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添加劑克服了抗生素等藥物添加劑的毒副作用,具有以下幾個特 征:(1)天然無毒副作用、無殘留、無抗藥性;
(2)能 促進畜禽生長,能有效而經濟地提高畜禽的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產品品質,養殖效益高;
(3)能 增強機體兔疫功能,能防止動物的各種傳染性(病毒性、細菌性)疾病和調整機體生理機能;
(4)使 用后無有害物質殘留,不影響畜禽產品質量,不影響人類生存環境與健康;
(5)理 化性質或生物活性性質穩定,能有效地進入胃腸道發揮作用,不影響飼料適口性;
(6)與 其他藥物添加劑合成,不發生或很少發生配伍禁忌,細菌對其不易產生抗藥性;門提高動物抗應激能力;
(8)改 善環境等。
綠色飼料添加劑的研究現狀
1、微生物制劑
微生物制劑也叫活菌制劑或益生素,是最早研究出來的天然促生長添加 劑。它是動物有益菌經工業化厭氧發酵生產出的菌劑,這種菌劑加入飼料中,在動物消化道內生長,形成優勢的有益菌群,提高動物健康水平,促進生長,減少藥物的使用。它的原理是將外源有益菌接種后繁殖,使腸道達到最佳微生態平衡。常用的活性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糞鏈球菌、芽孢屬桿菌、酵母及其培養物。
微生物制劑的研制比較廣泛。國內外許多研究所、大專院校均有研制, 國內的有“生態寶”——北京天地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是由酵母菌、乳酸桿菌、鏈球菌、芽孢桿菌等菌種復合而成,它可促進蛋雞生長,提高產蛋率和飼料利用率,縮短飼養周期,并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益菌多”(S-586)——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研 制,也是一種復合微生物制劑;“賜美健”——一種乳酸鏈球菌制劑,這兩種制劑都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的感染,應在畜禽出生或幼齡時開始使用,應激期使用也很重要。
國外比較著名的就是EM制劑,EM是由日本硫球大學教授比嘉照夫研制的一種有效微生物群,由光合菌、放線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10屬80多種微生物復合培養而成,已廣泛用于世界90多 個國家,應用于種植業、養殖業和環保等領域。我國1991年引進EM技術。微生物制劑用作飼料添加劑的正效應已被公認,但亦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1)目前已確認的適宜作活菌制劑的菌種僅有乳酸桿菌、鏈球菌、芽孢桿菌、雙歧桿菌以及酵母菌等少數幾 種;(2)活菌制劑在飼料加工、運輸中容易失活,(3)活 菌進入消化道后,大多難以經受鹽酸、膽汗酸低PH值的作用,難有足夠的數量達到腸道或定 居腸道而發揮作用;(4)生長速度慢,難以在與微生物問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這是目前限制微生物制劑大量生產和應用的主要原因。
2、化學益生素
針對上述問題,專家、學者們又開始把目光轉向了動物腸道固有的有益 菌上。與其添加外源有益菌,不如直接利用腸道固有有益菌,使其增殖。而能促使有益菌增殖的東西——一種短鏈分支的糖類物質,即稱為化學益生素。其成分主要有:異麥芽糖、異麥芽三糖、異麥芽四糖、果寡三糖、果寡四糖、果寡五糖、半乳寡糖、甘乳寡糖等等,它們既不能被畜禽自身吸收和利用,又不能被腸道大部分有 害菌利用,只能唯一被腸道有益菌選擇吸收并促使增殖。只要選擇好特殊的短鏈帶分支的糖類物質,就能基本做到腸道有益菌唯一選擇吸收的目的,并通過這種唯一選擇吸收來刺激腸道有益茵的增殖,形成最佳的微生態區系,提高動物健康水平。
由于化學益生素克服了活菌制劑的所有問題,其研究和應用得到廣泛的 開展。80年代中期,日本首先把這種糖類物質開發成飼料添加劑產品用于飼料工業,90年代中期,日本生產的1/3該糖類物質用作飼料添加劑,且40%的 豬飼料中添加了這類物質。我國90年代后期才接觸到這類添加劑,1998年 才逐漸開展這方面的研究開發,目前國內的珠海溢多利有限公司已研制出這類益生素——溢康素,使用效果良好。
3、酶制劑
酶制劑是微生物體內合成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質,即用細菌或真菌發酵生 產的酶。它包括消化酶和非消化酶兩大類,主要通過降解飼料中各營養組分的分子鏈或改變動物消化道內酶系組成,促進消化吸收,從而大幅度提高飼料效率,降低飼料成本,促進動物健康生長。
飼料所含的許多營養物質是借助動物消化道內所分泌的各種消化酶水解 成簡單組分物質被機體吸收利用的,這些酶均屬水解酶類,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但在單胃動物的消化道里卻不含能水解纖維素、木質素、果膠、植酸鈣鎂等復雜有機物的酶類。因此,諸多學者推薦使用借助微生物合成的水解酶來加以補充。水解酶制劑曾于50年 代就開始用于動物飼料添加劑,但真正被重視起來還是近十年的事情。目前,在養殖業中,美、俄等國廣泛使用淀粉酶、蛋白酶。葡聚糖酶、果膠酶、半纖維素酶、纖維素酶、木聚糖酶和細胞溶解酶等。俄羅斯報道,某些酶的合理使用,可使每增加1Kg體 重減少飼料消耗5%-7%和提高日增重4%-7%。我國也在使用纖維素復合 酶,取得一定效果。
多數情況下,使用單一酶的效果不如使用復合酶的效果。所以生產上多 用復合酶,如美德寶復合酶制劑,它主要含有纖維素酶,中酸性蛋白酶、糖化酶、淀粉酶、果膠酶、植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這種復合酶制劑是純天然酶制劑,主要功能有:(1)促進飼料消化吸收,并具有特殊的誘食作用,明顯促進動物食欲和生長;(2)有一定的消炎、防止腹瀉和改善消化系統功能的作用;(3)防止和減緩動物的應激反應;(4)據試 驗,飼養動物的日增重、飼料效率顯著提高,排泄物中的營養物質含量明顯減少,再如“和美酵素”,其主要成分為乙型甘露聚糖酶,它能分解飼料中對營養吸收有妨礙的多糖體——乙型甘露聚糖。經多人驗證,它添加到飼料中,能明顯提高畜禽體重,提高產蛋率,降低飼養成本。另外還有天地大公司生產的“天地酶”復合酶 制劑,國外有芬蘭的“艾維生”復合酶制劑等。
酶制劑為生物活性物質,對外界條件要求嚴格,一般最適溫度為35-40℃,高溫、高濕會使酶失活或活性降低。在使用選擇酶制劑時應與飼糧類型、動物種類、消化生理特點及飼 養環境對應,同時還要注意激活劑(胃酸、銅、錳、鋅、鎂)和抑制劑(銀等)對飼用酶制劑活性的影響,以達到最佳效果。此外,如與益生素等配合使用,效果更 佳。
4、酸化劑
動物日糧中添加酸化劑,已有許多學者作過這方面的研究,在歐美國 家,酸化劑被普遍采用。用作飼料酸化劑的物質,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有無機酸,也有有機酸。在生產上以往多用有機酸,因其具有良好的風味,能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可直接進入動物體內參與新陳代謝,故有提高飼料品質和動物生長性能的作用,但成本較高。無機酸因其酸性強和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所以 也有應用。常用的酸化劑有檸檬酸、延胡索酸、乳酸、異位酸等有機酸和甲酸、丙酸、鹽酸、磷酸等無機酸。檸檬酸和延胡索酸應用于家禽,可使家禽增重,也可使家禽抗應激;異位酸主要應用于牛飼料中,可利用瘤胃內分解纖維素細菌的生長繁殖和微生物蛋白的合成,促進體內氮沉積增加。鄭彥才(1996)報道:奶牛飼料中添加“利福牌異位酸型增奶劑”,每天每頭多產奶2.82Kg,增長幅度為12.9%, 最高達15%。
酸化劑應用于仔豬,由于能降低斷奶豬胃腸道的PH值,改善胃腸道微生物區系,有益于腸道的有益菌群(如乳酸桿菌等)的繁殖,因而在斷奶仔豬日糧中用以 克服斷奶應激,在生長豬和肥豬的日糧中代替藥物生長促進劑。賈振全等(1999) 在仔豬日糧中添加1%檸檬酸,結果顯示:仔豬平均日增重、飼料轉化率、采食率分別改善6%、7%及5%;仔豬腹瀉率降低了36%左 右。
應用效果表明:使用單一酸化劑有其特定的優點和缺陷,若使用特殊配 制的復合酸化劑,可達到有機酸與無機酸的有效結合,從而提高畜禽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減少營養性腹瀉,我國首家復合酸化劑——乳香酸,主要由乳酸、磷酸、檸檬酸、延胡索酸等組成。據試驗,用乳香酸飼喂仔豬,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9.1%-62.7%,比進口同類產品提高3.0%-7.5%,飼料報酬提高5%以 上。
5、調味劑
加入到飼料中以改善飼料適口性的添加劑叫作飼料調味劑,它可增進動 物食欲,促進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可分為天然、人工合成和復合三類。天然調味劑是由動植物直接提取的,如茵香油、甘草精、干乳烙、粉炒全脂大豆等;人工合成的調味劑是指合成氨基酸、脂、酸、醛、酮等。品質優良的調味劑必需保持良好的香氣平衡及味覺部分。能夠嗅到的氣味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及其它易揮發 物質產生的。味覺物質的作用是開胃、增進食欲助消化等。
國外的研究和應用都表明:調味劑對動物的飼養具有明顯而積極的生物 學作用。它可改善飼料的誘食性、適口性,提高飼料的轉化率,進而全面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如增加采食量、提高日增重、改善肉品質量、延長肉的保鮮期。我國的一些飼料廠、研究所也在生產調味劑,如“甜蘋堿”、“奶豬香”等風味劑。在使用調味劑時,由于各種動物有其偏愛的口味,且動物對調味劑的嗜好隨著年齡的 增長有所差異,所以,必須經科學試驗最終確定什么動物用何種調味劑。如豬喜食有牛奶香味、香蘭素、食糖、乳酸、脂類等調味劑;牛喜愛砂糖、檸檬酸、香蘭素等;雞喜吃大蒜和胡椒香料等。據試驗在雞飼料中添加2%的大蒜渣混劑,可提高雛雞成活率5.75%-15.55%,提高產蛋率5.6%,同時肉仔雞的香味更濃。
調味劑的增食、促生長等作用已被公認,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調味劑 的研究也正從單組分向復合發展,其應用領域將更加廣泛。
7、中草藥制劑
中草藥是天然綠色植物,兼有營養和藥物兩種屬性。具有健脾理氣、促 進消化吸收、增強新陳代謝、清熱解毒、燥濕散寒;抑菌、殺菌、驅蟲、除積、增強機體免疫等功能、使動物生長加快、飼料利用效率提高。
我國在80年 代未開始廣泛研究開發中草藥添加劑產品,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并廣泛應用于畜牧生產中。據不完全統計,先后己有200余種中草藥用于畜禽添加劑。大多是根據中醫藥經典理論配制的復合制劑。如從中藥麻黃、批把葉、防風、 細辛等提取的有效成分研制的“瘦肉多”豬用添加劑,可提高生長速度10%以 上,降低飼料消耗8%-10%,提高豬瘦肉率8%-10%,背膘厚度下降30%以上。
中草藥制劑在提高動物抗病力的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水平。但由于受原 料品質、炮制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其效果有很大的不穩定性,而且由于大多數中草藥原料來源有限,價格昂貴、劑型受限等,限制了中草藥在飼料中的大量使用。研制來源豐富、價廉效高的中草藥制劑是我們面臨的長期任務。中草藥作為綠色添加劑,無毒作用、無藥殘,有極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