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9329|回復: 12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訪客發言] 年銷600萬噸 “生態飼料”以及養殖“生態豬”的策劃書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6-21 09:07: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吉鴻昌 于 2011-6-23 22:09 編輯

    序:以前,我曾經說:二十年我們要賣相當于一億噸的豬飼料(包括濃縮料)。而這就需要制造一億噸的需求。“制造需求”的方法確有很多有鑒于此我們用十五種方式,來實現這一目的。很多人不以為然(以為是忽悠)。如果您看完下面的策劃,十年實現一億噸,應該不難。有新希望的嗎 ?

    一、策劃目的:年增銷六百萬噸豬用“生態飼料”以及 “生態豬”品牌樹立
    ◆釋疑:(我們以新希望為例,新建另說)新希望集團,2010年銷售飼料1400萬噸,而集團的產能是2000萬噸。若是能夠實現完全銷售,將增加凈利潤6億元。因為這個策劃是在不增加人員的前提下,增加銷量600萬噸。(沒有太多費用)也就是說,十年多賺100億元。特別是:目前,新希望集團是做豬產業鏈的。但是,養的豬卻毫無特色可言。如果說,新希望能做“生態豬”、“生態肉”產業鏈。 即:“生態豬舍”育出的種豬,在“生態豬舍”培育出商品豬,吃"生態飼料"到出欄。宰殺出品:20-25元的“生態冷鮮肉”(綠色 有機), “生態火腿腸” 會如何?即:從最初的“生態豬舍”開始。“公司十農戶”將擊敗一切對手(“六和”、揚翔、通威、溫氏等等),因為我們出價比他們高一至二元。我們的“生態飼料”將大行其道。而下游產品“生態冷鮮肉” (綠色 有機),將擊敗“雙匯”、“雨潤”“金鑼”等等。也就是說,兩年之內,我們完成 “生態冷鮮肉” 品牌的樹立。
    然而,2010年,以“禾豐”這樣大的飼料集團,也不過銷售飼料210萬噸。而一個營銷方案,卻要年增銷飼料600萬噸,并完成品牌樹立。它能憑借的是什么???說冠冕點,是“創新”(產品創新、銷售創新、服務創新,下文必須能找到這三個創新)。說實在點,是“一頭豬比雙胞胎料多賺100元”(非生態豬,養“生態豬”更多)。有人一定不信,“低成本飼料,每噸不可能差到400元”。不錯!然而,飼料的銷售和品牌樹立,實際取決于養殖戶是否賺錢。而養殖戶是否賺錢,60%以上要靠服務,只有25%是靠飼料本身.而很多企業的失敗,不僅僅是因為沒有好的產品,更是因為服務沒有做到位。更確切地說,是根本沒有服務意識、服務理念. 而我們不僅要建立一套快速的“客戶質量投訴的短信平臺”(以降低負面影響)和“免費的專家級遠程防病、治病的網絡平臺”(快速的疾病反應機制)。而且要做售前服務(賣服務)
    而每噸400元從何而來?要知道:省錢就等于賺錢。(提供服務,從而向管理要效益)
    二、背景研究
    (一) 宏觀環境分析
    通常來說,背景研究都要說些利好的的東西(什么“美國2億多人口,年消耗飼料是1億多噸,而我國13億人口,年耗僅1億噸,這個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只要經濟在發展,生活在提高,肉類的需求必然會增長,飼料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什么“中國每年生豬存欄六億頭” 。等等),而實際上,對于飼料行業的人士來說,這毫無意義(騙投資還差不多)。就目前而言,飼料行業經過快速增長期之后,已經進入了平臺發展期,出現了技術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行業平均利潤下降、投資風險加大等一系列難以應對的困境。
    而與此相反的是,全國著名的飼料機械加工企業已相繼發展為80多家,正昌、牧羊等大型飼料機械企業及一些中小型的企業應運而生,而產能過剩,必然降低進入飼料行業的門檻。而隨著養殖戶知識結構的不斷提高,小型飼料顆粒機加盟連鎖也應運而生。這都會給利潤極低、人工翻倍、原料漲價、蛋白原料受制的飼料加工企業帶來威脅。特別是:近來南方旱情的加劇使眾多淡水湖面臨著干涸的局面,漁業板塊整體呈現出低迷的態勢,作為以水產飼料為主營業務的上游企業,這也使得公司未來的業績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尤其是在長江中下游的一些企業,會謀求轉型生產豬料、禽料。
    更加使人擔憂的是:食品行業(雙匯、雨潤、中糧等)、資本行業(民生銀行、特別是國外資本)以及較大的集團紛紛向產業鏈發展,似乎會把飼料的利潤擠壓得更低。因此競爭將日趨激烈。,可是“養殖的集約化程度越高,病害的發生就會越多。”因此養殖成本也就越高,特別是用藥成本,大型豬場每頭豬竟然最低70元(飼料添加不計在內)。然而,繼歐盟2006年全面禁止在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之后,韓國擬今年7月起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中國每年生產約20萬噸抗生素,大概“人一半,動物一半”(9.7萬噸)。 可是, 隨著人們免疫力的下降、抗藥性的增強,中國禁止飼料添加抗生素,將不會是在出口產品被檢出抗生素殘留超標后的消極舉動。(可見無抗生素的生態飼料、生態養殖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這又與中國疫病不斷的養殖環境不符,而這就需要我們提供解決之道
    (二)市場情況分析
    我們已處在品牌時代。品牌形象在現代企業競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不是只有具備一定實力、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有競爭力、資金雄厚、有國際貿易經驗的企業,才能夠通過品牌來擴大市場份額。也就是說,樹立品牌優勢是企業競爭中最為寶貴的優勢。然而,在中國,品牌飼料根本就不是飼料品牌.正大,一個企業而已.新希望,恐怕連劉董事長都不知道有多少個牌子. 而實際上,“希望飼料”,早已是過眼云煙(老得不能再老)的“土八路”。而目前的希望集團除了一個六和(禽料),以及一個自詡名牌的“國雄”,能夠稱得上品牌的,有嗎?而就這一個“國雄”(合并來的),誰知道是那個廠生產的?更不知道是乳豬料(“教槽料”),還是小(仔)豬料、亦或中豬料、大豬料,甚至公豬料、母豬料。也就是說,“國雄”,也就是“合格”而已。可以不客氣地說,新希望一百多家飼料企業都有研發,卻是都不研發。而一百多個廠家,細算幾百個牌子,表面看挺“繁榮”而實際上,卻是對產品的不自信的表現。品牌變成了雜牌。而這,遲早要毀了新希望。目前,也就一個雙胞胎,算是一個知名品牌,可是, 一直以來,4206)、42033)、4202+4),不過是換湯不換藥而已。而通威在廣東,正虹在廣西;禾豐在東北,全國名牌,也就正大,一個沒落的貴族。這樣的大環境下,發展品牌戰略。將是十分有利的契機。
    1國內飼料品牌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1)缺乏創新
    創新是當今品牌爭奪市場擴大生存空間的有力武器。任何產品,無論它有多么悠久的歷史、多么顯赫的過去,也無論它有多大的名氣、多么雄厚的資本,如果對市場變化和顧客抱無動于衷的態度,遲早是要失敗的。創新不能僅停留在產品推出的層面上,而必須實現品牌的推出與配置。相對而言,國內的飼料品牌缺乏創新,主要表現在;產品多年一貫制,推陳出新少,同類產品差異化不足;包裝樣式陳舊,缺少變革;品牌內涵與創意空泛,宣傳缺乏新意;品牌推廣途徑傳統單調等。例如正大,一直靠字號維持,雖然不至于就此倒下,但畢竟步履維艱。而國內許多企業,也不得不靠一廠多牌(十幾個廠的包裝物)來蒙蔽養殖戶。而許多企業虛設研發,卻根本沒有研發,有的甚至與檢驗混為一談。就連換湯不換藥,都是好的。
    (2)品牌定位與形象塑迭不準
    品牌定位很容易走入“創造名牌就要定位于高檔”或“定位不足”等誤區,只有將定位理論充分掌握和運用得當,品牌才會在競爭中發揮強大的威力。
    品牌形象是消費者進行產品識別的重要標志。品牌形象不鮮明,會導致產品特色與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不一致。有了形象沖擊力和輻射力的成功塑造,品牌才會鮮活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消費者才會在眾多的信息之中,感覺到品牌的存在。國內飼料品牌定位存在太過空泛的問題。例如:除了雙胞胎,幾乎所有的教槽料都沒話可說。更不要說預混料、濃縮料了。
    (3)、缺少強有力的技術與服務支持
    眾所周知,養殖是否賺錢,要看影響養殖生產的四個因素:品種、疫病、管理、飼料,而飼料本身的因素只占25%,更重要的是其他三個因素的安全,因為這三個因素,每一個都可能會變成100% 的威脅,然而,不要說中小飼料企業,就是大的飼料企業也從不關心養殖戶究竟在養什么品種.更不要說強有力的技術與服務支持了.簡單說,國內還沒有一家能夠提供”安全的養殖方案”.而品牌競爭中,仍然經常靠廣告、降價這些手段來參與市場競爭。大多數企業還沒有進入更高層次的服務與形象競爭范疇,把服務漢定位在宣傳上,缺少售前、售中、售后的完善配套系統服務。由干對市場與消費者研究不夠,要知道,其實真正可以影響到飼料銷售的不是最終的飼料消耗者“豬”,而是消費者“人”。所以,企業以及營銷人員就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的需求”上。否則,很難使消費者產生認同感;有的過于依賴廣告投入,認為做品牌就是做廣告,而不注重在產品質量、服務等方面的投入。
    (4)市場調研淺,缺乏科學規劃
    國內企業品牌發展缺少系統、全面的規劃與管理,不少的企業仍然沿用邊摸索邊實驗的決策方式,控制市場的能力不夠,產品基礎與技術基礎相對薄弱,后勁不足。因為:
    無論飼料專家、營養專家也好,還是營銷專家、養豬專家也罷。他們都不養豬。也就是說,他們沒有長期養豬的經歷。而有的只是“下來看看”的經驗,所以專家并不等于專業。就比如:養殖戶死豬,專家知道什么病菌,卻不管得病原因。因為專家不可能盯著一群好豬,并每天記錄,他們如何得病。難怪有人說:中國官方研究機構做學問比較脫離實際,幾篇論文只要變成鉛字,就可以變成教授、副教授。(上海女科學家李愛珍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可在中國兩院院士里面并沒有她的名字)
    而許多專家,總是站在學術角度思考問題,經常把復雜的過程變成簡單總結,又把簡單的事情變得復雜化起來。因此叫人無法適從。
    更有甚者,有的專家為了個人利益或者某一團體利益,刻意夸大事實真相;有的按著切身利益解決問題。而最為可恥的是,憑簡單的判斷,淺薄的經驗進行臆造。
    2、飼料品牌策劃
    (1)市場認知度
    一個優秀的飼料產品,是否能夠成為名牌,是否能夠取得市場認知。需要多方面整合。而關鍵還是靠產品說話。就比如目前的名牌乳豬料(教槽料),后期的料大都賣得不好(不是名牌)。那是因為這些乳豬料(教槽料)添加了過多的抗生素和其他不良添加劑,雖然這可以保證乳仔豬不拉稀、外觀漂亮,甚至短期長速較快((騙人的);但對后期育肥卻造成抑制,而且副作用巨大。因為使用這種乳豬料(教槽料)的豬,消化道菌群、肝腎等傷害巨大,免疫力低下,不僅沒有后期的生長優勢,還要持續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當然其后期料就成不了名牌。而這種概念,銷售人員、經銷商、養殖戶都沒有認識到。而我們只要把結果公示出來(后期多用藥、不長肉、愛得病、容易“掉頭”等),認知、認同我們的全套產品就不難。
    簡單說,我們最少要有五至十種方式提高或快速建立產品的市場知名度。
    (2)價格
    一般而言,知名品牌的產品價格定位應該較高。它們充分利用其品牌形象采取高價策略獲取品牌溢價利潤。然而,生產資料的價位若是太高,其所生產的產品利潤就會很低,這本身就不利于品牌的樹立。更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以及長久利益
    (3)網絡和服務
    目前,飼料市場已經瓜分殆盡,一個新的品牌要想橫空出世,沒有一定的非常手段是不行的(按部就班,不可能保證幾百萬噸市場占有量),因此,我們需要”“ 制造需求”(200萬噸的產量,我們就制造200萬噸的需求,別不相信,因為我們要造局,不是盲目跟局!我們要引導市場,而不是一味地被動地跟著市場走。),這樣,我們的營銷網絡,也更緊湊、更方便。至于服務,我們不僅要建立一套快速的“客戶質量投訴的短信平臺”(以降低負面影響)和“免費的專家級遠程防病、治病的網絡平臺”(快速的疾病反應機制)。而且要做售前服務(賣服務)
    三、品牌解析(產品SWOT分析)
    概述:閑言少敘,到現在為止,可能人們更關心年增銷600萬噸是一個什么樣的產品(創新在哪),而實際上,單憑一個產品,就說樹立一個品牌,甚至年銷售幾百萬噸(就算三年內實現,讓人相信,也不會有人天真到如此地步),誰信吶!因此,我們提供的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個“安全的養殖方案”。確切地說是一個“安全的賺錢方案”。 它包括:1.如何建“隔絕疫菌(包括外界“不潔空氣”)的安全豬舍”;2.如何買飼料企業提供的、由安全豬舍繁殖的較為安全的種豬;3.飼料企業如何提供 “無抗生素、不會對后期生長產生抑制的母豬料、乳豬料(可以保證不是為人作嫁)4.如何讓養殖者知曉養豬賺錢的一百個細節性技術(細節決定成敗);5.飼料企業如何建立一套快速的客戶質量投訴的短信平臺,以降低負面影響);以及疾病快速的反應機制(免費的專家級遠程防病、治病的網絡平臺).(服務創新)
    然而,要對產品進行分析。您還真得有點耐心。因為“不論而證”,在中國也就孔老夫子有這待遇(“孔子曰”可以,“鄙人曰”誰信吶??)。至于建什么樣的銷售渠道;有什么創新,怎樣養“生態豬”等。您都得聽我慢慢道來。
    優勢:
    1.
    我們有最優秀的乳豬料(技術創新之一)
    目前,無論多錢(一萬多)的教槽料,都是一種成分從7天喂到35天的。完全忽視乳豬消化系統的不同發育階段。而一旦更換為小豬料,換料應激、斷奶應激、轉群應激(用乳豬喂料器就沒有)還是難免。 而縱觀目前市場上的乳豬料,“X X三寶”也好,“X胞胎420”也罷,亦或什么別的乳豬料,第一周都是不喂食的。然而,仔豬由母體產出的一瞬間,即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正是由于這些應激變化,使仔豬從出生到斷乳時的死亡率高達l0%25%,特別是生后7日齡內的死亡數最多,占斷乳前死亡數的65%左右。也就是說,目前的乳豬料,營養再豐富也沒用(何況并不安全、豐富).而要想提高養豬生產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提高哺乳仔豬的成活率。這才是乳豬料(不是教槽料)好壞的關鍵。因為:母豬提供的斷奶仔豬數是衡量一個豬場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湖南農大動物藥業技術總監朱中平在一次論壇上指出,如果以萬頭豬場為例,若每頭母豬提供20頭斷奶仔豬,需要500頭繁殖母豬;若提供16(國內水平14-15)斷奶仔豬,就需要625頭繁殖母豬,這兩個豬場相差125頭母豬。按照每頭母豬每年需要1噸飼料計算,后者需多花125噸飼料。每頭母豬的飼料成本每年接近3000,所以125頭母豬的飼料成本約為37萬元。如果算上設備、人工等成本,那么這個豬場每年將多花40萬元。然而, 1-7日不喂料,僅僅靠母乳喂養,不可能提高仔豬成活率。所以我們首先生產0-7天乳豬料(見我的帖子《0—7天乳豬料
    核心之我見
    》)。一種富含免疫球蛋白(只是含有,并未提純)、異型抗體的高檔乳豬料(如何喂飼,后面有述)。這種乳豬料,不僅可以降低初生仔豬死亡率近75%,而且不含各種抗生素,絕不會對豬只的后期生長以及免疫力、抵抗力產生抑制。也就為后期飼料奠定了良好基礎。
    實際上,根據乳豬消化系統以及是否哺乳,乳豬料是應該分為四個階段的。通過這四個階段的飼喂,才有可能既可達到補充營養,提前斷奶,又能教會乳豬采食非母乳飼料。更重要的是提高成活率、免疫力(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生產的乳豬料為:“四階段乳豬料,那么,乳豬料分為哪四個階段呢?
    (1).補的階段
    乳豬料的作用,首先是為實現快速生長,實現早期斷奶的目標。提高仔豬成活率、育壯率。因為:眾所周知,光靠奶水是遠遠不能滿足小豬極限生長需要的,而養種豬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取最多最好的小豬。而一個全面健康的小豬也會為今后的生長打下了良好基礎,(免疫力強,自然少用藥)。然而,新生仔豬是沒有先天保護性免疫力的,主要靠從初乳中獲取大量抗體產生被動免疫。但是,很多豬場由于管理不嚴、飼喂不科學,造成母乳不足,仔豬得不到“初乳抗體”(不足量)的有效保護;而就算獲得足量的豬初乳,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乳豬最初獲得的“初乳抗體”也在逐漸減弱,而此時乳豬的自身體液免疫、細胞免疫能力還未形成,加上仔豬因母乳不足造成的“乳汁抗體”不足,以及營養不良,抗病力就會大大減弱。特別是:出生0-7日齡內的這個階段,增強乳豬免疫力及增加營養,就刻不容緩。因此補充營養、補充免疫球蛋白就十分重要。然而,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飼料廠,生產1-7日齡的乳豬料。
    事實上,不僅是乳豬料,就是其他階段的飼料設計好不好,關鍵都看乳豬出生的第一周。因為,乳豬出生時,胃腸系統還是一片空白、胃酸濃度極低。正因為如此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移行抗體,才可能被仔豬吸收而發揮作用(大一點的豬,胃酸濃度一大,吃豬初乳就沒有用了。)。特別是,仔豬出生的第一周,有益菌的胃腸內定植,更是乳豬健康(拉稀、下痢、各種疫病如豬A型輪狀病毒感染、PED病毒感染)以及今后健康的關鍵。也就是說,乳豬最初胃腸道定植了什么菌,就適應什么菌生存。以后藥物殺滅也只能改變一時(藥物也殺有益菌)。停藥后,還是最初的菌繁殖迅速。說白了,大腸桿菌若是最先定植,拉稀、下痢,就永遠潛伏在那里。
    (2).促的階段
    乳豬在7-14日齡期間,雖然在母乳的作用下,腸道脂肪酶活性幾乎逐周成倍增加,但是,小腸刷狀緣細胞(小腸絨毛)分泌消化酶的作用還很低。而哺乳仔豬因胃底腺不發達,在生理上缺乏產生足夠胃酸的能力,主要還是通過母乳中乳糖發酵產生乳酸以維持胃的酸性環境。一旦斷奶,乳豬就會因胃酸分泌不足,會使胃內ph值升高,因而胃蛋白酶消化能力下降。由此會對仔豬斷奶造成影響,因此這個階段的乳豬料,必須能夠促進胃酸分泌以及小腸刷狀緣細胞(小腸絨毛)生長。
    事實上乳豬0-14日齡,咀嚼功能較差,干料最多也就能吃幾克,而所謂的教槽料都是斷奶前一周吃的(14-21或25),而且是不餓不吃。(而所謂的7日齡起,純粹自欺欺人)因此,0-14日齡這個階段只能補充液態的飼料。但是絕不能污染,否則還不如不補。
    (3).激的階段
    乳豬料的作用,除了是為實現快速生長,實現早期斷奶的目標。提高仔豬成活率、育壯率。也是為了實現刺激小豬的胃腸,促進胃酸分泌、腸絨毛和凹窩提前出現,避免在腸道沒有經過飼料適應而直接斷奶后被迫采食高抗原飼料而導致腸道損傷,從而嚴重影響養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并影響養殖效益。即培育乳豬腸道對非母豬飼料的適應性。也就是說,哺乳仔豬加喂乳豬料,也是為了激發乳豬對高抗原飼料抗體的產生,以及體液免疫中抗體合成。從而盡快適應低檔飼料,降低養殖成本。因此,乳豬在14-2125日齡期間,要盡可能補飼一些高抗原飼料。但這里就有個問題。高抗源固態的乳豬不吃。此時補料固態的要低抗,而液態飼料采用高抗源。
    (4).提的階段
    仔豬斷奶后一周內,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凝乳酶等活性下降到斷奶前水平的1/3,除胰脂肪酶外,其它酶要經兩周后才能恢復甚至超過斷奶前水平。因此,斷奶會造成腸道損傷,致使小腸刷狀緣細胞分泌消化酶的作用減弱,免疫功能不完善。而仔豬斷奶后由于乳酸來源中斷,乳酸生成減少,無論采食何種固體飼料,胃液pH值均會立即上升,導致胃中多種酶原(胃蛋白酶、凝乳酶及乳糖酶等)致活能力減弱,飼料中各種養分的消化利用率降低。此外,過高的胃腸pH也為病原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梭菌等)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加之胃酸分泌不足引起胃排空加快,大量未經消化的飼料涌入小腸,加重了小腸的負擔,極易導致仔豬發生吸收不良、炎癥、拉稀和生長減緩等現象。所以,此階段的乳豬料,重在提高乳豬胃酸環境,以及乳豬腸道活性酶的水平。從而順利完成飼料過渡,減少換料及轉群應激。因此,乳豬在2125-3540日齡期間,液態飼料要盡可能接近母乳。而斷奶一周內,固態飼料要低抗。余下一周,固態飼料使用小豬料就可以了。
    這四個階段,側重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不會是從最好逐漸到最不好的。

    為什么說我們有最好的乳豬料呢?
    因為,我們的“四階段乳豬料”不僅是最科學、最廉價(低成本),而且它有(幫助豬場老板賺錢的)二十個作用(由于篇幅的關系,見我的帖子《乳豬料/教槽料的二十個作用)。
    實際上,乳豬料設計有十個突出的矛盾需要平衡,有十五個問題需要解決。而這十個突出的矛盾若平衡不好,十五個問題解決不當。就不可能設計出物美價廉的高檔次乳豬料。特別是:新設計或新推出的乳豬料,無論其效果如何好,一年之內是很難全面打開市場的。而“四階段乳豬料”設計更科學不說。市場推廣具有絕對的優勢。即較容易、較迅速讓養殖戶接受。
    2.我們有最好的母豬料(技術創新二)
    母豬料的設計原則與仔豬料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涉及豬只的消化能力。以及換料應激。然而,母豬空懷與母豬妊娠以及母豬哺乳的不同階段的不同時期;特別是配種前后、分娩前后,日糧的營養是需要不同的。一般來說可分為七個階段。這七個階段的細分,不僅要保證:1.
    后備母豬(3月齡初次配種)階段,不至于過肥(過度肥胖的母豬激素分泌會出現失衡,卵巢會有較多的脂肪蓄積,影響后備母豬的發情和排卵數);2.配種準備期(配種前2星期)
    提高后備母豬的排卵數;3.妊娠初期(配種—配種后28)減少胚胎的死亡;4.妊娠中期(妊娠28-84)
    保證胎兒發育的需要和母豬自身代謝的需要
    (包括青年母豬自身生長發育的需要)
    5.
    妊娠后期(妊娠84-112)保證胎兒的充分發育和乳腺發育;6.圍產期(產前3-產后7)
    的母豬順利分娩,減少便秘的發生,保證母豬產后食欲的恢復、體力的恢復;7. 哺乳期(產后--斷乳)乳汁分泌;以及空懷待配種期(斷奶-再配種)斷奶后不至于太瘦。而且,要使仔豬從胚胎時期起,就來適應高抗源飼料、出生后獲得更多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這些都是母豬料設計應該考慮的。而幾乎所有的飼料企業,都沒有考慮這一點。有的甚至一年四季使用一種配方。所以,我們有最好的母豬料。
    3.我們有最省錢的的小豬料、中豬料、大豬料。
    前面我們說了,哺乳仔豬加喂乳豬料,也是為了激發乳豬對高抗原飼料抗體的產生,以及體液免疫中抗體合成。從而盡快適應低檔飼料,降低養殖成本。而四階段乳豬料,絕不會對豬只的后期生長以及免疫力、抵抗力產生抑制。也就為后期飼料奠定了良好基礎。而目前還沒有哪個飼料企業聲明乳豬料不加抗生素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抑制的,而這是可以夸大的)。
    4我們生產的是“生態飼料”(產品創新的品牌創新)
    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完全采用生物技術,我們生產的是“生態飼料”這種飼料生產的產品,當然也是生態的。(何況我們有生態豬舍)而這也為產業鏈下游企業奠定了良好聲譽。僅這一點,我們的品牌樹立就有了堅實的保證。
    5我們有最好的豬舍設計——“全封閉、無動力、自循環(升降溫)換空氣豬舍(設備創新)(見我的帖子:最好的豬舍設計——小生態豬舍
    它可以不用動力(自循環),使舍溫盡可能保持在17-22度。也就是說我們的豬舍是在小范圍內改善環境,也就是說,在封閉的空間內制造出1000年前的原生態環境(實際就是沒有疫病)。它完全可以規避養豬的巨大風險。
    養豬的最大風險是什么?死豬!而死豬的根本原因,事實上不是什么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甚至口蹄疫、藍耳病之類(我是否胡說,您得看完),因為“防疫管理”,這些病是“不應該”死豬的。然而,就目前的養豬而言,“防疫管理”,不僅僅是機械化、現代化甚至大型養豬場在搞,農民養豬也防疫。可是,一有疫情,為什么農民養殖戶的豬還是成批成批的死于疫病呢?究其原因,是因為豬群里有“弱豬”。這種“弱豬”雖然經過諸多防疫,可由于其體弱,其免疫力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一有疫情,首當其沖,它們就成了疫病的溫床,進而也就成了最大的活體傳染源。加上農民只打疫苗,忽略防疫管理等,成批死豬也就在所難免。而“弱豬”的產生,直接原因就是傷寒(廣義傷寒是沒有疫苗的)。而傷寒的產生,則是由于圈舍設計不科學造成的。也就是說,圈舍若是科學,豬就不得傷寒,沒得傷寒就沒有“弱豬”( “弱豬”不是小豬),沒有“弱豬”,經“防疫管理”,就不會有疫情出現;圈舍若是科學;封閉較嚴,非接觸的空氣傳播的疫病,就進不了豬(雞鴨)圈。若加上全新的防疫模式管理(避免農民只打疫苗,忽略防疫管理),就不會成批死豬。不成批死豬,養豬就毫無風險(價格波動后面再談)。也就是說,養豬賺錢與否,關鍵不只是在于飼料,圈舍才是關鍵的關鍵。而圈舍安全,若是能夠模仿成1000年前的原始狀態,我們不是可以少用甚至不用抗生素,減少疫苗次數及藥量(不是更省錢)。加上投喂五分之一的青飼料(冬夏都有)而這,才是真正的生態養殖,養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生態豬”。根本“不是放養就是生態豬”了。
    然而,近年來豬病的流行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沒有規律可循.它不僅是因為豬只及產品的流動(致使豬只生病的各種病源微生物大多是隨著生豬和產品的流動而擴散的)、以及近年頻繁地從國外重復引種(有可能是一些新的病種頻頻發生的根源)埋下的隱患;更因為養殖者行為的不規范(發生疫情時不及時主動上報疫情,許多養豬戶為減少損失而遂繩頭小利,并不銷毀)造成的。加上中國養豬業大多是分散養殖,沒有無害化處理的有效機制,不僅疫區死豬遍地狼籍,布滿河流溝渠,污染環境(許多農村的人們都會看到這種場景)。種種行為,給病源的廣泛傳播制造了可乘之機。而我國動物疫病補償機制不健全,補償額度過低,使大多數養殖者心存僥幸,明知是重大疫病也隱瞞不報,給重大疫病病源的生存和擴散埋下了隱患。而濫用抗生素導致豬只免疫力急劇下降,生產規模大、豬只密集又使疫病傳播速度加快,疫病的爆發控制起來越來越難(新希望也面臨這種境地)而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設計更為安全的豬舍,以斷絕疫病的蔓延。千萬記住:“是豬要與世隔絕,不是人要與世隔絕”說的簡單點,你改變不了世界,還改變不了你的房間嗎?但是,微利時代,低碳!低投入,可不是誰都能夠做到的。
    6整個方案中,我們有六項專利(暫沒申請)它為:(設備創新)
    a)
    無動力全封閉豬舍(升降溫)換氣系統
    b)
    無動力自動送風秸桿汽化取暖爐
    c)
    仔豬斷奶干稀喂料器
    d)
    新型建材
    e)
    省料的食槽
    f)
    生態乳豬料
    所有這些,都使我們的“安全養豬方案”(生態養豬方案)更可信。也就是說,我們養的是真正的“生態豬”。(品牌樹立)同時,證明我們是國內“最、最、最”安全的養豬方案(比呀比、比呀比)而我們采用全封閉、空氣消殺,是要人們相信:這樣的豬舍,不容易死豬。于是乎,他們就投資養豬了。(營銷創新)
    劣勢:
    一個新產品,肯定會在保守思想和已有產品的夾縫中立項艱難。而其他的我還沒找到(肯定有)
    機會:
    產品同質化的今天,市場渴求新產品的橫空出世。特別是,若干年來養殖戶與飼料企業積累的恩怨(用某廠的飼料賠了、質量不好了、不太賺錢了等等),養殖戶也在尋找適合的產品。喜新厭舊嗎。
    威脅:
    2010年,飼料行業的最大黑馬,就是雙胞胎銷量實現352萬噸。而雙胞胎的成功,說明:誰掌握了“最好的教槽料”,誰就有可能在豬飼料市場立于不敗之地。而中國教槽料,安佑和金新農在長江以南占主導地位!安佑在銷售上很失敗,最主要靠品質銷售,很少看見他們的銷售人員,更不要說什么服務了!金新農無論在做經銷商還是直銷都做得非常出色!而且2010年底上市以后很看好他們的發展!上海新農和上海征泰在華東地區上演雙雄會!上海新農準備上市并從2010年開始全公司焦聚教槽料,發展非常快!而征泰是一個比較遺憾的企業!其實他們在技術上可以說是國內超一流,但是他們在飼料版塊重視不太夠,讓他錯過確定在國內領先的地位!很遺憾現在他們更是被旁邊的新農超越!江西雙胞胎這個教槽料后起之秀和廣西龍頭老大揚翔在散養戶市場發展飛速!大北農從2009年開始開發新教槽料經過兩年的發展現在也很不錯!另一個廣西的教槽料企業桂龍,她的發展曾經很可怕!就廣東市場2008就有15000噸年,后來因為發霉讓她幾乎全軍覆沒!現在發展也大勢已去,很難有2008的輝煌了!比利美英偉可以說每況劇下,可以說很快就要遠離一線廠家了!其實要說技術不得不提普瑞納和比利時帝凱維!他們的教槽料做得非常棒!可以說是外企的代表!他們沒有銷量因為把我們中國人當農胞!性價比非常差 ,以上是別人的分析,我們就把它看成威脅好了。
    四、競爭對手推廣手段分析:
    我在《飼料營銷八十法淺析》里寫過:有人說:“飼料銷售在中國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中國的飼料銷售已經經歷了發達國家一個世紀的歷程。僅僅飼料的銷售,已經足以讓專家不斷論證、讓學者作為課題來研究,各種套路和花樣層出不窮。有理論的,有實戰的;有正規的,有八路的,(有泊來的、也有國粹的)等等。”那么,飼料銷售到底有多少種方法?可能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楚。因此,有必要總結一下。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林林種種竟然有八十種之多。如果說,有人拿這其中的五十種,加一點從老子、孫子那里弄來的學說。大言不慚地跑到廠家,騙個十萬八萬,不成問題(培訓十天一種合兩千)。
    然而,孰不知,現階段的現實狀況下,這些方法和手段已經很難完美奏效了,很多人已經為此失敗過或者付出過代價。特別是,那么多的理論、技巧、實例,又有哪一個銷售人員記得住、學得來、用得好?難道為了區區80噸料,人人都得成為營銷大師?而臨陣之時,我們到底要用哪一種呢?這就好比學生時代,有一本書,叫《作文一千個怎么辦》,一千個呀,其實只要一個“寫不出來怎么辦”,就可以了。而飼料銷售,你只要告訴銷售人員,“如何賣出去”,也就夠了。可偏偏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戰無不勝。那么,是不是飼料的銷售再也沒有波瀾壯闊的舉措了呢?不是的! “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賣出去”這種方法真的可以有(這也是我寫本文的目的)。
    而目前包括“雙胞胎集團”在內,銷售方法創新的幾乎沒有。
    五、目標客戶及推廣手段分析:(看看是不是營銷創新)
    600萬噸飼料,需要養豬2000萬頭(母豬不計在內),以千頭豬場計,需要2萬個。。有鑒于此,我們的目標客戶分為六類。
    1,
    (新希望)3萬銷售網點中的2萬經銷商。
    打開新希望集團網站,可以知道,新希望飼料有經銷網點3萬個。這3萬個經銷網點老板為了什么?當然是賺錢。如果說,新希望集團有能力讓他們每年安全地10萬元,他們會不會愿意呢?當然愿意。
    劉永好先生曾經說過,飼料養豬,不死豬的前提下,一頭豬可以保證賺到100元。(目前是600-800元,僅僅100元新希望是可以與之簽合同的)然而,養豬能夠保證不死嗎?
    我們不妨作一假設。北京協和醫院的眼科手術室,若是用來養豬(做豬圈),就算全中國都在流行瘟疫(所有的,包括禽流感甚至非典),而這種豬圈養豬會死嗎?當然不會。如果我們連向豬舍里輸送的空氣都經過紫外線滅菌(等于15分鐘),我們還會害怕瘟疫、害怕死豬嗎??所以我們設計了一種模仿一千年前原始狀態下(實際就是沒有疫菌)的、全封閉的、低碳環保(不用動力自然換空氣)的、恒溫(17-22℃)的“小生態豬舍”。(詳細見附件二)。這種豬舍,若非種苗帶菌,是不會死豬的。而現在的問題是:即使賺錢,經銷商會同意養豬嗎?
    3萬個經銷網點,我們如何才能動員2萬個經銷商養豬(不一定本人)呢?
    養殖這個東西, 再好的料(金豆),沒有好的品種、好的圈舍、好的管理,養殖都是會失敗的。而養殖戶一旦賠了錢,他還會相信飼料企業的料嗎?就算他“相信”,他還會有錢再養嘛?而這就需要一整套的“安全養殖方案”。實際是“安全的賺錢方案”
    那么,什么是 “安全養殖方案”呢?它可以是一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安全養殖手冊”,實際是一整套的“安全養殖方案”。前面我們說了,它包括:1.如何建“隔絕疫菌(包括外界“不潔空氣”)的安全豬舍”;2.如何買飼料企業提供的、由安全豬舍繁殖的較為安全的種豬;3.飼料企業如何提供 “無抗生素、不會對后期生長產生抑制的母豬料、乳豬料(可以保證不是為人作嫁)4.如何讓養殖者知曉養豬賺錢的一百個細節性技術(細節決定成敗);5.飼料企業如何建立一套快速的客戶質量投訴的短信平臺,以降低負面影響);以及疾病快速的反應機制(免費的專家級遠程防病、治病的網絡平臺).
    可以這樣總結:(當然下面都是比較而言)在國內最先進(最省錢)、最安全的豬舍,用國內最安全的飼料、最完善(技術細分)的管理技術,養殖國內最安全的種豬、仔豬、育肥豬。而每頭豬只不過賺100元。年養千頭,年賺十萬。特別是:我們養殖的是“生態豬”(不僅僅是生態養豬)產生的是“生態肉”;加工的也是“生態火腿腸”
    然而,就算有了這套方案,我們又如何讓2萬經銷商認同而養豬呢?
    其實,這是一個巧妙的布局.
    幾乎所有的飼料企業 ,都有“經銷商培訓”(培訓他們如何為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以及技術服務。)對吧?如果說,飼料企業在全國各地建50個“安全賺錢的養殖示范基地”(300頭的)。如果經銷商能夠看出,這樣的豬舍(雞鴨舍)可以安全賺錢,經銷商會用飼料差價雇人,開設養殖場的。
    表面上,我們是要讓經銷商來學習,好給養殖戶提供小生態的安全豬(雞鴨)舍設計,提供廉價的豬舍建材(包括柵欄200一平)、更為科學的養豬設備。(因為干哪行就得有哪行的專用工具.而工具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系列的方法和規則。它不僅解決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巧不如家什妙”的問題,實際上卻是特定的知識和能力。而且好的工具既有行動意義,也有指導意義;既能改善行為,又能武裝思維。工具用得好,就是特定使命和戰略的載體,就是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即文化的載體,并使看似抽象的戰略、文化等因素變得更真實、更親近、更可用。)
    而實際上,我們是在讓經銷商極迅速地認同“如此養豬不會死豬,肯定賺錢”。特別是,若干個經銷商(實名實姓)賺到了錢的例證。逐漸動員2萬經銷商中的一部分養豬,就可以實現。
    而我們不妨再作一假設:如果有1000個經銷商做示范,就會有10000個跟風學習的。梯級發展。中國的養殖環境都能改變。其實,每年能夠安全地賺取10萬元,會有許多人辭職,進入養殖圈。如果養殖戶真的是人人賺大錢(比公務員賺的還多),而且“毫無風險總是賺錢”。結果就是:農民、城里人,甚至碩士、博士,求您要養飼料企業的豬(雞鴨)。而技術人員要收費才能幫人建豬(雞鴨)場。而這就是我說的“賣服務”,也叫售前服務。而它確實能夠滿足:“人們賺錢的需求”,特別是“人們安全地賺到一定(比銀行高就行)的錢”的需求。
    2,全國上萬個300頭以上母豬的規模豬場
    600萬噸飼料,需要養豬2000萬頭(母豬未計在內),以萬頭豬場計,需要2千個,然而,資金、場地、種豬。如何一蹴而就??不僅僅是“很難”對吧?(根本就不可能)可是,可但是,但可是,我們培養2000個豬場場長就會簡單許多許多,對吧?要知道,中國畜牧業,最缺的就是“能讓投資人安全地賺到一定錢的豬場場長、雞場場長”,特別是科班出身的豬場技術場長、雞場技術場長。而他們,就是我們的臥底。
    這些科班出身的豬場場長、雞場場長,接受的是我們的“安全養殖理念”,而這套理念,需要:1改造或新建.安全的豬舍;2.購買“最”安全的種苗;3.使用“最”為安全的母豬料、仔豬料,甚至全程料;也就是說,沒有這些,他們當場長就心里沒底.而養殖戶憑什么非得使用某一飼料企業的飼料?比如說是新希望的而不是正大的。那就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產品:0-7天乳豬料以及四階段乳豬料。而這是這些場長的老本(丟不得)
    而豬場場長、雞場場長,是可以幾何級增長的。(培養人當技術場長,可以少發工資,而他們還認真、努力、任勞任怨),特別是,他們在當了幾年場長后,會自籌資金養豬的。
    3.農村中的縣、鄉、村級領導
    中國農村的各級土皇帝,對于資源的霸占(“投資”),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礦產),而對于沒有資源的來說,資金會投向何處???投向何處更安全???當然是安全養殖了。而任何飼料企業,到某一縣域投資(飼料、種畜養殖)都是受歡迎的。而您的示范做得好(保證賺錢)。就會有人投資的。
    4.業務員中年薪十萬的(3%
    我們的業務人員,經過幾年的潛移默化,投資養豬(飼料差價雇人)也會出現(錢多不咬手)。而我們也有獨特的宣傳方式。
    5.有錢的農民工
    房價越來越高,物價越來越漲,競爭越來越激烈。有幾十萬買不起廁所。回家安全養殖的好處凸顯。
    6城市、城郊以及城市化運作的動遷戶
    動遷,發了財的人,有許多許多,然而,受知識結構的制約,有錢卻不知做什么。因此,養螞蟻、種靈芝;種楊樹、賣墓地,古玩古瓷老家具。他們都愿意投資。而這無非是為了賺錢嗎。“無技術養豬”就是我們的法寶。
    十年時間,我們爭取培育10萬個千頭以上的規模豬場。飼料銷售4000萬噸。這也為新希望集團2014年,實現飼料銷售2500噸,產值1000億元提供堅實保證。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19 收起 理由
    yisiyi + 119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6-21 09:24:55 | 只看該作者
    任務細分化是關鍵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6-21 10:05:50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個人才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1-6-21 11:55:03 | 只看該作者
    大策劃、大戰略。
    缺的是實際的行走路線,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有些思路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1-6-21 12:03: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qmjnau 的帖子

    現實當然骨感,我總不至于連怎樣找張三、李四都說周全。目標客戶、開發手段(示范)都有。就看你能不能讓人“安全賺錢”,相信你的方案,就是相信你的料。不是相信你的業務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1-6-21 15:49:55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不缺理念,缺的是執行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11-6-21 16:0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engdaiqiji 的帖子

    營銷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主要的是“營”,其次才是“銷”。而“營”是“經營”,
    “銷”是“銷售”。(太簡單是嗎?)
    那么,企業經營,要經營什么?企業銷售,又銷售什么?
    要經營的,不僅僅是品牌、渠道等,還有需要、欲求、需求。當然,與其說是“經營”,還不如說是“制造”,來得更準確一些(制造品牌、制造渠道、制造需求)。而從飼料營銷的“八十種方法”來看,主要還是看企業的經營戰略(五十種以上),而銷售人員也不過就是執行中,需要一點小技巧而已。所以,公司主管、銷售主管(經理、總監之類)更應該懂經營。然而,品牌,不是一日之功,渠道,也不是有了某個營銷大師,就能順利建立起來的。只有在挖掘和制造“需要、欲求、需求”上,才能衡量應聘的銷售人員。而目前招聘只是注重什么?經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1-6-21 17:51:54 | 只看該作者
    每個帖子都是長篇大論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1-6-21 19:17:45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對畜牧業了解的太多了,厲害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1-6-21 20:34:48 | 只看該作者
    我認為你說的也許有道理,但你如何拿真的東西,來說服大家證明你是對的。畢竟實踐見真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3:3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通州区| 化州市| 会泽县| 洪洞县| 石河子市| 辰溪县| 宁都县| 潼南县| 昭通市| 罗田县| 乌拉特前旗| 永顺县| 万源市| 鄂托克前旗| 怀远县| 堆龙德庆县| 马尔康县| 高淳县| 织金县| 喀什市| 通州市| 涟源市| 铅山县| 岱山县| 南昌县| 丰城市| 广州市| 深圳市| 金山区| 盐源县| 龙泉市| 梁平县| 晋州市| 鄱阳县| 曲周县| 磐石市| 金门县| 华容县| 韶山市|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