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每天都能接到養豬場的電話,咨詢有關豬群發生拉稀、腹瀉癥狀為主的病例,一般情況下,藥物治療沒有效果,懷疑為病毒性所致。建議山東地區的養殖戶朋友
謹防豬傳染性胃腸炎
傳染性胃腸炎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病毒性傳染病,引起兩周齡以下的仔豬嘔吐、嚴重腹瀉和高死亡率(通常為100%)為特征。雖然不同年齡段的豬對這種病毒均敏感,但五周齡以上的豬死亡率很低。育成豬、育肥豬臨床征狀輕微,只表現數天厭食,或腹瀉。一般情況下,7天即可耐過。后備母豬、基礎母豬及公豬表現腹瀉或厭食,即可耐過。如果有發病史,可能有抵抗力,而不表現任何發病征狀。目前商品疫苗效率不高。
此病特點是:新生仔豬死亡率高;沒有實用有效的治療方法;冬天、初春,尤其秋冬、冬春換季,天氣驟變時易發。
流行性傳染性胃腸炎臨床征狀 :
仔豬:典型征狀為短暫嘔吐,水樣黃色腹瀉,脫水快,腹瀉中常含有凝乳塊,有惡臭味,兩周齡以下的仔豬高發病率、高死亡率。
生長豬:表現為厭食,腹瀉一至數天,伴有嘔吐。不用藥而耐過。
母豬:少量母豬體溫升高,無乳,嘔吐,厭食,腹瀉。大部分母豬癥狀輕微,無腹瀉表現。后備公母豬與生長豬癥狀表現類似。
本病潛伏期短,18—72小時大部分豬感染發病,根據此特點可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
預防和治療:
1.可采取對癥治療以減輕失水、酸中毒和防止并發感染,加強護理提供良好的環境(溫暖32℃以上、干燥)。
2.用傳染性胃腸炎弱毒凍干疫苗進行預防免疫:妊娠母豬產前20-30天注射2毫升;初生仔豬0.5毫升10-50公斤注射1毫升;50公斤以上注射2毫升,免疫期半年 ,可在每年的10~11月份,免疫接種2次,間隔10~15天。
3、采用高免血清或高免異源抗體治療。
4、抗病毒藥物金剛烷胺,干擾素具有某種程度的抑制作用。
5、從無TGEV的豬場引進豬,并進行2~4周的隔離后方可混群。
6、當一個豬場發生TGE,懷孕母豬尚未感染,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即將出生仔豬的損失可采取以下兩種適當措施:
①如果這些母豬將在2周后產仔,可有意使他們接觸強毒,使其在產仔期獲得免疫力。
②如果這些母豬將在2周內產仔,盡可能提供設施和加強管理,使他們至少在產后3周不被TGEV感染。
7、Harris法(1987):
①豬場在4~6月后,再引進新一批豬群;
②遇到TGEV爆發,給全場豬(包括新引進的)飼喂切碎的感染豬的腸道組織來消除易感豬,以縮短病程,并保證全群豬感染在同一水平上。
③嚴格對產房及哺乳豬采取全進全出的方法;
④TGE癥狀消失2個月后,且血清陰性時,方可引進新豬群,并檢測血清學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