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文 教授 李亮 副教授 1適用區域和范圍
1.1本技術適用于中型肉鵝品種商品代的舍飼飼養。 1.2 本技術適用于我國南方地區商品肉鵝從雛鵝至出欄階段的青粗飼料利用。 2技術要點 2.1雛鵝階段(0~4周齡):日糧能量水平為11.5~12.2 MJ/kg、粗蛋白水平為19%~22%、粗纖維水平為3%~4%;在該營養水平下,主要以鮮嫩青綠飼料和配合精料為主,搭配比例為2~3:1。21日齡以后,逐步增加糠麩、糟渣、草粉等粗飼料原料,并控制在日糧組成的10%以內。 2.2生長階段(5~8周齡):日糧能量水平為10.5~12 MJ/kg、粗蛋白水平為16%~18%、粗纖維水平為7%~8%;在該營養水平下,青綠飼料與精飼料的搭配比例應為4~6:1,粗飼料原料可達日糧組成的30%~35%。 2.3育肥階段(9~10周齡):此階段應在生長階段營養水平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日糧的能量水平和適當降低粗纖維水平。主要通過添加高能量飼料(如玉米等)、增加精料飼喂量、適當控制青綠飼料的供給以調節營養水平,青綠飼料與精飼料的搭配比例應為3~4:1。
3注意事項
3.1根據不同肉鵝品種、季節和氣候適當調整青粗飼料的飼喂量。 3.2青綠飼料選用優質牧草(如菊茍、萵苣、黑麥草等),尤其在雛鵝階段應選鮮嫩多汁的牧草;不同牧草的營養物質含量、適口性等有所差異,應考慮不同牧草的添加比例。 3.3酒糟忌單喂,應與玉米、豆餅、糠麩等飼料搭配,且用量不宜過大,不能使用變質酒糟。 3.4青綠飼料飼喂時應根據鵝的生長階段適當切碎,且不易堆放過久;粗飼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經粉碎、浸泡、制粒、微貯、蒸煮等加工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