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夏季常見豬病的防治措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7-6 11:15: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夏季豬病除了一些傳統的傳染?。ㄈ缲i瘟,豬流感,仔豬副傷寒等)外,近幾年來,隨著養豬戶的擴大和一些不正確的飼養技術,使得夏季豬病急劇增多,最為明顯的就是豬的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和弓形體病等,使夏季豬病產生了一些新的流行特點和變化,為廣大養豬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也為獸醫人員對豬病的診斷,防治添加了一些困難,在治療上時應加以區分與注意。下面我們來分別介紹這三種病,希望能給廣大養豬戶帶來一些啟示和幫助。
      一、豬鏈球菌病
      1. 鏈球菌病是由多種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豬敗血性鏈球菌病和豬淋巴結膿腫。本病急性常發生于出血性敗血癥和腦炎;慢性以關節炎,心內膜炎,化膿性淋巴結炎及組織化膿等為特征。
      2. 病原體:為鏈球菌屬中的致病性鏈球菌。此菌不形成芽孢,無鞭毛,不運動,革蘭氏陽性。對培養條件較嚴格,為兼性厭氧菌。一般分為三群,分別為溶血性鏈球菌,致病性強;草綠色鏈球菌,致病力弱;不溶血性鏈球菌,一般不致病,無致病性。
      3. 流行特點:鏈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種年齡的豬只均可發病,但敗血癥型及腦膜腦炎型多見于仔豬,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多見于中型大小的豬只。病豬和帶菌豬為主要的傳染源。傷口為重要的傳播途徑。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春秋多發,呈地方流行性。
      4. 臨床癥狀:
     ?。?) 敗血癥型:最急性型一般無任何癥狀即死亡。稍微晚一點的可見體溫升高41.5~42℃以上,精神萎縮,呼吸困難;便秘,糞干燥;結膜發紺,突然倒地,可見從鼻腔中流出淡紅色末樣液體。
      (2)腦膜腦炎型:多見于哺乳仔豬和斷奶后的小豬,除具有一般癥狀外,還可見神經癥狀,如運動失調,轉圈,空嚼,磨牙等。病豬常倒臥于地,四肢做游泳動作。
     ?。?) 關節炎型:一般由前兩型轉來,或從發病起就呈關節炎癥狀,表現一肢或兩肢腫脹,疼痛,有跛行,病程較長,約2~3周。
     ?。?) 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多見于頜下淋巴結炎。受害淋巴結觸診堅硬,發炎膿腫,有熱有痛,可影響采食,咀嚼,重者甚至吞咽困難。
      5. 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出血性敗血癥和漿膜炎,血液凝固不良,胸腹下及四肢皮膚有出血點或出血斑。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脾臟腫大為正常的3倍左右,呈暗紅色或藍紫色。肺臟腫大,出血。慢性伴有關節腫脹,表現為關節炎。
      6. 治療方案
     ?。?) 青霉素80~180萬國際單位,并配合鏈霉素混合肌肉注射,連用3天。
     ?。?) 紅霉素25~125萬國際單位,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稀釋后靜脈注射,1天1次,連用3天;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5~20ml,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
     ?。?) 氯霉素可按10~30mg/kg體重或慶大霉素可按1~2mg/kg體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5天。
     ?。?) 對于化膿性淋巴結炎,應待化膿成熟后切開膿腫,用0.1%阿凡諾清洗后涂擦紅霉素軟膏或撒上呋喃唑酮粉,并結合應用青霉素治療,效果較好。
      7. 防止措施
     ?。?) 加強管理,注意平時的衛生消毒。
      (2) 給予全價飼料,防止飼喂霉敗變質的飼料。
     ?。?) 發現病豬立即隔離并封鎖,對于淘汰病豬圈應嚴格消毒。
      二、豬的附紅細胞體病
      1. 附紅細胞體病簡稱附紅體病,是多種動物共患的一種散發的熱性,溶血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是呈現急性黃疸性貧血和全身皮膚發紅,故又稱紅皮病。病豬感染后可大批死亡,因此給養豬業造成極大的危害。
      2. 病原體:為立克次氏體目中的豬附紅細胞體,常寄生于紅細胞中。附紅體對干燥和化學藥品的抵抗力很低,一般濃度的消毒藥可將其殺死,但耐低溫。
      3. 流行特點:不同年齡和品質的豬均有易感性,仔豬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病死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本病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也可垂直傳播。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但以夏,秋季多發。
      4. 臨床癥狀:體溫升高至42℃,呈稽留熱;病豬不愿走動,喜爬臥擠堆;呼吸困難,可視黏膜蒼白,黃疸。全身皮膚發紅,以耳部,鼻鏡,腹部皮膚最為嚴重,有些豬耳部,腹下,腹股溝及四肢部位可見先發紅后出現不規則的紫斑,指壓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紅蛋白濃度降低。
      5. 病理變化:主要變化為貧血和黃疸。皮膚及黏膜蒼白,血液稀薄,全身性黃疸。肝臟腫大變性,呈黃棕色,膽囊腫大,內充滿大量的明膠樣膽汁。腎腫大,渾濁,貧血嚴重。肺腫大,淤血水腫。脾臟腫大變軟。心肌蒼白松軟。
      6. 治療方案
     ?。?) 黃色素注射液,每千克體重3ml ,靜脈注射。
      (2) 血蟲凈外粉,每千克體重10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
     ?。?) 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體重4萬單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
     ?。?) 鹽酸土霉素,每千克體重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
      (5) 納加諾爾,50kg體重1.5g,溶于7ml柴胡注射液中,肌肉注射。注意:對于病程稍長和癥狀嚴重的豬無效。
     ?。?) 土霉素每天每千克體重1.5g,分2次肌肉注射,可以連續應用。如果用來預防,可在每噸飼料中加入土霉素600g,連續應用。
      7. 防止措施
      (1) 預防該病的重點工作是滅蚊,驅蚊和驅除豬體內外寄生蟲。
      (2) 閹割,斷尾時應注意器械的消毒工作。
     ?。?) 注射時應注意更換針頭,減少人為傳播的機會。
      (4) 藥物預防可用土霉素800g拌1噸飼料,效果較好。
      三、豬的弓形蟲病
      1. 弓形蟲病是寄生于多種動物細胞內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蟲病。
      2. 病原體:弓形蟲在宿主體內因寄生的不同發育階段所表現出來的形態各異。在其整個發育過程中分為5種類型,即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其中滋養體和包囊是在中間宿主(人,豬,狗貓等)體內形成的,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是在終末宿主(貓)體內形成的。
      3. 流行病學:弓形蟲廣泛流行主要取決于下面四個因素:易感動物多;感染來源廣;卵囊,包囊和滋養體的抵抗力;易感途徑多。不同品種、年齡、性別均可發生,但以肉豬多發,本病發生無明顯季節性,但以7、8、9月高溫、悶熱、潮濕的暑天多發,大多為散發。本病一般可通過下列感染途徑感染:
     ?。?) 通過胎盤、子宮、產道、初乳感染。
     ?。?) 通過采食被弓形蟲包囊、卵囊污染的飲料、飲水或捕食患弓形蟲病的鼠雀等感染。
      (3) 專家報導可通過豬呼吸道和皮膚傷品感染。
      4. 致病作用:由于弓形蟲侵入機體后,隨淋巴,血液循環散布于全身各種器官和組織,并在細胞中寄生和繁殖,致使臟器和組織細胞遭到破壞,同時由于毒素的作用,引起各臟器和組織水腫,出血灶,壞死灶及其他一些變化。
      5. 臨床癥狀:體溫上升到40.5℃~42℃,稽留7~10天。減食或廢食,糞干帶粘液(仔豬多見水樣腹瀉),有的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難淺而快,嚴重時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時咳嗽。有的豬發生嘔吐。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內側及腹部出現紫紅斑和小出血點,最后臥地不起,呼吸極度困難,體溫下降而死亡,有的豬死時口流泡沫樣液體。懷孕母豬主要表現為高熱、廢食、昏睡數天后流產、產出死胎或弱仔。
      6. 病理變化:肝臟腫大,稍硬、有針尖大壞死灶和出血點。肺稍腫脹間質增寬,有針尖至粟粒大出血點和灰白色壞死灶,切面流出多量帶泡沫液體。腎、脾有灰白色壞死灶和少量出血點,盲腸和結核有少量黃豆大至榛實大的凹陷的淺潰瘍,胃底出血斑點,有片狀或帶狀潰瘍。全身淋巴結腫大,灰白色、切面濕潤,有粟粒大灰白色或黃色壞死灶和大小不一出血點。
      7. 治療方案:因磺胺藥對弓形蟲病后期病豬體內弓形蟲的包囊型蟲體無效,故治療應“用藥早療程足“,可選用下列藥物:
      (1) 磺胺六甲+二甲氧芐氨嘧啶,每公斤體重30~70mg,24小時一次,肌注3~5天,重癥病豬慎選。
     ?。?) 磺胺六甲+三甲氧芐氨嘧啶,每公斤體重30~70mg,24小時一次,肌注3~5天。
     ?。?) 磺胺嘧啶(SD)每千克體重70mg,加甲氧芐氨嘧啶(TMP)或二甲氧芐氨嘧啶(DVD)每千克體重14mg,每天2次口服,連用3~5天。
      (4) 磺胺甲氧吡嗪(SMP2)每千克體重30mg,加甲氧芐氨嘧啶(TMP)每千克體重10mg,劑量為前者加后者,每天1次口服,連用3~5天。
     ?。?) 復合磺胺嘧啶鈉,每公斤體重5~20mg,12小時一次,病情一般可選此藥。
     ?。?) 重癥病豬應對癥治療,如退熱,大輸液,并用抗菌素防止繼發感染。病情控制后應繼續治療1~2天。
      8. 防止措施
      (1) 禁止貓進入豬圈舍,防止貓糞便污染豬飼料和飲水。
      (2) 作好豬圈的防鼠滅鼠工作,禁止豬吃到鼠或其他的動物尸體;禁止用屠宰物或廚房垃圾,生肉湯水喂豬,以防豬吃到患病和帶蟲動物體內的滋養體和包囊而感染。
      (3) 流產胎兒及排泄物也含有滋養體,應嚴格消毒處理。
     ?。?) 豬舍應保持清潔,定期消毒(1%來蘇兒、3%燒堿、20%石灰水等)。
     ?。?) 每天給豬喂大青葉100多克,連喂5-7天,有預防發病和縮短病程作用。
     ?。?) 藥物預防:磺胺六甲氧散等添加在飼料中或口服復抗片(每公斤體重60~100mg每天1次口服,連服五天以上,首次倍量)。
      通過上述三種夏季易發病的簡單介紹,我相信大家已經對夏季多發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總之,在高溫季節要掌握總的防治原則,應給予全價飼料;不要在豬舍內積肥,要經常清掃豬圈;要保持舍內清潔干燥,防止圈內漏雨;要經常把墊草置于太陽下暴曬,并保持墊草柔軟。另外,還要保證豬圈的通風換氣,使豬舍內保持清新的空氣。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2:3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水城县| 西吉县| 金湖县| 安乡县| 民和| 博客| 宜君县| 怀安县| 四平市| 汪清县| 新河县| 色达县| 江口县| 梅州市| 胶州市| 隆昌县| 乐都县| 上栗县| 改则县| 刚察县| 旬阳县| 黄陵县| 峨山| 游戏| 凤阳县| 衡东县| 武鸣县| 美姑县| 瑞昌市| 华阴市| 剑川县| 昌吉市| 汉沽区| 叶城县| 阳泉市| 本溪市| 博湖县| 耿马| 丹凤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