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5677|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滴兩滴墨水判定脫霉劑好壞的方法存在嚴重錯誤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7-2 01:27: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挺好科技毒博士 于 2011-7-2 01:31 編輯

    目前,有些人宣傳用一種墨水+維生素B2的方法就可以證明脫霉劑的吸附能力大小和吸附營養物質的情況,從而判斷其好與壞。具體方法大致是:在水中滴幾滴墨水,再溶入一粒維生素B2,然后混入一定量的脫霉劑進行攪拌,靜止一段時間后看如果水杯呈透明的黃色,則表示墨水被吸附了,而黃色的維生素B2仍溶在水中;如果顏色發黑則表示脫霉劑不好沒有吸附能力;如果顏色變得很淺就說明脫霉劑把營養吸附掉了。這種方法看似有理,其實純屬憑空臆造,既無理論依據又無實踐科學驗證,其根據的前提條件是“墨水代表霉菌毒素”,這是一種不符合科學的假設,用這種方法教導養殖戶去判斷所用脫霉劑的好壞,其結果不僅完全錯誤,甚至會起到完全相反的錯誤引導。


    論壇內其實已經有很多人對此方法提出了批判,但是由于沒有詳細解釋,還是有部分人不理解這種方法的錯誤方面,因此在此做出詳細的說明,請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看看墨水的成分:墨水主要是由變黑持久不褪成份、色素成份、穩定劑、抗蝕劑、潤濕劑和防腐劑等組成。其中:1.變黑持久不褪成份:主要是鞣酸(C4H10O9)、沒食子酸(C7H6O5.H2O)和硫酸亞鐵(FeSO4)等成分彼此化合,生成鞣酸亞鐵和沒食子酸亞鐵,氧化后都變成不溶性的高價鐵,即鞣酸鐵和沒食子酸鐵,前者增強耐水性,后者增強變黑性,這樣使墨水耐水、變黑,色持久不褪。
    2.色素成份:目前常用的是酸性墨水藍和直接湖藍染料。
    3.穩定劑:主要是硫酸(HSO4)、草酸(COOH2、甲醛(HCHO)溶液。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按照以上方法理念,墨水顏色被吸附,就說明是脫霉劑吸附的霉菌毒素,那豈不是脫霉劑吸附了維持黑色鞣酸鐵和沒食子酸鐵以及色素,也就是說二價和三價鐵被吸附了,這樣的脫霉劑破壞了鐵離子,用于飼料添加不是更有問題了?用這些人的方法教導養殖者選擇出來的脫毒劑豈不是越選越錯。因此說用墨水代表霉菌毒素用來測定是根本錯誤的。
    第二,我們再看看維生素B2溶在墨水中,按照以上理念如果維生素B2的黃色變淺就說明是被脫霉劑吸附了。這一點實際上也不太嚴謹。我們大家仔細研究就會發現,維生素B2即核黃素,為具有一個核糖醇側鏈的異咯嗪的衍生物,其基礎是一個蝶啶環,并且連著一個縮合的苯環,第9 N 上的氫原子被一個核糖基所取代,因此從核黃素結構分析,它是弱極性有機化合物,故只有強極性的礦物吸附劑才會吸附。所以當溶液中顏色變淺,有可能是被具有強極性(高陽離子交換能里)的脫霉劑吸附了;但是還有一點:核黃素極易被日光和紫外線破壞,因此如果溶有維生素B2的溶液在光線下放置時間較長,其顏色自然也會變淺,因此用來顏色變化來判斷維生素是否被吸附存在著一定的誤差。


    綜合以上,用墨水的方法判斷脫霉劑好壞這種辦法看似容易,實際不正確也不嚴謹,不符合科學方法,建議大家還是選擇正規廠家出品的具有良好動物表現的脫霉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2論壇幣 +250 收起 理由
    牛莫王 + 200 hao
    lzm_001 + 5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7-2 08:43:39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學習了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7-2 17:23:19 | 只看該作者
    頂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1-7-2 17:36:30 | 只看該作者
    支持,樓主才是高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1-7-3 08:29:51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1-7-3 08:59:31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方法,類似于魔術,呵呵,很久以前,銷售乳化劑的人,用一杯水+一杯油,展示乳化劑的效果,有點類似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1-7-4 08:20:36 | 只看該作者
    長見識了!有學問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1-7-4 12:32:29 | 只看該作者
    到論壇里來,聽聽大家怎么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1-7-4 12:55:11 | 只看該作者
    壓根就不值得反駁這樣的方法。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1-7-4 14:35:10 | 只看該作者
    原來只知道這種方法不科學,但缺乏理論依據,毒博士果然“毒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3:4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五寨县| 巴东县| 丰镇市| 丰台区| 江孜县| 松桃| 武城县| 阜新市| 彭泽县| 吴忠市| 酒泉市| 襄汾县| 文登市| 昌乐县| 庄浪县| 江口县| 阳江市| 六盘水市| 湟源县| 广饶县| 新绛县| 章丘市| 西宁市| 洪湖市| 孝义市| 永泰县| 上栗县| 剑河县| 上思县| 宜宾市| 托克逊县| 化德县| 彰武县| 久治县| 万源市| 红原县| 新和县| 珠海市| 钟山县|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