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只有交流,才會產生火花。在第三屆鳳凰山論壇上,來自品牌肉推廣一線的企業代表與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這些來自品牌建設實踐中的經驗,對養殖同行更有指導和借鑒意義。
大企業支招
中小豬場
品牌營銷專家李天: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比較低。作為大型企業,你們對有抱負、有意愿創建品牌的中小企業,有什么建議?
蘇黔海:我認為小企業與大企業合作,是一個發展方向,這樣可以幫助小企業把生豬品牌做起來。相對臺上這幾個大公司來說,我們還屬于中型公司,我們選擇走特色土豬路線,現在從保種、養殖到屠宰,甚至到銷售,都是自己完成。
鄒桂林:現在北方一些小企業也在學習溫氏。我覺得溫氏集團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之所以這么好,主要得益于我們管理模式比較好。
從源頭方面,溫氏集團對育種嚴格把關,我們有專家專門負責這方面工作。投入品方面,溫氏集團統一生產飼料。藥物方面,我們也是統一管理。也就是說,不管我們的技術人員水平如何,他都已經達到了專家水平,都是按照專家的標準化要求來做。第四,與我們合作的每一個農戶都有對應的養護管理員,這些管理員負責監督農戶,農戶本身不可能那么專業,專業技術人員會做好監督和指導工作。第五,在上市把關方面,我們有專門機構嚴格執行準入標準。
小公司如果想做大,創建有影響力的品牌,就應該向優秀大企業學習。
晏澤斌:在市場品牌運作方式上,我們提供一下自己的做法。我對豬肉品牌的認識非常簡單。第一,客戶需求。實際上老百姓對肉的要求并不高,就是保證安全。為什么很多老百姓選擇土豬?就是因為它比較特殊,比較安全;第二,誠信。實際上雙匯出現瘦肉精事件,不是雙匯不想把質量搞上去,只是在管理中有些要求沒有貫徹下去。創造一個品牌需要花很長時間,毀掉一個品牌卻非常容易;第三,一定要有規模。規模是建立品牌的基礎。沒有規模,難成氣候,散戶不可能建立品牌。產品再好,但產量很小,體驗的人不多,也難形成品牌。
品牌肉是不是大企業專利
侯杰:大型養殖企業最起碼在食品安全和品牌打造方面應該起帶頭作用。大型企業有這個基礎,只要有決心,一定能做好。靠一家一戶的養殖去做,不現實。
蘇黔海:我們集團一直都在推廣特色土豬。廣西陸川有很多中小型企業也在推陸川豬的品牌概念,我認為只有大型公司才能做品牌。
鄒桂林:我們集團去年上市的肉豬達500多萬頭,今年要達到600多萬頭。大企業有條件做好自己產品的品牌,有技術、人才、經濟方面的實力。此外,大企業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這有助于大眾對品牌形象的認識。所以,大企業在創建品牌上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晏澤斌:東進農牧集團養豬產業鏈比較完善,從飼養到屠宰再到加工,每年生豬70%出口香港。大型企業有規模化、產業化的優勢。品牌要講兩點,一是知名度,二是美譽度。你沒有知名度談不上品牌,只養一兩頭豬,誰知道你是什么品牌。做品牌,首先要大企業帶動,然后通過發展小基地,共同把品牌做大、做響。
大企業如何打造品牌肉
農產品品牌營銷專家李明利:你們都是品牌肉的先行者,在創建品牌方面,有什么心得?
鄒桂林:溫氏集團創建品牌肉,也是剛剛起步。我們在肉豬方面,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但肉豬變成豬肉,就很難識別了。屠宰之后,豬肉來自哪里,消費者無法識別。豬肉本身也差異很大,不同部位的肉質也不同,這也很難識別和管理;此外,品牌肉也不適合大規模銷售,我們每天上市1萬多頭豬。如果按照小包裝上市,顯然不適合大規模生產,究竟怎么做,我想專家在這方面替我們出出主意。
晏澤斌:對品牌樹立,我是這么理解的。第一,樹立豬肉品牌的過程,實際就是豬肉質量監控的過程,沒有質量就沒有品牌。豬群健康,做好生豬福利,這是我們保證質量最關鍵的一環;第二,要借助知名媒體,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在產品識別方面,東進農牧主要銷售冰鮮肉,都是包裝好的。包裝上面全部有編碼,通過這些編碼,就知道這塊肉出自哪頭豬的什么部位,包括這頭豬出自哪個豬欄,它的父親、母親是誰。東進農牧的肉可以追溯到它的父母代,因為上面打了編碼;在產品檢疫方面。我們接受香港檢查,必須要多重檢查、多重控制,才能保證質量萬無一失。我們在香港的市場分額非常大;最后,要有完整的產業鏈,要有銷售窗口。我們東進在各大超市都有銷售窗口,自己還有專賣店。說實話,我們的專賣店在經營上是虧損的,但在品牌宣傳方面是成功的。
楠森公司韓健葆:我們公司注冊了“六朝貢豬”的商標,計劃以南京六朝古都的概念打造品牌肉。我對品牌肉建設,有以下幾點看法。食品品質由三大要素構成,一是安全需求,做任何事情,安全需求都是第一位的。安全需求是消費者的第一需求。二是營養需求。三是對產品所創造的附加值需求。我認為,一個產品至少有這三大要素支撐,才能稱之為品牌。
具體到生豬食品來說,我們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怎么做品牌。而是先要解決豬肉的品質,在優質豬肉的基礎上,才有資格談品牌。優質豬肉必須具備三點:無藥品殘留、無抗生素殘留、無重金屬殘留。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