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81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高熱病的綜合防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4-17 21:09: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高熱病”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其它病毒和多種細菌繼發感染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以發熱、皮膚發紅、出現呼吸道癥狀和繁殖障礙等癥狀為主要特征。去年5月份以來,該病在我國許多省份的大部分地區大面積流行,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從外面調入的生豬,死亡率更高。
    1、該病的流行特征
    1.1呈區域性暴發流行;
    1.2主要發生于高溫、高濕季節;
    1.3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豬均可發生;
    1.4發病急、發病率高、治療效果差、死亡率高,一般豬群死亡率為30~50%,高的可達80~100%,其中以保育仔豬更為明顯。
    1.5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差的散養戶和中、小型豬場多發,免疫工作不到位、免疫程序和用藥不合理、引苗豬引種豬不科學,檢疫、隔離不嚴格的豬場尤為明顯。
    1.6多數發病場豬群發病時豬瘟抗體不平衡不穩定。
    2、豬高熱病的主要臨床癥狀
    豬群突然發病,體溫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廢絕,嗜睡,嘔吐、喜伏臥;患豬皮膚發紅,特別是耳部、口鼻部、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體多處皮膚呈紫紅色斑塊狀;個別豬身上有丘疹;有的豬發生眼結膜炎,水腫,眼分泌物增多;前期呼吸困難,后期呈腹式呼吸,多數豬發生咳嗽;糞便先干后稀或正常,個別豬會發生頑固性腹瀉;皮膚初期發紅,后期(瀕死期)發紺。豬尿液先黃后呈棕紅色;仔豬癥狀更為明顯,母豬在懷孕后期出現流產,產死胎、弱仔和木乃伊。整個病程持續約2周左右,任何日齡的豬都可發病。病程:10-15日,長的到20天;自第一頭發病算起,一般第5天開始死豬,一直到第10天為死亡高峰期,處理得當部分豬可逐步耐過。
    3、剖檢病變
    肺臟水腫或萎縮,呈斑駁狀到褐色大理石樣病變;肺間質增寬,間質性肺炎病變明顯。細菌感染嚴重的患豬可見出血壞死灶或化膿性壞死性病變,個別可見支氣管肺炎;部分病死豬胸腔、腹腔內有黃色積液和纖維性滲出物,呈現多發性漿液纖維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腦非化膿性腦炎,腦膜出血。部分患豬有消化道病變,部分死豬由于多日不采食,死時腸道空空,直腸末病有硬糞便。個別患豬心包粘連,心肌出血、水腫變性,肌間可見炎性細胞浸潤。部分患豬淋巴結、扁桃體、脾臟瘀血、出血、梗死,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和肺門淋巴結明顯腫大。部分病死豬腎臟腫大,呈褐色或土黃色,質地較脆,有淤血或出血現象,有的呈現“雀斑腎”,膽囊腫大,膽汁粘稠。
    4、豬高熱綜合癥的可能病原
    目前,“豬高熱病”的主要病原已初步掌握,是由豬藍耳病病毒變異株引起的高致病性藍耳病,其它病原如豬瘟、豬圓環病病II型和肺炎支原體、豬副嗜血桿菌、巴氏桿菌、弓形蟲、附紅細胞體等多可引起繼發感染。
    5、豬高熱綜合癥的診斷
    根據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部檢變化即可作出初步診斷。如確診,必須采集樣品進行實驗室檢驗。采集的樣品主要包括:肺臟、血清和抗凝血樣品。豬高熱綜合癥的實驗室檢測方法有:病原的分離鑒定、聚合酶鏈式反應(PCRPT-PCR)檢測和采用特異性的血清或單克隆抗體利用血清學方法進行病原檢測。
    6、豬高熱綜合癥的防控措施
    6.1加強飼養管理,科學防控疾病
    1)堅持自繁自養,防止購入隱形感染病豬。2006年后半年以來,由于生豬市場行情下滑,許多養殖戶紛紛淘汰母豬,造成后備豬源不足。當生豬市場行情回升后,許多養殖戶紛紛從外地購進仔豬,但由于檢疫隔離不嚴,導致疫病擴散蔓延。因此,要從根本上控制疾病發生,就必須堅持自繁自養,盡量減少從場外購進仔豬。如果確需購進仔豬,也要經嚴格的檢疫和隔離飼養1個月以上,確認沒有傳染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飼養。
    2)加強環境消毒,切斷疫病傳播途徑。養殖戶要始終堅持嚴格的環境消毒制度,防止閑雜人員及車輛進入養殖場區,特別要注意禁止拉豬車輛及所謂的“屠工”進入場區圈舍。同時要正確選用消毒藥品和消毒方法,適當增加消毒次數。消毒藥品可選用復合醛等酸性消毒藥,疫病高發期間每天應消毒1次,消毒液濃度應適當提高。
    3)加強飼養管理,降低飼養密度,堅持保持圈舍干燥、通風、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反應,提高豬體抵抗力。
    4)選擇優質原料,不喂發霉變質飼料,防止霉菌毒素侵襲,在夏秋季飼料容易發霉時和疫病高發期在飼料中添加“霉消安”等霉菌吸附劑。
    做好豬群的藥物預防與保健,控制豬群的繼發感染。可使用一些增加豬群抵抗力的營養添加劑,“抗疫鍵”、黃芪多糖等,誘導動物機體產生干擾素等抗病毒類物質,以幫助動物來戰勝疾病。在仔豬斷奶前后、生長育成豬轉欄后使用加康、強力霉素、支原凈等抗菌素制劑預防細菌性感染。
    5)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和藥物保健程序,由于豬藍耳病屬于免疫抑制疾病,當感染該病毒后,可造成豬體的免疫抑制,注射其它疫苗,免疫抗體水平都很低,起不到保護作用,因此,必須強化豬藍耳病的預防,在未發病前提前做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的免疫,在免疫過程中母豬要做到每年打兩次,每次4ml。小打,30天左右的小豬打2ml;早打,30日令免疫后,到50-60日令加強一次,并經常對豬群進行抗體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實施免疫注射,確保最佳免疫制度。豬瘟疫苗的免疫工作一定要做好,實踐證明,許多病豬最后多死亡于豬瘟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繼發感染。針對我們象山商品豬300斤以上出售的實際情況,必須進行豬瘟和5號病三免。
    6.2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1)飼養人員要加強豬群觀察,發現豬只發病后,要及早請獸醫人員進行檢查和診斷,及時將病豬和健康豬隔離,對病豬進行早期治療。
    2)發病豬采取保守療法(參考):對發病豬群及時隔離,根據豬群年齡大小控制舍內環境溫度,舍內使用“復合醛”帶豬消毒,每日1-2次,為防止繼發感染,可適當使用抗生素,但不可濫用,可選用一些廣譜抗生素或者經過臨床實踐驗證的有協同或者相加作用的抗生素聯合(如氟甲砜霉素和強力霉素)配合使用抗病毒藥物、葡萄糖、電解多維等,讓其耐過感染后自行康復。抗病毒藥物可選用金絲桃素等,也可以選用中藥注射液板藍根或者穿心蓮等配合治療。利用這個原理來做的復方制劑以廣東騰駿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研究開發的“安泰”效果較好,缺點是見效稍慢,大約需要3~5天后才可出現療效,病豬才會出現食欲。
    3)發病早期可選用干擾素進行治療,每天1次,連用3~5天,同時可配合使用免疫球蛋白(IgG)、白介素、新必妥、黃芪多糖等。
    4)若有附紅細胞體或豬弓形蟲感染的,可對癥使用磺胺間甲氧、長效土霉素等治療;若沒有這兩種病繼發感染的,可用廣譜抗菌藥物如氟本尼考、阿莫西林或頭孢類等進行預防。
    5)千萬注意:豬高熱病發病期間,且勿使用疫苗,以免引起豬群應激而使死亡率激增。另外,繼發豬瘟的高熱病所有藥物均無治療效果。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4-18 10:06:56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謝謝分享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5:2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常山县| 咸阳市| 赞皇县| 山阴县| 高州市| 西昌市| 潍坊市| 濮阳市| 喀什市| 额敏县| 长丰县| 安远县| 霞浦县| 元江| 鄯善县| 博白县| 怀宁县| 阜阳市| 玉林市| 大连市| 南漳县| 宜兰县| 巩义市| 秦安县| 土默特右旗| 泸西县| 新竹县| 柳江县| 田林县| 吉林市| 准格尔旗| 营口市| 新竹县| 瑞昌市| 榆树市| 大方县| 隆昌县| 彩票| 申扎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