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512|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代-豬的養殖與疾病防治療08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5-14 19:54: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十章、豬飼料

    飼料:凡能被動物采食又能提供給動物某種或多種營養素的物質稱為飼料。
    飼料主要的營養成分為蛋白質、能量及微量元素。

    第一節、能量飼料
    能量飼料是指在絕對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小于
    18%,粗蛋白質含量小于
    20%的飼料。
    這類飼料一般淀粉含量高,消化性好,有效能值高,粗纖維含量除大麥、燕麥等外均低,是配合飼料
    (全價飼料)中最常用的供能原料。能量飼料包括谷物籽實類、糠麩類、塊根、塊莖瓜果類和其它類(如
    油脂、糖蜜、乳清粉等)。
    一、谷物籽實類飼料
    (一)、谷物籽實類的營養特點
    物籽實類的共同特點是:

    ①、富含無氨浸出物,約占干物質的
    71.6%~80.3%(燕麥例外),而且其中主要是淀粉,占無氨浸出

    82%~92%,故其消化能很高。
    ②、粗纖維含量低,一般在
    5%內。
    ③、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蛋白質約為
    8%~11%,賴氨酸不足,蛋氨酸較少,尤其玉米中
    色氨酸含量少而麥類中蘇氨酸少是其突出的特點。
    ④、在礦物質營養方面表現為缺鈣而多植酸磷,對單胃動物(如豬)來講磷的利用率很低,但大麥含
    鋅多,小麥含錳多,玉米含鉆多。
    ⑤、維生素方面,黃色玉米維生素
    A原較為豐富,其它谷實飼料(含白玉米)含量則極微。谷物籽
    實類飼料富含維生素
    Bl和維生素
    E,但含維生素
    B2、維生素
    C和維生素
    D少,所有谷實類飼料均不含維
    生素
    B12。
    ⑥、此類飼料含脂肪在
    35%左右,其中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較高,這對于保
    證豬、雞的必需脂肪酸供應有一定好處。
    (二)、幾種主要的谷實類飼料
    1、玉米(圖10-1)
    玉米的有效能值高,號稱“能量之王”,在全價配合料中所占比例很大,玉米含無氦浸出物
    74%~80%,
    主要是易消化的淀粉。玉米中蛋白質含量低且品質差,玉米中含粗蛋白質
    7.2%~8.9%,其中賴氨酸、蛋
    氨酸、色氨酸及胱氨酸較缺,因而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較低。玉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其中主要
    是油酸和亞油酸等,如玉米中的亞油酸含量達
    2%,為谷實類之首。因其脂肪高,所以粉碎后的玉米易酸
    販變質(所以有條件的最好是玉米當天粉碎當天用完,最多一次粉碎
    5天的玉米用量。),不宜久貯。黃
    玉米中還古有維生素
    A原,每千克黃玉米中含
    l毫克左右的β
    -胡蘿卜素及
    22毫克葉黃素,這是麩皮和稻
    谷無法比擬的,這種色素可以加深蛋黃或奶油或肉雞皮膚及腳趾的顏色。玉米含脂率較高,豬料中使用
    過多易造成軟脂肉。粉碎后玉米易酸敗,易被霉菌污染,而產生黃曲霉毒素。

    2、高梁
    與其它谷物飼料相比,含粗脂肪稍高(
    3.4%左右),含亞油酸達
    1.13%,粗纖維低(
    1.4%左右),可消
    化總養分較高。高梁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這是一種抗營養因子,可降低單胃動物(如豬)蛋白質和礦物
    元素的利用率。高粱具有澀味,適口性不好,在配合飼料中比例不宜過大,通常應在
    15%以下,高梁比
    例過大容易引起動物便秘。

    3、小麥
    小麥主要用于人的食糧中,且經濟價值高,我國一般不直接做飼料,小麥制粉的副產品次粉和篩漏的
    小麥以及質量差的小麥做飼料。小麥適口性好,營養物質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質含量是玉米的
    150%左右,
    各種氨基酸含量好于玉米。小麥中鈣、磷、銅、錳、鋅等礦物元素含量較玉米高,小麥具有粘滯性,使
    用過多(
    40%以上)會引起反芻動物與馬屬動物消化障礙。

    4、大麥
    大麥分為有皮大麥和裸大麥,裸大麥也叫青裸。有皮大麥無氨浸出物和脂肪含量較玉米低,消化能也
    低于玉米。我國所產大麥主要用于啤酒制造業,很少用于飼料。大麥的粗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含量略高
    于玉米。大麥的粗脂肪含量低,用來喂豬可產生膘硬的良好胴體,舉世聞名的我國金華火腿就是黑豆和
    大麥飼喂的。大麥粗纖維高,質地疏松,容量大,是馬屬動物的良好飼抖。

    5、燕麥
    燕麥的外殼占整粒重的
    25%~35%,粗纖維含量高,在
    10%上,所以營養價值低。燕麥是馬屬動物和
    乳牛的良好飼料。燕麥脫殼后,適口性和營養價值增加。

    6、蕎麥
    蕎麥籽實也有一層粗糙的外殼,占籽實重的
    30%,粗纖維含量
    12%左右。薺麥中含有一種光敏物質,
    動物采食后,白色皮膚部分受到日光照射即發生過敏,并出現紅斑,嚴重時影響生長及肥育效果。
    二、糠麩類飼料
    糠麩類主要包括兩類,制米的副產品稱作糠,制粉的副產品稱作麩。生產工藝的不同所得的副產品在
    組分和營養價值方面差異很大。無論糠與麩,都是由籽實的果皮、種皮、胚、部分糊粉層和碎米、碎麥
    組成,與其對應的谷物籽實相比,糠麩類飼料的粗纖維、粗脂肪、粗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高,
    無氮浸出物(主要是淀粉)則低得多,所以有效能值也遠比相應的谷實類低。
    (一)、糠麩類的營養特性

    1、優點

    1)、蛋白質含量約
    l5%左右,比谷實類飼料(平均蛋白質含量
    10%左右)高
    50%,其中必需氨基酸(如
    賴氨酸與蛋氨酸)含量也較高。
    2)、維生素
    B族含量豐富,尤其是維生素
    B1、維生紊
    E、煙酸、膽堿較多。
    3)、含有較高的粗纖維以及硫酸鹽,物理結構疏松,容積大,具有輕瀉性(所以給仔豬飼料比例不
    可大)。
    4)、可作為載體、稀釋劑和吸附劑。
    5)、可作為發酵飼料的原料。
    2、缺點
    1)、可利用能量低,代謝能水平均為谷實類的一半左右。
    2)、含鈣最少,含磷盡管很高,但大多是植物磷,不利于豬、禽的吸收。
    3)、有吸水性,容易發霉變質,尤其是大米糠含脂肪多,更易酸敗,難以貯存。
    (二)、糠麩類飼料
    1、小麥麩
    也叫麩皮,是小麥磨面加工制粉后的碎屑片的種皮,并帶有粉狀物質,由果皮、種皮、胚、糊粉層和
    少量胚乳組成。制精粉時,麥麩中胚乳比例增大,品質好。小麥麩中古有較多的
    B族維生素。小麥麩的
    粗蛋白質和粗纖維含量都很高,有效能值相對較低,在單胃動物(如豬)日糧中所占比例不宜過大,因
    其具有輕瀉作用,仔豬喂量大易拉稀。

    2、稻糠
    也叫米糠,由糙米精加工時分離的種皮、糊粉層和胚三組分混合而得,其營養價值取決于大米精加工
    的程度。
    一般
    100公斤稻谷可出大米
    72公斤,稻殼
    22公斤和米糠
    6公斤。稻殼是稻谷的外殼,非常堅硬,難
    以消化,無營養價值,不能用作單胃動物的飼料,大米糠卻是很有特色的良好飼料。
    米糠約含有
    13%的粗蛋白質,高于大米、玉米及小麥,相對而言也含有較多的賴氨酸和含硫氨基酸,
    可利用能值高,且含有鐵、鋅、錳等。新鮮的米糠適口性很好,但由于其含粗脂肪很高,極易氧化、酸
    敗、發熱和霉變,給原料貯存和使用帶來很大不便。酸敗、苦化的大米糠可使動物中毒,發生嚴重下瀉,
    甚至死亡。對肥育豬可造成胴體的軟脂肉,降低品質。

    3、其它糠麩類

    1)、小米糠
    粗纖維含量約為
    8%,代謝能
    8.4%兆焦/公斤左右,蛋白質稍高,約為
    11%,含維生素
    B族較多,尤
    其是維生素
    Bl和
    B2,粗脂肪含量也較高。

    2)、玉米麩
    含粗纖維較多,約為
    9.5%~10%,代謝能水平輕低,約
    8兆售/公斤左右,蛋白質約為
    10%。
    三、塊根塊莖及瓜類飼料
    該類飼料包括胡蘿卜、甘薯、木薯、馬鈴薯、飼用甜菜、南瓜等。
    自然的塊根、塊莖和瓜類飼料含干物質都很低(含水
    75%~90%),因此單位重量新鮮飼料的營養價
    值很低,但如果按照干物質的營養價值,則歸屬于能量飼料,而且含的多是易消化的糖分丹和聚戊糖,
    消化能達
    14.5兆焦/公斤。此類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低,甘薯、木薯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分別為
    4.5和
    3.3%,
    而且其中有相當大的比倒是非蛋白態氮。也就是說蛋白含量很低,有效蛋白含量更加低。
    (一)、塊根塊莖飼料

    1、胡蘿卜
    新鮮胡蘿卜中水分含量較高,生產中并不依靠胡蘿卜提供能量,它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冬季青飼料缺乏
    時的代替青飼料的填充物。重要的是,胡蘿卜對種公畜和繁殖母豬有很好的調養作用。固為胡蘿卜富含

    胡蘿卜素(含量達
    430毫克/公斤)、維生素
    A、鉀等。建議每年冬季飼喂胡蘿卜。
    2、甘薯與木薯
    這兩種飼料的含水分量比一般多汁飼料少,粗纖維含量較低,因而有效能值較高。粗蛋白質含量較低,
    在干物質中只有
    3.3%~4.3%。甘薯保存不當,塊根傷處易受微生物侵染而出現黑斑病。黑斑甘薯有毒,
    家畜采禽后腹痛,重者死亡。木薯皮含有劇毒物質氫氰酸,水煮和烘干能降低或除掉此毒,冷水浸泡則
    需要很長的時間。

    3、馬鈴薯
    干物質含量約為
    25%,其中淀粉占干物質的
    80%左右,馬鈴薯對草食動物生喂、熟喂營養相似,但對
    豬以熟飼為宜。馬鈴薯含非蛋白態氮很多,約占粗蛋白質一半。其中一種含氮物龍葵素是有毒物質,采
    食過多會引起動物胃炎。成熟的塊莖中含量不多,發芽時此種物質大量生成,一般在塊莖青皮、芽眼及
    芽中最多,喂前應注意挖去。
    (二)、瓜類飼料
    主要代表為南瓜,南瓜干物質中無氮浸出物占
    60%~70%,以干物質基礎比較,南瓜的有效能值與薯
    類相似。肉質南瓜富含胡蘿卜素。南瓜切碎后可飼喂各種動物,煮熟后適口性更佳。
    四、其它加工副產品(液體能量飼料)
    (—)、油脂
    對于單胃動物(例如豬)和家禽來說,油脂中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的比值及亞油酸的含量都是
    重要指標。油脂類飼料可提供大量的脂肪酸,特別是必須脂肪酸,如亞油酸是豬、禽生命活動和機體健
    康所必須的。油脂的能量濃度很高,并且容易被動物利用。另外日糧中添加油脂還有以下優點:
    ①、減少飼料因粉塵而致的損失及動物呼吸道疾病;
    ②、減少應激帶來的危害;
    ③、提高粗纖維的使用價值;
    ④、提高飼料風味,改善飼料外觀;
    ⑤、提高制粒效果;
    ⑥、可降低動物體增熱,減少動物炎熱氣候下散熱負擔,由于添加油脂的互補作用及延長飼料在消化
    道停留的時間,因而具有“額外熱能效應”。
    飼料油脂多來自于動物脂肪,代謝能約為
    35兆焦/公斤。另外一部分來自于植物油,如豆油、玉米
    油、棕桐油等。脂肪很容易氧化酸敗,從而降低飼料的適口性。動物吃了酸敗的脂肪,將會引起動物消
    化代謝紊亂,甚至中毒。
    (二)乳清
    其主要成分為乳糖,殘留的乳清蛋白和乳脂所占比例很少。乳清含水量大不適合直接作為配合飼料原
    料。乳清經過噴霧干燥后得到的乳清粉則是哺乳期幼畜的良好調養飼料,成為代乳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二節、蛋白質飼料
    蛋白質飼料是指絕對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在
    18%以下、粗蛋白質含量在
    20%以上的飼料。
    蛋白質飼料包括豆類籽實、餅粕類、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工業副產品、微生物蛋白質飼料(酵母、細
    菌、真菌)和其它類蛋白質飼料(如非蛋白氮)。

    一、植物性蛋白質飼料
    (一)、豆類籽實
    豆類籽實主要指大豆(黃豆)、黑豆、豌豆和蠶豆等。豆類籽實的營養特點是蛋白質含量高,約
    20%~40%,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也較好,其中賴氨酸豐富,而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相對不足。無氮浸出
    物明顯低于能量飼料。大豆和花生的粗脂肪含量甚高,超過
    15%,因此日糧或配合飼料中有大豆籽實可
    提高其有效值,但同時也會給畜產品帶來不飽和脂肪酸所具有的軟脂性影響。豆類中礦物質元素和維生
    素與各類飼料相仿。鈣的含量稍高,但仍然低于磷。
    未經過加工的豆類籽實中含有多種抗營養因子,最典型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等。因此,生
    喂豆類籽實不利于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蒸煮和適度加熱,可以鈍化或破壞這些抗營養因子,而不再
    危害動物消化。通常以脲酶活性的大小衡量對抗營養因子的破壞程度。
    大豆經膨化之后,所含的抗胰蛋白酶等抗營養因子大部分被滅活,可消除大豆對幼齡動物的抗原性,
    適口性及蛋白質消化率明顯改善,在肉用畜禽和幼齡畜禽日糧中,使用效果頗佳。
    (二)、餅粕類
    餅粕類飼料是含油多的籽實經過脫油以后留下來的副產品。目前,我過脫油的方法有壓榨法、浸提法
    和預壓浸提法。壓榨成餅狀的產品叫油餅,油餅包括大餅和瓦塊餅。浸提脫油后的產品叫油粕。浸提法
    的脫油效率高,故相應的相中殘油量少,而蛋白質含量高。壓榨法脫油效率低,油餅中常殘留
    4%以上的
    油脂,因而與相應粕比較,含可利用能量高,但油脂易酸敗和氧化。

    1、大豆餅粕
    大豆餅粕是我國最常用的一種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其蛋白質含量為
    40%~45%,去皮豆粕可高達
    49%,
    蛋白質消化率達
    80%以上。大豆餅柏的代謝能也很高,達
    10.5兆焦/公斤以上。大豆餅柏含賴氨酸
    2.5%~29%,蛋氨酸
    0.5%~0.70%,色氨酸
    0.60%~0.70%,蘇氨酸
    1.70%~1.90%,氨基酸平衡較好。大豆餅粕
    的適口性很好,各種動物都喜歡采食,甚至肉食動物,如水貂、蝦、魚、貓、狗等全價日糧中也常使用。
    (圖10-2)
    大豆餅粕中缺乏蛋氨酸,飼喂動物時注意補加,生大豆餅粕尚含有抗營養物質(如抗胰蛋白酶、甲狀腺腫因子、皂素、凝集素等),它們影響豆類餅粕類的營養價值。所幸這些抗營養因子不耐熱,適當的熱處理(110℃3分鐘)即可滅活,但如果長時間高溫作用,就會降低大豆餅粕的營養價值(賴氨酸的有效性降低),通常以脲酶活性大小衡量豆粕的加熱程度。

    2、棉籽餅粕
    棉花籽實脫油后的餅粕因加工條件不同,營養價值相差很大,主要影響因素是棉籽殼是否去掉。完全脫離了殼的棉仁所制成的餅柏叫棉仁餅粕,含蛋白質40%以上,甚至可達46%,代謝能l0兆焦/公斤左右。
    棉籽餅粕的主要特點是,賴氨酸不足,精氨酸過高。棉籽餅粕中蛋氨酸含量也低,約為0.4%,棉籽餅柏中含有棉酚,游離棉酚對動物有很大的危害,反芻動物(牛、羊)對棉酚毒性的忍耐性較強。(圖10-3),

    3、菜籽餅粕
    菜籽餅粕的可利用能量水平較低,適口性也差,不宜作為單胃動物的唯一蛋白質飼料。菜籽餅粕的蛋
    白質含量中等,在
    36%左右。其氨基酸組成特點是蛋氨酸含量較高,在餅粕中僅次于芝麻餅粕,居第二
    位。賴氨酸含量
    2.0%~2.5%,在餅粕類中僅次于大豆餅粕,居第二位。菜籽餅粕的精氨酸含量低,約為

    2.23%~2.45%,因而菜籽餅粕與其它餅粕配伍性好。菜籽餅粕中硒含量高,高達
    1毫克/公斤,其中磷的
    利用率也較高。菜籽餅粕具有辛辣味,適口性不好。菜籽餅柏中含有硫葡萄糖甙、芥酸、異硫氰酸鹽和
    噁唑烷硫酮等有毒成分,一般在單胃動物及禽類日糧中限量飼喂,用量一般不超過
    10%,幼齡動物用量
    更少。
    4、花生餅粕
    花生餅粕的蛋白質含量在
    38%~48%.粗纖維為
    4%~7%,也是鈣少磷多,但磷多數呈植酸態。花生

    仁柏可利用能含量高,雞代謝能達
    12.6兆焦/公斤。花生餅柏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賴氨酸、蛋氨酸含
    量低而精氨酸含量高。花生餅粕適口性極好。
    花生餅粕的缺點是極易感染黃曲霉毒素,造成雛雞、雛鴨死亡,一般要求花生餅粕中黃曲霉毒素不超

    50微克/公斤。生花生餅粕中也含有抗胰蛋白酶等抗營養因子,適當的加熱處理可消除其影響。

    5、亞麻餅粕
    俗稱胡麻餅柏,含粗蛋白質
    32%~36%,粗纖維約為
    7%~11%.其蛋白質品質不如豆柏和棉粕,賴氨
    酸和蛋氨酸只有
    l.2%和
    0.45%,但色氨酸較高。亞麻餅柏中含有亞麻苷、乙醚糖酸和抗維生素
    B6因子等
    抗營養因子。

    6、葵花籽餅粕
    含粗蛋白質
    28%~32%,粗纖維含量高,賴氪酸缺乏。

    7、芝麻餅粕
    含粗蛋白質
    35%~46%,不含不良成分。蛋氨酸含量高達
    0.8%,芝麻餅粕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使
    用時應注意。

    (三)、工業副產品類

    1、玉米蛋白粉及玉米胚芽餅柏
    玉米蛋白粉含蛋白
    25%~60%,蛋白質含量高者呈現為橘黃色,因此也是有效的著色劑。玉米蛋白粉
    含粗纖維很少,蛋白質消化率為
    81%~98%。玉米蛋白粉中賴氨酸與色氨酸嚴重不足,但蛋氨酸含量很高,

    0.80%~1.78%。玉米蛋白粉中還含有很高的葉黃素,是養雞的優質飼料。玉米胚芽餅帕是玉米胚壓油后
    的副產品,蛋白質含量不高,不應列入蛋白飼料,但由于它與玉米蛋白粉均為玉米淀粉業的副產品,所
    以在此一塊列出。玉米胚芽餅粕含蛋白
    13%~-17%,消化能與代謝能屬中等。
    2、釀造工業副產品
    如各種酒糟、醬油渣及豆腐渣等,這類飼料是經微生物發酵而得到的副產品。因此能值較低,但
    B族
    維生素豐寓,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在釀造過程中,往往向谷物或薯類原料中加入稻殼,使酒糟粗纖維大
    增,甚至占干物質的
    18%以上,這樣的酒糟營養價值很低,不宜大量飼喂單胃動物(如豬)。醬油渣中食
    鹽含量很高,使用時應予以注意。豆腐渣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等多種抗營養因子,飼喂動物時應予以加熱
    破壞即可。

    二、動物性蛋白飼料
    此類飼料主要來自水產品、肉類、乳和蛋品加工的副產品,還有屠宰場、皮革廠的廢棄物以及蠶蛹等。
    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的突出特點是不含粗纖維,無氮浸出物含量較低,蛋白質含量高且氨基酸平衡。含鈣、
    磷豐富且比倒適當,磷為有效磷,富含微量元素,可利用能量也較高。除含各種維生素以外,還含有植
    物性飼料中沒有的維生素
    B12。
    (—)、魚粉
    魚粉的種類很多,各類魚粉因原料和加工條件不同,各種營養成分含量差異很大。我國廣泛使用的魚
    粉,包括進口魚粉和國產魚粉,是指以全魚為原料制成的不摻雜異物的純魚。魚粉也是高能飼料,魚粉
    中沒有纖維素和木質素等難吐消化的物質;魚粉的蛋白質含量高,進口魚粉蛋白在
    60%以上,最高可達
    72%,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很高,而精氨酸含量低,與其它飼料的配伍性很好;魚粉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含量豐富;另外,魚粉中還含有未知生長因子。
    魚粉的加工方法有干法和濕法兩種生產工藝,濕法生產工藝優于干法。生產中還有白魚粉與紅魚粉之
    分,白魚粉是由白肉魚種(鱈魚、鰈魚等)加工而成,脂肪低,制品色淡且呈纖維狀白絲,易保存,蛋
    白質含量很高,品質較優。紅魚粉是由紅肉魚種(沙丁魚、金槍魚、鯡魚等)制成。在魚粉生產中常有
    一些副產品,如魚溶漿(魚膏)、魚精粉和魚油等,均可以用于飼料生產。
    魚粉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價格昂貴,在使用中要嚴把質量關,防止魚粉的摻假。魚粉中的食鹽也易
    導致動物中毒,一般優質魚粉含鹽為
    2%左右,而劣質魚粉鹽分含量變化不定,甚至高達
    30%,這樣即使
    用量較小,也易導致動物食鹽中毒。魚粉在貯存過程中應注意通風干燥,防止魚粉氧化、霉變、蟲蛀及
    自燃。魚粉中還含有有害物質肌胃糜爛素,易導致雞的肌胃糜爛,使用時應予以注意。
    (二)、肉粉與肉骨粉
    屠宰場或肉制品廠的肉屑、碎肉等處理后制成的飼料叫肉粉,如果連骨頭帶肉一起為主要原料則叫肉
    骨粉。美國飼料管理協會以含磷
    4.4%為界限,含磷量在
    4.4%以下的叫肉粉,在
    4.4%以上的叫肉骨粉。
    我國生產的肉粉與肉骨粉中還包括動物的內臟、胚胎、非傳染性死亡的動物胴體等,但不應含有毛發、
    蹄殼及動物的胃腸內容物。
    肉粉、肉骨粉的品質與生產原料有很大關系,營養成分變異較大。一般粗蛋白含量約為
    25%~-60%,
    水分
    5%~10%,粗脂肪
    3%~10%,鈣
    7%~20%,磷
    36%~95%。蛋白質中賴氨酸較高,蛋氨酸及色氨酸含
    量偏低,維生素
    B12含量較高,煙酸等
    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但缺乏維生素
    A、D。我國對動物的頭、蹄、
    內臟的烹調技術十分著名,因而肉骨粉與肉粉原料不足,我國的肉粉、肉骨粉同進口產品相比,蛋白質
    含量低而鈣、磷含量高。
    肉粉、肉骨粉為動物性蛋白質飼料,貯存時應防止脂肪氧化,防止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的污染。由
    于營養成分變化大,使用之前最好測定其各項指標。肉粉和肉骨粉可作為仔豬和雞的飼料,用量不要超

    10%~l5%,否則影響飼料的適口性。
    (三)、血粉
    血粉是用新鮮、干凈的動物血制成的一種高蛋白飼料產品,一般為紅褐色至深褐色,其營養成分大致
    為:水分
    8%~11.5%。粗蛋白質
    75%~85%,粗脂肪
    0.4%~2%,粗纖維
    0.5%~2%,粗灰分
    2%~6%,鈣

    0.1%~1.5%,磷
    0.1%~0.4%。血粉中氨基酸不平衡,賴氨酸含量很高,而異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含量
    不足,使用時應引起重視。血粉加工過程中的高溫使蛋白質變性,因而血粉的消化率很低。血粉的適口
    性也不好,使用時仍需要限量,一般在動物日糧中不超過
    3%~4%。
    (四)、羽毛粉與皮革粉
    是皮革工業和羽毛加工的邊角料及選余的廢料經高壓水解后干燥的制品,蛋白質含量高達
    75%~
    85%,粗脂肪、粗纖維、粗灰分含量均在
    1%-3%。該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很不平衡,且幾種限制性氨基酸
    含量很低,使用時注意添加人工合成氨基酸。皮革粉中鉻含量較高,使用時鉻含量應小于
    50毫克/公斤。

    (五)、蠶蛹
    蠶蛹粉是蠶蛹經干燥、粉碎后的產物,其粗脂肪含量高達
    22%以上,所以代謝能水平高達
    11.7兆焦
    /公斤,蛋白質含
    55%左右,蛋氨酸含量很高,賴氨酸、色氨酸含量也高,精氨酸含量低,與其它飼料
    配伍性好。蠶蛹的缺點是受原料品質和脂肪含量的影響,容易發生腐敗、惡臭,使雞蛋和豬肉、雞肉帶
    有不良氣味,使豬肉肉脂變黃。
    第三節、礦物質、氨基酸、維生素添加劑
    一、提供鈉、氯的礦物質飼料
    (一)、氯化鈉
    通常使用的是食鹽。食鹽對豬、雞等畜禽不可多喂,否則飲水量增加,糞便稀軟,重則導致食鹽中毒。
    一般食鹽在牛、羊、馬等草食動物日糧中占日糧風干物質的
    1%,豬、禽日糧中以
    0.3%~0.5%為宜。確定
    食鹽添加量時,還應考慮動物體重、年齡、生產力、季節、水及飼料中(特別是魚粉中)鹽的含量。
    (二)、碳酸氫鈉
    俗稱小蘇打。若采用食鹽供給動物鈉與氯時,食鹽中含鈉
    40%,含氯
    60%,氯多鈉少,尤其對產蛋家
    禽,更需要其它供鈉的物質。碳酸氫鈉除提供鈉離子外,還是一種緩沖劑,可緩解熱應激,改善蛋殼硬
    度,保證牛瘤胃正常
    pH值。
    (三)、無水硫酸鈉
    俗稱元明粉,具有瀉藥的性質,除補充鈉離子外,對雞的互啄還有預防作用。
    二、含鈣飼料
    (一)、飼用石粉
    主要指石灰石粉(碳酸鈣),含鈣
    34%~39%,是補鈣來源最廣、價格最低的礦物質原料。
    豬用石粉的細度在
    0.36~0.61毫米,禽用石粉的細度在
    0.67~-1.30毫米。
    (二)、貝殼粉、蛋殼粉、石膏等
    貝殼粉含鈣不低于
    3蹦蛋殼粉古鈣為
    24h-27%,含粗蛋白質
    12.4%(石膏含鈣在
    20%-3州之間。
    三、含鈣含磷飼料
    (一)、骨粉類
    骨粉類飼料鈣多磷少,比例平衡。使用骨粉時要注意氟中毒。有些骨粉品質低劣、有異臭、灰泥色的
    骨粉,常常攜帶有大量致病菌,引起產蛋下降或死亡。更有的獸骨收購場地,為避免蠅蛆繁殖,噴灑敵
    敵畏等有毒藥物,致使骨粉帶毒。
    (二)、磷酸鹽
    最常用的是磷酸氫鈣。我國飼料級磷酸氫鈣的標準為含磷不低于
    16%,鈣不低于
    21%,砷不超過

    0.003%,鉛不超過
    0.002%,氟不超過
    0.18%。水產動物對磷酸二氫鈣的吸收率比其它含磷飼料高,因此,
    磷酸二氫鈣常用作水產飼料的磷來源。

    四、氨基酸
    蛋白質受酸、堿或酶的作用而水解成為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氨基酸。天然飼料中氨基酸的平衡性很
    差,因此需要添加氨基酸來平衡或補充某種特定生產目的的需要。飼料中舔加氨基酸的目的如下:一是
    節約飼料蛋白質,提高飼料利用率和動物產品產量;二是改善畜產品品質;三是改善和提高動物消化機
    能;四是減輕動物的應激癥。
    (一)、賴氨酸
    是豬必須氨基酸。生產中常用的商品為
    98.5%的
    L-賴氨酸鹽酸鹽,其生物活性只有
    L-賴氨酸的
    78.8%。
    動物體內只能利用
    L-賴氨酸,不能利用
    D型賴氨酸(
    D-賴氮酸價格很便宜,但不能被動物利用。)。
    (二)、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一般在仔豬飼糧中添加)、甘氨酸(雛雞的必須氨基酸)與谷氨酸
    等。
    五、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和動物機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須的一類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既不供給機體能
    量,也不是構成機體組織的成分,它的功能是參與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調節過程,是維持細胞正常生
    理功能的必須營養素。機體對維生素需要量很少,但不可缺乏。一旦缺乏,物質代謝就發生障礙,從而
    引起疾病,此類疾病稱為維生素缺乏癥。維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
    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
    A、D、E、K以及α陰性硫辛酸。因它們均不溶解于水中而溶于脂類及脂
    溶劑中。所以我們若使用含脂溶性的維生素時最好把其添加于飼料當中,而不添加于水中,否則不溶于
    水,造成水路阻塞。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
    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
    C。B族維生素有維生素
    Bl,維生素
    B2、維生素
    pp(煙酸、
    維生素
    B5)、維生素
    B6、泛酸(維生素
    B3)、生物素(維生素
    B4)、葉酸和維生素
    B12(反芻動物可在瘤
    胃中合成)等。此類維生素可添加于水中供動物引用。
    維生素
    C:一般畜禽都能自行合成維生素
    C。所以一般飼養情況下可不必考慮添加維生素
    C,但臨床
    上為了加速創傷愈合或解毒則經常用它。
    第四節、飼料的種類
    飼料配合的種類分為三類,它們是預混料、濃縮飼料及全價飼料。
    (一)、預混料
    全稱為添加劑預混合飼料,預混合飼料是配合飼料的半成品,不能單獨作為飼料直接飼喂動物,一般
    在全價配合飼料中占
    0.5%~5%,只有與一定比例蛋白質類飼料及能量類飼料配合后,才能給動物飼喂。
    (二)、濃縮飼料
    是預混料、蛋白質飼料、鈣、磷及食鹽等礦物質飼料,按配方制成的均勻混合物。它同預混料一樣不
    能直接飼喂動物,必須與一定比例的能量飼料相混合均勻(圖10-4),才可制成全價飼料或精料補充料。

    一般占全價飼料的
    20%~40%。
    (三)、全價飼料
    也叫全價配合飼料,即通常所說的配合飼料,由濃縮飼料配以能量飼料制成,是一種可用以直接飼喂
    單胃動物(如豬)的營養平衡飼料(圖10-5)。
    (四)、反芻動物精料補充飼料
    也是由濃縮飼料配以能量飼料制成,與全價配合飼料不同的是,它是用來飼喂反芻動物(牛、羊等)
    的,不過飼喂反芻動物時要加入大量的青綠飼料(青貯飼料)、粗飼料(麥秸、干草等),且精料補充料
    與青、粗飼料的比例要適當。它是用以補充反芻動物采食青、粗飼料、青貯飼料時的營養不足。

    第五節、豬料加工要求及采食
    豬是雜食動物,有發達的臼齒、切齒和犬齒。既有草食動物的特征,又有肉食動物的特點。因此,豬
    既能利用植物性飼料,又能利用動物性及礦物質飼料。因此,豬飼料來源比較廣。
    豬不僅能很好的消化精飼料也能消化利用青飼料和優質的粗飼料。據報道,豬對青草中有機物的消化
    率為
    64%:對優質干草中有機物的消化率為
    50%。因此豬不但可以利用許多青草、菜等青飼料,也可利
    用些優質的干草粉。但必須指出:豬消化道內幾乎沒有能消化粗纖維的酶類。只是在大腸的后部有少量
    存在,所以即使對青草中有機物的消化率達
    64%,但因其吸收率(因為吸收營養主要在小腸段)極低,
    青綠類飼料沒有多大實際營養意義。豬對粗纖維的消化利用遠遠比不上牛、羊等反芻家畜,對豬而言一
    些粗硬的秸桿、莖桿,一般只起填充的作用。研究與實踐證明,這類飼料超過一定量,不但其本身消化
    利用率極低,而且還會影響日糧中其他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因此這類飼料應少喂或不喂。在精料不
    足或為了降低成本時,應大力提倡用青飼料或優質的粗飼料來補充。那種“精料不夠粗料補”的作法,
    應當廢止。

    配合飼料
    養豬生產實踐告訴我們,要想做到科學的利用飼料,首先應大力推廣配合飼料。所調配合飼料(也叫
    全價飼料)是指:不只是簡單地將幾種飼料混合,而是根據不同種類、不同用途和不同生產階段豬的營
    養需要,即飼養標準,用多種天然飼料和添加劑配制成的、營養較為全價的飼糧。用它喂豬能較全面地
    滿足豬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使豬能健康的、快速的生長,飼喂效果好。實踐證明,可以提高種豬生
    產性能.縮短肉豬肥育期,同時可節省飼料。
    一、飼料的加工與調制
    豬飼料的消化利用率高低,不僅取決飼料本身營養含量及品質,而且還與飼料的加工調制和科學利用
    有關。
    (一)、粉碎
    飼料粉碎后,便于采食,可改善飼料適口性,增加采食量;同時也加大了消化液的接觸面積,有利于
    對飼料消化與利用。谷物飼料不易加工得過粗或過細,過粗不利于消化利用,過細尤其是精糧型飼料,
    豬易患胃腸潰瘍病。以顆粒直徑在
    1.5~2.5毫米的中等粉碎程度最好,豬吃起來爽口、采食量大、增重
    快。青飼料或塊根塊莖飼料可以切碎或打漿,然后在與精料混合拌勻飼喂。
    (二)、調制
    目前,一些地方有把飼料煮熟喂豬的習慣,這樣做是不科學的。據試驗,玉米、高粱、糠麩等禾本科
    籽實類飼料,一經煮熟,
    100公斤只能等同于
    89公斤生喂的效果,也就是說,熟喂有
    10%左右的營養損
    失。青飼料經過煮熟,不僅破壞了飼料中的維生素,引起蛋白變性,降低營養價值,而且還容易引起亞
    硝酸鹽中毒。值得指出的是,飼料中的豆類、豆餅、豆粕等煮熟后喂豬,可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馬鈴
    薯及其粉渣,煮熟后可明顯地提高其利用率,并減少腹瀉的發生。剩飯、剩菜、及泔水經過煮沸后能殺
    滅一些病原微生物。除上述飼料外一般都應生喂。
    改稀喂為稠喂或干喂
    這實質上是個在飼料中加水量的問題。飼料加水量的不同,則構成了不同料型(表
    10-1)。

    10-l料水比例命名
    料型干料:水料型干料:水
    干粉料
    1:0稀粥料
    1:2
    半干粉料
    1:0.5濃湯料
    1:2.5
    濕粉料
    1:1稀湯料
    1:3
    濃粥料
    1:1.5
    飼料中不宜加更多的水。若料水比例超過
    1:2.5時,會減少消化液的分泌,沖淡消化液,降低各種
    消化酶的活性,影響對飼料的消化與吸收,從而影響豬的增重效果和飼料轉化率。若用粥料喂豬應當稠
    些。最好是喂生濕料,干粉料或顆粒料。這樣的料,冬季不易凍結,夏季不易酸敗。實踐證明,只要飲
    水充足,飼喂效果良好。干喂、自由采食浪費較大。(如圖10-6)

    二、乳仔豬不同生長階段飼料要求特點
    (一)、教槽料(開食料)特點:
    l、以乳制品、糖和高質量魚粉為基礎,配以其他易消化原料;
    2、含有提高仔豬采食量和誘使仔豬采食的物質.
    3、富含生物活性抗體和免疫活性物質,提高仔豬免疫力;
    4、可刺激消化器官發育和增強消化機能。
    (二)、保育料(斷奶料)特點:
    1、以糖、易消化和生物學價值高的蛋白質原料為基礎;
    2、具有預防仔豬腹瀉的功能;
    3、能有效地做好仔豬由吃乳轉變為吃料的過渡,克服仔豬早期斷奶應激。
    (三)、仔豬料特點:
    1、以玉米豆柏為基礎,氨基酸平衡;
    2、具有良好的促生長功能;
    3、能有效預防仔豬腹瀉。
    4、做好乳豬辯的“四化”:

    ①、酸化:有機酸
    5~15kg/噸(系酸力);
    ②、酶化:消化酶的補充;
    ③、細化:原料的粉碎細度為
    85%過
    120日篩;
    ④、熟化:淀粉的糊化度大干
    60%。
    三、對飼料品質影響較大的霉菌毒素(如表
    10-2)

    10-2霉毒素對飼料品質的影響
    霉菌毒素微生物來源對豬的主要影響
    黃曲霉毒素黃曲霉降低生產性能、肝臟中毒、死亡
    嘔吐毒素粉紅鐮刀菌拒絕采食飼料
    玉米赤霉烯酮粉紅鐮刀菌雌激素樣繁殖紊亂
    鐮孢霉毒素念珠鐮刀菌肺臟浮腫
    麥角菌和生物堿麥角菌四肢末端血管收縮、干壞死
    (以上資料來源于美國普渡大學和美國溫洛克農業中心)

    四、液態飼料喂豬的好處
    (一)、飼喂液態飼料可提高斷奶仔豬的日采食量
    剛剛斷奶的仔豬還沒有完全學會獨立采食和飲水行為,斷奶前通常只采食少量飼料、飲水量也少。斷
    奶后突然采食固體顆粒飼料會產生巨大的應激,液態飼料的形態與母乳相似,不僅方便仔豬采食,而且
    有利于仔豬胃腸道的發育,增加消化道容積。飼喂液態飼料,可提前將飼料軟化、分解,減輕胃的壓力,
    有利于消化和吸收,進而提高采食量。另外,干飼料加水變糊狀或液態后,減小了其對消化道的機械刺
    激,有利于機體消化吸收,所以采食量明顯提高。
    (二)、液態飼料可提高斷奶仔豬的生長速度
    仔豬斷奶后直接飼喂干飼料會導致小腸絨毛萎縮、隱窩變深,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并
    會引起腹瀉等疾病。飼喂液態飼料,可減少因飼料形態突變對消化道結構和功能的不利影響,提高斷奶
    仔豬的生長速度。
    (三)、減少了舍內空中粉塵,從而減少了豬呼吸道等疾病的疾病。
    (四)、飼喂液態飼料的缺點
    液態飼料增加了環境的濕度,且料槽內剩余飼料易發霉變質,因此需要經常打掃,增加了勞動量。
    五、豬采食規律規則
    養豬生產首先要掌握豬的采食規律,如豬的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數、每次采食所需時間等,在此基礎
    上才能準確供給飼料,能使豬充分采食又能避免飼料浪費,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有關豬采食規律的課
    題研究比較少,多數豬場是靠經驗飼喂,造成飼料浪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對豬采食規
    律進行了科學的測定,以供廣大養豬場參考。
    本實驗是在
    7~10月份進行的,實驗豬種有臺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長白豬。
    數據如下:

    30~60公斤期間:
    日均采食量為
    1.25~1.5公斤(長白采食少),日均采食次數為
    6.2~6.6次(長白采食次數少),每次采
    食所需時間為
    14.3~15.1分鐘(長白采食時間長)。

    60~100公斤期間:
    日均采食量為
    2.1~2.32公斤,日均采食次數為
    5.2~5.3次,每次采食所需時間為
    16.8~17.2分鐘。
    六、蛋白質飼料
    研究表明,飼料蛋白質來源對于幼齡動物生產具有重要的影響。
    膨化全脂大豆、膨化豆粕、膨化去皮豆粕和大豆濃縮蛋白的粗蛋白質實測值分別為
    36.32%、41.33%、

    47.23%和
    67.03%。去皮豆粕和膨化豆粕好于膨化全脂大豆、大豆濃縮蛋白,前兩者可以提高豬的生產性
    能,降低飼養成本,并且豬年齡越小效果越明顯。

    第十一章、豬的解剖

    概述
    豬解剖的目的是確認豬病。豬的解剖分為大體解剖、顯微鏡解剖、和胚胎發育。我們臨床上常用的是
    大體解剖。
    大體解剖常用的解剖器械為剪、刀、鋸等,采用切割的方法(
    35公斤以下的豬僅用一個手術剪刀就
    可以了),通過肉眼、放大鏡、解剖顯微鏡觀察豬體各個器官的病態、結構、位置、顏色及其相互關系等。
    器官:是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著一定的規律有機結合在一起構成的。各個器官都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并
    能完成一定生理功能。如心、肺、腎、咽、肝臟、膀胱、小腸、膽囊等它們都是獨立的器官。另外器官
    可分為兩大類,它們是中空性器官(內部有較大空腔的器官)和實質性器官(內部沒有大空腔的器官)
    兩類。例如食管、胃,腸、氣管,膀胱、血管等都屬于中空性器官;肝臟、脾臟、腎臟等屬于實質性器
    官。
    系統:由若干個形態結構不同、而功能相關的器官聯合在一起,彼此分工合作來完成體內某一方面的
    生理機能,這些器官就構成了一個系統。換句話說,系統也是由若干個器官構成的。例如,口腔、咽、
    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及消化腺(肝臟、胰腺、腸腺、唾液腺等)等器官有機的聯系起來就組成
    了消化系統,共同來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畜禽由一系列不同的系統所組成。每個家畜都有運動系統、被皮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
    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淋巴系統、神經系統、感覺系統等組成。其中的消化、呼吸、
    泌尿和生殖系統又合稱為內臟。
    我們這章主要談的就是內臟情況。
    第一節、豬的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消化管為食物通過的管道,起于口腔,經咽、食管、胃、小腸、
    大腸、止于肛門(圖11-1)。消化腺包括內腺和壁外腺。胃腺和腸腺是壁內腺;唾液腺、肝臟和胰是壁外
    腺。這里我們主要簡單談談胃、腸、肝、胰。
    一、胃
    胃為消化管的膨大部分(圖l1-2)。胃有暫時貯存食物,分泌胃液進行初步消化和推送食物進入十二
    指腸等作用。仔豬胃液內缺乏鹽酸,胃蛋白酶含量也低,所以仔豬胃消化蛋白質和殺滅細菌的能力很弱。

    2月齡時,胃液的酸度可接近大豬水平。
    豬胃呈彎曲的囊狀。入口稱為噴門,與食管相連;出口稱為幽門,與十二指腸相連。成年豬胃容積為
    5~7升,呈彎曲的囊狀,胃的凸緣稱為大彎,凹緣稱為小彎。
    胃內根據黏膜內有無腺體而分為無腺部和有腺部兩大部分。在噴門周圍沒有腺體分布稱為無腺部。其
    余地方都有腺體分布。有腺部又分為噴門腺區、幽門腺區和胃底腺區。胃內有許多皺褶以用來增加胃黏
    膜的面積。

    二、腸
    豬腸是細長的管道,前連胃的幽門,后端止于肛門。可分為大腸和小腸兩部分。小腸分為十二指腸、
    空腸、回腸三段;大腸分為盲腸、結腸、直腸三段。
    三、小腸部分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豬的小腸全長
    10~15米,十二指
    腸為小腸的第一段,空腸是小腸最長的一段,形成很多腸圈,全被較長的空腸系膜所牽制。回腸短而直,
    在回腸與盲腸體之間有回盲韌帶,常作為空腸與回腸的分界標志。
    (一)、十二指腸
    十二指腸較長,豬約
    40~90厘米長。由胃的幽門起,后接于空腸。有膽(肝)管和胰管通入十二指
    腸前段,總膽管的開口距幽門
    25厘米處的十二指腸憩室,而胰管的開口距幽門約
    10厘米。
    (二)、空腸
    空腑是所有腸中最長的一段,前連十二指腸,后接回腸。在延伸過程中,形成許多迂回的腸環,較長
    的空腸系膜與總腸系膜相連。空腸系膜很長,所以空腸的活動范圍大(圖11-4)。
    (三)、回腸
    回腸較短,是小腸的末段,腦管較直,不形成迂回的腸環。前連空腸,后連盲腸,回腸進入盲腸,稱
    為回盲口。回腸以回盲韌帶與盲腸相連(圖11-5)。
    四、豬大腸部分
    豬大腸分為盲腸、結腸和直腸,前端接回腸,后端通肛門。回腸的末端有盲腸開口,是小腸與大腸的
    分界點,大腸的主要功能是消化植物纖維,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糞便等。豬的盲腸長約
    21~30厘米,
    直徑大豬約為
    8厘米的盲囊。結腸是大腸中最長的一段,長約
    3~4米,在腸系膜中盤曲形成螺旋形的結
    腸圓錐。
    (一)、盲腸
    盲腸呈短而粗的圓錐狀盲囊,長約
    21~30厘米。前連回腸,后接結腸。外觀為青藍色(因內為幾乎
    成型的豬糞便)(圖11-6)。
    (二)、結腸
    結腸由盲結口開始,在結腸系膜中盤曲成圓錐狀或啞鈴狀,稱為旋絆。外觀呈青藍色(因內為豬幾乎
    成型糞便)。
    (三)、直腸
    直腸位于盆腔內,很短,內有成型的糞便。
    五、肝臟
    豬肝臟呈紅褐色,位于腹前部,隔的后方,大部分偏右側或全部位于右側(如圖11-7~圖11-9)。呈
    扁平狀,肝臟的表面被覆一層漿膜。豬肝臟比較發達,中央部厚,周圍邊緣薄。肝臟被三條深的切跡分
    為左外葉、左內葉、右內葉和右外葉。膽囊位于右內葉的膽囊窩內。膽管開口于距幽門
    2~5厘米處的十
    二指十二指腸憩室。

    六、胰臟
    正常胰臟呈淡紅黃色,豬胰臟由于脂肪含量較多,呈現為灰黃色。形狀很不規則,近似三角形,位于
    腹腔背側,靠近十二指腸。胰臟可分為三個葉,靠近十二指腸的部分叫中葉(胰頭),左側的部分為左葉,
    右側的部分叫右葉。胰臟的輸出管豬只有一條,管開口距幽門約
    10~12厘米處的十二指腸內。
    豬一晝夜可分泌
    7~10升胰液,該液為堿性無色透明的液體。


    第二節、豬的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等器官組成,以及胸膜和胸膜腔等輔助裝置組成。
    一、喉
    是氣體出入肺的通道,也是發聲的器官。正常的喉為乳白色,無任何出血點(圖11-10)。
    氣管和主支氣管為連接喉與肺之間的管道。氣管為筋白色、呈圓筒狀長管,由一連串的“
    U”形軟骨
    環連接組成,由喉向后,沿頸腹側正中線而進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為右尖葉支氣管,隨后又分出左、
    右兩條主支氣管,分別進入左右兩肺。

    二、肺
    肺是吸入的氧氣和血液中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場所,為呼吸系統中最重要的器官。
    肺位于縱膈兩側的左右胸腔內,右肺通常略大于左肺。健康的肺臟為粉紅色,呈海綿狀,質輕軟,富
    有彈性(圖11-11~圖11-12)。不健康的肺臟如圖(圖11-13~圖11-14)。
    家畜左肺心切跡一般大于右肺心切跡。
    豬肺的分葉:肺一般分為
    7葉,左肺分為
    3葉,由前向后順序排列為前葉(尖葉)、中葉(心葉)和
    后葉(隔葉);右肺分為
    4葉,前葉(尖葉)、中葉(心葉)、后葉(隔葉)和縱隔面上的副葉。


    第三節、豬的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腎是核心器官,主要作用是濾過血液、生成尿液和保持畜
    禽體內環境相對恒定。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則分別是輸尿、貯存尿、和排尿的器官。
    一、腎臟
    豬腎臟是一對紅褐色的、表面光滑的實質性內臟器官,一般呈上下扁平豇豆形、較長,左右兩腎形態
    相似,位置幾乎對稱。位于腹腔中部的腰區,在腹主動脈和后腔靜脈的兩側(圖11-15~圖11-16)。
    腎的表面覆蓋被膜,正常情況下此膜容易剝離。腎被膜在腎門處增厚,并且與血管和神經一起進入腎
    實質,而形成腎內部的間質。
    腎的內側緣中部凹陷,稱為腎門。腎門向內的空隙稱為腎竇。竇內有腎盞、腎盂、腎動脈、腎靜脈及
    其分支,還有輸尿管的起始端。
    二、膀胱
    膀胱為暫時貯存尿液的囊狀器官(圖11-17)。健康的膀胱為肉白色。膀胱的伸縮性很大。空虛的膀胱,
    體積較小,略呈梨形,一般位于盆腔底的前部。


    第四節、豬的其它系統臟器管
    一、心臟
    心臟為中空的圓錐形肌質器官。位于胸腔縱膈內,夾于兩肺之間,略偏左。心腔內有縱走的房間隔和
    室間隔,把心臟分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同側的心房與心室借房室口相通。
    心包是包于心臟外的錐形囊,囊壁由漿膜和纖維膜構成,有保護心臟的作用。漿膜分為壁層和臟層,
    壁層和臟層之間的空隙為心包腔,內有少量的漿液(心包液),起潤滑心臟的作用,以減少心臟搏動時的
    摩擦而保護心臟(如圖l1-18)。漿液一般呈淡清色。
    二、脾臟
    豬的脾狹長、呈長舌形,紅紫色或暗紅色,質較硬,位于胃大彎左下部,彎曲度與胃大彎相同。是豬
    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環的一個過濾器。脾有較厚的被膜(如圖11-19~圖11-20)。
    脾有造血、濾血、貯血、調血及參與機體免疫活動等功能。
    三、豬的淋巴結
    淋巴結大小不等,通常為卵圓形或圓形,一側稍微凹陷,稱為門部,是血管、神經和輸出淋巴管出入
    的部位,而輸入淋巴管則從淋巴結的其他部位進入淋巴結。
    豬全身約
    190塊淋巴結,形成
    l8個淋中心。豬淋巴結的檢查在臨床病理剖檢和肉品檢驗中占有很重
    要的位置。
    (一)、頭部淋巴結
    頭部淋巴結下顎淋巴結(圖11-21):
    在下額間隙內,下顎骨后下緣,額下腺前方,其大小為
    2~3厘米×
    l.5~2.5厘米。
    (二)、頸都琳巴結
    頸部淋巴結也叫肩前淋巴結,在肩關節前上方,被頸部斜方肌和肩胛橫突肌覆蓋,接納了頸部、胸前
    半部皮膚、肌肉、前肢內外側皮膚、腕以下肌肉的淋巴,還有頭頸淋巴結的淋巴注入。
    (三)、胸腔淋巴結
    胸腔淋巴結包括縱膈淋巴結、氣管、支氣管淋巴結。氣管、支氣管淋巴結位于氣管分叉的附近。
    (四)、腹腔內臟淋巴結
    肝門淋巴結位于肝門附近的門靜脈上,約有
    2~7個。
    腸系膜淋巴結位于腸系膜動脈起始部和腸系膜中,在腸系膜中的淋巴結排成條索狀,數目較多(圖11-22~圖11-23)。
    (五)、腹壁、盆腔壁的淋巴結
    髂內淋巴結位于旋髂深動脈起始部,髂外動脈附近,約
    4~9個,大的長約
    3厘米。
    髂下淋巴結也叫股前淋巴結或膝上淋巴結,位于髂結節與膝關節之間,股闊筋膜張肌前緣皮下的脂肪
    組織中,由幾個淋巴結集合成團塊狀,大小約為
    2~5厘米×
    1~12厘米。
    (六)、腹股淘淺淋巴結

    母豬為乳房淋巴結,位于最后乳房的后外緣,屬淋巴結群落,大小為
    3~8厘米×
    1~2.5厘米。公豬
    的位于腹股溝管外環之前,陰莖的外側,稱陰囊淋巴結,數個淋巴結結合成鏈狀,大小為
    3~7厘米×
    l~
    2厘米。
    (七)、后肢淋巴結
    分淺深兩組。淺淋巴結在腓腸肌的后上方,股二頭肌和半腱肌之間的溝內脂肪中,有的豬沒此淋巴結;
    深淋巴結在淺淋巴結的前上方,股二頭肌和半腱肌之間的腓腸肌上,卵圓形,長約
    1.5厘米×
    2厘米。聚
    集小腿部肌肉及小腿以下皮膚的淋巴。
    四、豬大腦
    豬的大腦,健康的豬大腦如圖(圖11-24)。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5-14 23:30:59 | 只看該作者
    wo luguo a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20:1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略阳县| 汝南县| 砀山县| 凌源市| 象州县| 阿克苏市| 陕西省| 康乐县| 宁化县| 朝阳市| 澎湖县| 洪雅县| 吉林省| 海门市| 邻水| 奉化市| 洛隆县| 济宁市| 平安县| 福鼎市| 洛隆县| 中江县| 南雄市| 越西县| 谷城县| 武冈市| 广德县| 呈贡县| 永泰县| 祁连县| 曲沃县| 监利县| 大姚县| 寿光市| 眉山市| 志丹县| 惠东县| 会理县| 万盛区|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