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該縣養牛純收入達1.2億元,人均養牛純收入1085元
本報訊 (記者杜鵑)“快40歲的張二狗娶上媳婦了!”這兩天,和順縣西河會村村民傳頌著這件新鮮事。曾經是村里困難戶的張二狗也激動地逢人便說:“是政府的養牛政策和標準化養牛技術,讓我過上了今天的好日子!”在和順,像張二狗這樣通過標準化養牛致富、發“牛”財的村民比比皆是。西會村,幾乎家家都養牛,全村有80多家專業養牛戶。截至去年年底,和順縣養牛純收入達1.2億元,人均養牛純收入1085元,“家有五頭牛,小康不用愁”成為當地養牛農戶的真實寫照。
西河會村地處和順縣山區,水草豐盛,有著廣闊的牧坡。前幾年,張二狗看到養牛業的巨大潛力,也想靠養牛脫貧致富,但靠給別人放牛、打臨工維持生計的他無處籌措資金。2008年,縣里下發了每養一頭牛補貼500塊錢的優惠政策,而且可優先貸款,并有當地質監、畜牧等部門專門進行技術指導。于是,張二狗買了兩頭母牛,令他沒想到的是,僅僅3年時間,他養的牛就發展到15頭,不僅還了貸款,每年光靠養牛就能獲得純利潤2萬多元。今年,他不但蓋了新房,還娶了媳婦。
在和順,像張二狗一樣養牛致富的村民比比皆是。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養牛帶來的經濟效益,紛紛回鄉干起了養殖業。和順縣北關村的張蘭山一直在太原跑運輸,這幾年,他看到和順縣政府支持肉牛養殖業發展,便籌資10多萬元,辦起了養牛場。現在,他的養牛場肉牛存欄達到100多頭,成為年收入10萬元的養牛大戶。
和順肉牛是由和順地方優良黃牛與國外引進的西門塔爾牛,經過30多年改良后,選育形成的一種大型肉用牛,牛肉富含蛋白質及多種礦物質元素,具有較高食用價值,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致力轉型發展,2005年明確提出建設 “畜牧養殖加工轉化大縣”的戰略目標,2008年組織實施了“十企百區千戶”養牛工程。同時,縣財政連續5年每年拿出1000萬元扶持肉牛養殖業,充分調動了當地農戶養牛的積極性。
天和牧業有限公司是該縣肉牛養殖大戶之一。4月12日,該公司負責人老韓告訴記者:“不光縣政府針對肉牛養殖業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全縣各職能部門還大力配合,以優質服務助推了全縣肉牛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