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背景 在國際歐元區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以及國內貨幣政策逐步收緊的背景下,股市及大宗商品在整個上半年均表現疲軟,尤其最近一輪下跌,令市場一度出現經濟將出現硬著陸的恐慌。從4月中旬至今大盤跌幅已經超過10%,原油、有色金屬、PTA等工業品的跌幅也普遍超過10%。在市場一片跌跌不休的蕭條氛圍當中,唯有豆類等部分農產品(16.14,-0.34,-2.06%)的表現令投資者眼前一亮。盡管一度也受調控政策的影響出現下跌,但從5月中旬至今豆類版塊已經出現持續反彈近一個月。豆類本輪上漲主要受益于天氣的利好影響。 二、天氣主導本輪上漲 1、中國干旱 國內,今年春季以來,由于冷暖空氣不匹配,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向南擴張明顯,南方熱帶系統不活躍,水汽輸送條件弱,不利于冷暖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因此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異常偏少,湖北、安徽、江蘇、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7省(市)大部地區降水偏少3~5成,局地偏少8成。導致早秈稻、油菜、棉花、蔬菜等農作物生長受到嚴重影響。農業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截至5月21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農作物受旱面積達3204萬畝。此外,干旱還對水產養殖造成嚴重影響。農產品和水產品的價格均受旱情出現大幅上漲。 2、美國洪水 與國內干旱正好相反,美國作物主產區則受到洪水的嚴重影響。今年4~5月,由于持續大雨連綿,美國中西部地區發生特大洪災。密蘇里河及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密蘇里州、伊利諾伊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和阿肯色州均遭遇洪災。美國預計有20%的玉米產區和26%的大豆產區受到本次洪災的影響。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到5月底,美國玉米播種率為86%,落后于去年同期的97%,出芽率為66%,落后于去年同期的83%;美國大豆播種率為51%,落后于去年同期的71%,出芽率為27%,落后于去年同期的43%。此外,洪水還可能造成作物的種植面積下降。6月1日,芝加哥一家研究機構將美國2011年大豆種植面積的預估值從5月初的7509.4萬英畝削減至7489.4萬英畝,低于美國農業部3月底預估的7660.9萬英畝。美國農業部將于6月9日晚間公布6月份作物供需報告,洪水對于農產品的影響或將在該份報告中有所體現。 三、后市展望 1、天氣升水 國內外天氣題材炒作已經持續近一個月時間,不過后市仍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首先,國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情盡管在端午期間得以緩減,但持續的強降雨也使得湖南、江西、貴州、浙江等省部分河流或河段水位有所上漲,湖南、江西、貴州等省局部地區出現旱澇急轉的現象,并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對正處于生長期的早秈稻等農作物產生不利影響。其次,美國中西部在上周短暫經歷了降雨減少的過程,但氣象預報顯示下周開始降雨或將再度增加,且由于密蘇里河上游水庫接近蓄水容量,密蘇里河流域存在較大的洪澇威脅,迫使愛荷華州及密蘇里州多家大豆壓榨廠關閉。因此,我們認為天氣升水還將是后市繼續看漲豆類版塊的一個主要因素。 2、需求恢復 需求的恢復則是另外一個后市看漲豆類版塊的因素。首先,從季節性角度來看,飼料需求往往從每年的3、4月份開始隨著養殖業的復蘇而逐漸增加,但今年由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嚴重干旱對當地水產養殖造成嚴重影響,水產飼料的需求大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部分飼料企業的銷售量僅為去年同期的1/4。但隨著近期旱情的有效緩減,預計后市水產養殖將得以恢復,由于三季度是淡水魚生產旺季,水產飼料的需求也將大幅增加。其次,由于今年年初以來豬肉價格不斷攀升,養豬效益大幅提高,養殖戶對于仔豬補欄較為積極,生豬存欄量逐月提升,對于飼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根據生豬生長規律,新增生豬在4月份對于豆粕需求增量預計在20萬-25萬噸左右,而隨著4月份中國養殖市場加大補欄力度,預計今年新進補入的仔豬量總數將會達到1200萬-1400萬頭,以此為基礎計算,中國6月份豆粕需求增量將會接近100萬噸,而且還有逐步增加的趨勢。 根據上述因素分析,我們認為天氣升水及需求恢復將成為后市繼續推動豆類版塊上漲的主要動力。但與前一輪上漲相比,飼料需求的增加或將促使豆粕成為后市豆類版塊上漲的領頭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