養了這么久,其實還沒有形成一個新的物種,這就注定我們必須不斷地從原產地引進親本。


    (本文摘自《水產前沿》雜志7月刊,了解更多,請登錄“中國水產頻道”,http://www.fishfirst.cn/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21:1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里| 黄浦区| 台湾省| 田阳县| 沾化县| 廊坊市| 宁蒗| 清流县| 易门县| 伊金霍洛旗| 宣武区| 石景山区| 久治县| 裕民县| 常德市| 麻城市| 农安县| 兴和县| 津南区| 马关县| 南岸区| 德兴市| 巴里| 尼勒克县| 彭泽县| 宁明县| 平舆县| 错那县| 京山县| 西乡县| 新田县| 始兴县| 红桥区| 达州市| 铜梁县| 青海省| 永靖县| 张家川| 樟树市| 郓城县|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