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似藥非藥 無“法”可依
《農財寶典》5月刊
記者鄭燕云
EM是“Effective Mic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的縮寫,它是將包括好氧菌及厭氧菌在內的多種有益微生物通過獨特的發酵技術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其中各微生物在增殖過程中互生共長,形成一個功能強大的整體,發揮“有益分解”、“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將EM投放在環境中,能在局部形成優勢菌群,引導環境微生物群向良性方向活動,并抑制腐敗菌、病源菌的增殖,從而起到改善環境、改良土壤、凈化水質、消除臭味、抑制腐敗的作用。
基于以上這些方面的功效,目前EM在水產養殖上廣為應用,主要用于養殖池塘的水質調節和魚蝦病害預防,水產上用的EM主要含有以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為主的有益微生物制劑,乳酸菌的比例含量最高。乳酸菌具有分解功能,可以分泌一些消化酶,比如脂肪酶、纖維素酶,在腸道里可以改善腸道環境,在腸道里建立起優勢有益菌群,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利用,并具有一定的誘食性;外用可以分解有機物,還有一定的抗菌功能,達到改善水體環境的目的。
缺乏標準,產品亂像多
市場上,EM生產廠家為數眾多、品牌多如牛毛,暗紅色液體背后的質量卻千差萬別。
“有的就紅糖水冒充的”,業內人士透露,因為養殖戶沒有專業的工具設備對產品質量(包括菌種組成、含量、活菌數等指標)進行檢測,購買時只能由外觀等方面做一些簡單判斷,這些劣質的EM,顏色、pH值等看起來都跟真正的EM一樣或接近,而“菌液”中到底有多少有用的活菌都不得而知。不過,雖然是紅糖水做成的“EM”,有時候的使用效果也還不錯。綠百多珠三角總店店長湯曉告訴記者,水中的藻類、微生物的生長需要碳源營養,而紅糖就是一個很好的碳源,潑下去后能夠促進藻類生長,水色也會因此變得漂亮起來。養殖戶無法辨認質量好壞,看到水色變好了,就認為這個產品有效果,“正是這樣才讓這些廠家鉆了空子,得以生存。”
事實上,劣質的EM還有多種呈現形式,菌種搭配不合理、活菌數量少、菌種活力差、老化退化、標示虛高等等,這些早已為行業人士所熟知,在此就不在一一贅述。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一般來講,第一次使用效果不好,人們就不會第二次購買。為何這些質量參差不齊的EM都能夠得以生存下來,質量不好的甚至可以與質量好的產品叫板呢?
“微生物制劑使用的效果與池塘的具體環境有很大關系,比如天氣、水質等”,廣東海大集團海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振紅告訴記者,EM使用具有局限性,并不是說完全在任何時候可以使用的,因為EM生存在酸性環境里,如果池塘長期處于比較高的堿性條件下,那么EM受自身生存條件的限制,他不可能在這種環境中大量繁殖,所以使用效果會比較差點。比方說很好的產品,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一樣的可能效果不明顯;而有些濃度的含量并不是特別高的產品,使用條件合適、使用方法對了,也會有效果出來。“水里的環境太復雜了,不確定因素多,再好的產品也有不確定的因素影響他的使用效果。正因為如此,它們才有了得以生存的空間。”
EM產品亂象如此多,與其所處的行業的現狀有重大關系。眾所周知,目前微生物制劑類產品似藥非藥,尚無國家標準,產品監管也是一塌糊涂。EM作為微生物制劑中的一種重要產品類型,自然也是如此。
“EM現行的都是企業標準,沒有國家標準,處于懸而未決的狀態中”,丁振紅表示,行業中對EM的菌種組成、比例、含量的要求都是比較含糊的,沒有很清晰的概念,每個廠家的EM菌種配比可能不一樣,菌種比例比較大的是乳酸菌,一般做得好的EM,1ml菌液里含8-10億個乳酸菌,低的也有才2億個的。他表示,如果需要定制標準的話,標準中應該涵蓋產品的菌種組成,比方說一毫升菌液里面含有多少菌,檢測方法是什么,色澤、氣味、粘稠度、包裝等都要一一進行描述。因為這些描述,比如微生物的含量,跟它是效果是緊密相連的。
“微生物制劑的標準不好統一”,廣東綠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健華告訴記者,光合細菌是目前唯一有國家標準的微生物產品,在國家標準下,每毫升光合細菌含量要求達到5億個。毫無疑問,國家標準必然是最低標準,如果要制定行業標準的話,必然要向國家標準看齊,等于或低于國家標準都沒有制定意義,只有高于國家標準才有意義,因為高于國家標準也便于對外宣傳。但是,以光合細菌為例,目前能做到5億個/毫升的企業并不多。“就算有廠家制定并達到了某個高標準,想問其他哪個廠家愿意跟著干呢?”據了解,2008年底,湛江水生生物保健品行業協會曾經提議搞過一次“水產養殖動物用微生物制劑及其質量標準的修定”活動,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進展甚少,行業仍然處于混沌狀態。
而對微生態制劑產品有監管職能的只有質量技術監督局,雖然產品備案可作為監管依據,但是仍然不好監管。湛江粵海水產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湛江水生生物保健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徐劍峰介紹,因為EM是一種活菌產品,一種水劑,就算生產出來的產品是達標的,它在運輸、保存過程中菌種會老化、退化,最終使產品不達標,這樣的情況就說不清楚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