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2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芻] 乳業新國標之爭持續 百姓對國產乳品消費信心下降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7-12 14:27:2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乳業新國標之爭到底在爭什么?

      編者按

      乳業新國標自去年誕生以來,就一直爭論不斷。最近,有關原乳標準高低的紛爭,再次將中國乳業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表示,中國乳品標準是全球最低的;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認為,制定乳品標準要從中國國情出發,從客觀實際出發。這兩種觀點的沖突顯而易見。透過爭論,也許能找到中國乳業發展的新機遇。

      新國標標準降低了嗎

      生鮮牛乳簡稱生乳、生奶或原奶,是指剛剛擠出來的,未經任何加工和熱處理的牛奶。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乳品安全標準工作專家組組長王竹天介紹,包括《生鮮牛乳收購標準》在內的66項乳品新標準,是衛生部、農業部、國家標準委等部門,及相關行業協會組成的乳品安全標準清理協調小組經過一年時間完成的,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并于2010年3月正式公布。根據新國標的強制性規定,生乳細菌總數不得超過200萬個/毫升,蛋白質含量最低為2.8克/百克。

      而按照1986年《生乳收購標準》(即老國標)規定,最優級別生乳的細菌總數不得超過50萬個/毫升,蛋白質最低值為2.95克/百克。從這兩項指標來看,新國標對生乳采購的標準不升反降,反而不如25年前制定的標準,這也成為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質疑新國標的主要依據。

      “經過25年的發展,乳業科技水平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也比以前好了,怎么能把標準降到如此低呢?”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乳業協會常務理事南慶賢表示,世界上所有的乳業大國,生乳蛋白質含量標準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總數,美國、歐盟是10萬個/毫升,丹麥是3萬個/毫升,新國標將我國和發達國家的標準拉得更開。”

      對此,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上海)、乳品安全標準工作專家組成員孟瑾反駁道,1986年的老國標將菌落總數分為四個等級,Ⅰ級低于50萬CFU(菌落形成單位)毫升,Ⅱ級低于100萬,Ⅲ級低于200萬,Ⅳ低于400萬,“新國標將400萬個/毫升調整為200萬個/毫升,不能說是倒退,應該說是要求更嚴格了。”

      至于新國標為何將生乳蛋白質收購的最低標準降低了0.15%,那達木德表示,如果執行更高標準,7成奶農將殺牛。他解釋說:“大家都希望對乳品的質量高標準、嚴要求。但是,如果制定一個標準,大部分生產者都達不到,就有些脫離實際情況了。”

      目前我國奶牛養殖業的實際情況是:小規模散養比例較高,超過70%;100頭以上規模,不到30%。由于不是標準化養殖,奶農經常是自家種什么,就給奶牛吃什么,因此生乳的蛋白質含量不穩定。

      通常,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3個月的泌乳期內,相當一部分生乳蛋白質含量低于2.95%。據農業部調查,2007年和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的蛋白質含量低于2.95克/百克的比例分別達75%和90%;某乳品企業6月份西北、中南、東北等三個區收購生乳的蛋白質含量低于2.95克/百克的比例分別達75.8%、33.8%和24.9%。

      然而,對于新國標是為了照顧中小奶農的利益這一說法,王丁棉并不認同。他表示,新標準實施一年了,奶農并沒有從中得到很大實惠。按說國內的乳品需求增長很快,但是一些地方卻出現了奶農倒奶、殺牛的情況。有的地方一斤原奶價格掉到1.2元,甚至還有8毛錢的,連飼料和人工成本都不夠。如果銷路好,獲利豐厚,奶農怎么可能輕易退出呢?

      奶農沒獲利,國內消費者也不買賬。王丁棉表示,現在很多人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買國外的乳制品,在國內不惜高價買、出國大包小包帶、冒著不辨真假的風險網上代購,這些都充分顯示了老百姓對國產乳品的消費信心下降。王丁棉認為,降低標準,獲利的是乳品企業。飼養成本降低,企業比較容易收購低價奶源,有條件以更低價格占領市場。

      生乳標準不等于乳制品標準

      “許多人混淆了原料標準和產品標準兩個概念。”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秘書長、西安市乳業協會秘書長王偉民表示:“新國標是由70多個專家經過充分調研、慎重考慮、嚴密論證而最終制定出的,是規范乳制品行業發展、保護消費者食品安全和維護數百萬奶農利益均衡協調的產物。”

      “目前的新國標之爭更多地源于公眾因誤解而產生的恐慌。”科普作家方舟子認為,不應夸大巴氏奶和常溫奶的區別而妖魔化常溫奶,也不能因為生乳標準的下降就危言聳聽,誤導和嚇唬消費者,“讓多少人以為那200萬細菌是要活活喝下去呢!”

      “生乳作為原料乳,消費者不會直接飲用,生產企業使用其生產產品時要經過殺菌等工藝,達到乳制品產品國家標準規定后方可上市銷售。”孟瑾表示。

      內蒙古奶業協會理事、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系教授薛孝先指出:“細菌總數所對應的是生乳,并不是消費者購買的乳制品成品。國內乳制品在生產過程中,原奶都是經過超高溫滅菌,不存在原奶直接入口的問題,最終制成的奶制品也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薛孝先也認為,無須擔心蛋白質含量下降會影響到牛奶的營養價值,喝牛奶不是為了補充蛋白質,而主要是為了補充B族維生素和鈣等無機質。

      方舟子表示,蛋白質是一種必需營養素,我們每天都必需補充它。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需要的優質蛋白質為48克,人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一個雞蛋就含有大約6克優質蛋白質。與此相比,牛奶少掉的那0.15%的蛋白質是可以忽略的。

      許多企業已執行更高標準

      對于王丁棉抨擊新國標全球最差的言論,一位乳業內部人士表示十分不解:“日本的國家標準是生乳中的菌落總數低于400萬個/毫升,菲律賓沒有國家標準。而且日本國家標準雖然是菌落總數低于400萬個/毫升,但企業的標準都很嚴格,收奶時的標準是1萬個/毫升左右。”

      “國標是一回事,我們企業自己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記者在采訪時發現,許多企業表示其實對新國標并不在乎,新國標制定的只是行業“最低標準”,是一個奶源收購合格的“入門門檻”,企業都有自己的嚴格標準,甚至比發達國家乳品企業的還嚴格。

      據資料顯示,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2007年牛奶總細菌數就已經控制在10萬個/毫升以下,福建長富2010年全年奶源細菌數的平均數僅為7.95萬個/毫升,這遠高于200萬個/毫升的國家標準。上海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表示,如今上海地區生乳平均細菌數為每毫升5.6萬個,不少地區乳企執行的標準甚至都不遜色于海外乳業標準。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乳業資深專家陳蓮芳介紹,乳企在收購奶源時大多會分等級采購,不同的蛋白質含量和衛生指標,按不同價格收購;收購回來后,也按所生產產品需求來分配,比如若是按新國標收來的奶源,只能做常溫奶、冷飲等產品,而蛋白質高、細菌總數低的優質奶源則用之做高端奶如酸奶、奶酪等。

      爭論背后是機遇

      “乳制品行業經過兩年的整改,現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產乳品質量是可靠的。”在7月3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食品安全高層論壇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說。

      他表示,三聚氰胺事件發生之后,中國乳業進入前所未有的調整期。“國務院發布《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這在食品行業中是第一個;工信部修改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對行業實行準入制;農業部頒布《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工商部門對乳制品的流通實行流通許可證……”

      陳蓮芳表示,爭論的焦點應該是奶農利益和奶源質量。他建議,國家或當地政府對奶農進行分類,對養殖奶牛設定準入門檻,比如善于養殖奶牛的奶農,扶持他形成規模,而不會養殖的則引導其去種植優質牧草,并進行補貼,“這樣既能提高奶源質量,又解決了奶農利益問題。”

      “解決奶農利益”和“提高奶源質量”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當兩個方面都走上良性循環軌道時,我們所喝牛奶的品質就會得到根本保障,中國乳業的健康發展就得到了根本保障。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此次新國標之爭確為中國乳業的機遇。

      據了解,衛生部正依法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評價,并將根據跟蹤評價意見對標準進一步修訂完善。而農業部也正在著手制定生乳分級標準,引導乳企使用不同等級的生乳生產差異化乳品。(記者 郭麗君 通訊員 張小龍)

      喝常溫奶,還是喝巴氏奶?

      目前,我國液態奶市場主要分為高溫殺菌的常溫奶和低溫殺菌的巴氏奶。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場圍繞新國標的爭論,與其說是南北奶業協會的標準之爭,倒不如說是主攻巴氏奶為主的城市型乳品企業與主攻常溫奶為主的基地型乳品企業的兩大陣營之爭。

      在國際市場上,常溫奶與巴氏奶都有自己的流行區域,巴氏奶已在全球的奶品消費市場中風靡多年,曾是許多國家牛奶消費的主導產品。但當前,許多國家出于環保、低碳的目的,都在推廣常溫奶。例如英國常溫奶的市場份額只占了不到10%,在歐洲國家中是較低的。英國政府計劃在2020年讓常溫奶占到90%。

      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一些歐洲國家基本上只喝常溫奶,常溫奶的市場份額比中國還高,例如比利時為96.7%,西班牙為95.7%,法國為95.5%,葡萄牙為92.9%

      在中國,常溫奶占據超過70%的市場份額,巴氏奶占有率不到30%。而且,巴氏奶的增長速度緩慢,只有2%—3%,常溫奶、酸奶和含乳飲料增幅均超過15%。

      至于巴氏奶和常溫奶孰優孰劣,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專門做過實驗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無論是鈣的吸收率、鈣對骨密度的影響,還是蛋白質的功效,二者都沒有什么大的區別。

      事實上,2000年以前,在國內乳制品市場上,巴氏奶也曾經風靡一時,壟斷80%左右的市場份額。但由于巴氏奶對儲藏、運輸設備要求較高,價格偏高,加之保質期短,容易過期,而逐漸喪失了壟斷地位。

      常溫奶逐漸上升至主導地位是因為中國國情。由于常溫奶具有保質期長、可以遠距離運輸等優勢,更適合在二線城市等地區推廣。而隨著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形成巨大的消費需求,在對鄉鎮市場的爭奪中,巴氏奶因為先天不足而逐漸被常溫奶所取代,以蒙牛、伊利為主的常溫奶企業逐漸開始向全國擴張,并建立起全國性品牌。(張小龍整理)

      【巴氏奶】

      采用巴氏消毒法加工的牛奶,以63℃加熱30分鐘或者72℃加熱15秒,將有害微生物殺死,把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保留下來。由于其熱處理條件溫和,巴氏奶的口感比常溫奶要好。不足是需要低溫冷藏,保質期也僅能維持3到7天。

      【常溫奶】

      在牛奶加工過程中,采用超高溫滅菌技術,即135℃至152℃高溫瞬間消毒殺菌制作的牛奶,能將牛奶中的細菌全部殺死。具有保質期長的優點,保質期在一個月或半年左右。

      高標準當然是方向

      中國乳業新國標因為兩項指標的變化蛋白質和菌落總數,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也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蛋白質關乎牛奶營養,菌落總數關乎牛奶安全。一個營養、一個安全,是牛奶質量的兩項重要指標。社會對此如此關心是理所應當的。

      一杯牛奶,影響一個民族的身體素質。這是牛奶廠商廣告經常愛用的理念。也正因為如此,牛奶已成為千萬家庭中最普通的消費品。家長們最經常囑咐孩子的話,就是多喝牛奶。可以以此推理,牛奶的質量,也影響著人們身體的素質。

      乳業新國標制訂的根本目的,正是為了保障牛奶產品的質量,促進企業的規范生產,使政府部門的監管有章可循,提升民族奶業的生產管理水平,最終目的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但此次乳業標準的爭論,卻引起了消費者對乳品安全的懷疑。事態的演繹與乳業新國標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馳。連專家也說,中國蛋白質和菌落總數標準的確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應該說,一個好的標準可以促進一個行業的發展,而一個有缺陷的標準極可能毀掉一個行業。三鹿毒奶粉事件的警鐘還在耳邊回響,乳品安全絕不容掉以輕心。乳業標準究竟是應向上看,還是應向下看,值得標準制定者深思。

      向上看,喝牛奶的消費者利益最應該首先得到保護。公眾健康事關重大,不容許有半點含糊。牛奶生產標準不斷提高,不僅可以保護消費者,提高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本國產品國際競爭力。

      向下看,放松監管口徑,降低質量標準,是為了照顧中小奶農,以及產奶的“牛情”。有人說,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爆發,正是因為過去的生乳標準過分強調蛋白質含量,部分散戶達不到要求,才被“逼”造假。急于比照歐盟或發達國家的標準,步子邁得太大了,中國乳業才要垮。

      然而,這樣的結論難免讓人質疑,“向下看”的乳品標準如何能激勵生產廠商提升產品品質?如何能促進中國從乳品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轉變?這種不是督促、協助乳品生產者提高喂養質量的標準,表面看來是用心良苦的監管方式,卻有可能延長我國奶業粗放式經營的時間。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果長期采用低標準,最終結果只能是被消費者所拋棄,在競爭中敗下陣來。靠百姓對質量標準的不知情來維護市場是不可能的。新國標之爭,今天不出現,遲早也會出現的。

      中國乳業的重生之道,在于構建開放的市場環境,讓企業通過以質量取勝的競爭,贏得民眾信任。在制定行業標準時,必須在尊重消費者利益,尊重奶農利益的前提下,以科學透明的方式,建立起普遍遵守的行業規則。

      當前,乳業新國標的制定確需考慮多種因素,但是與國際標準接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才是中國乳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才是中國乳業的希望所在。

      來源:新華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7-13 09:38:20 | 只看該作者
    按照新標準還不如直接喝水呢,更安全高效。所謂的企業標準高于國家標準更是扯淡,不出事的時候宣傳敢說,如果有了問題,立刻就是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7-13 16:01:20 | 只看該作者
    新標準就是個垃圾。菲律賓沒標準!我們的新標準比菲律賓好多了,我們至少還有呢!知足吧,要符合國情!
    這里邊列舉那么多數據,表明出處,做的那些實驗,表明來源,要可靠的,要經得起考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0: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浦江县| 北辰区| 陇西县| 苍梧县| 汝阳县| 石河子市| 曲靖市| 诸暨市| 修武县| 济源市| 望城县| 华亭县| 高邑县| 合作市| 涟源市| 陆河县| 邢台市| 得荣县| 鞍山市| 曲阳县| 静安区| 正阳县| 长顺县| 玉树县| 中西区| 会宁县| 曲麻莱县| 盖州市| 涟源市| 皋兰县| 合肥市| 镇康县| 炎陵县| 门头沟区| 南充市| 平利县| 历史| 建始县| 丰原市|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