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462|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殖模式] 斑點叉尾魚回苗種規模繁育與捕運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4-11 09:4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斑點叉尾鮰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尤其是無肌間刺,加工出口前景十分廣闊,目前加工企業原料緊缺;加上生長快,個體大,食性雜,抗病力強,起捕率高,適溫廣等特點,因而深受消費者和養殖者的青睞。近年來,斑點叉尾鮰作為養殖新品種得以迅速推廣,但苗種供應是養殖的瓶頸。根據筆者的實踐,現將苗種繁育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一、魚苗人工繁殖
      1.親魚選擇選擇3齡~5齡、體重2.5kg~3.5kg的親魚。雌雄魚在非生殖季節,雄魚頭部稍寬,體色偏黑,雌魚頭部稍窄。生殖季節雄魚頭部兩側有較大的肌肉瘤,其生殖孔具乳突,腹部較硬且不易彎曲,雌魚生殖孔圓形、凹陷,腹部柔軟且膨大,呈淡灰色。雌雄配比3:2。
      2.親魚培育培育池面積2500m2、水深1.5m左右,667m2放養量為20尾~30尾。水溫高于13℃時開始投喂專用配合飼料,水溫21℃以上時,投餌率為2%~4%,并適當補充動物性(剁碎的小魚蝦)和植物性(大麥芽)等飼料。每隔10天沖水1次,刺激親魚性腺發育。
      3.人工催產催產劑有鯉鯽魚腦垂體(PG)、絨毛膜促性腺入激素(HCG)和促黃體生長素促性腺激素及其類似物(LRH-A)。每公斤雌魚用PG4mg~6mg,或HCG1000國際單位,或LRH-A2mg~2.5mg,或PG+HCG混合劑2mg+600~700國際單位。雄魚劑量減半。
      4.設置魚巢用大小能容納一對親魚的塑料桶、鐵桶、木箱等作為魚巢,其一端開口讓親魚自由出入,另一端用尼龍布封底。親魚催產后,將魚巢放置在離岸3m~5m,水深0.5m~1m的池底,開口朝向池中央,并在魚巢上系一浮子以便于定位操作。魚巢間距9m~10m,數量占放養親魚數的50%。
      5.卵塊收集水溫21℃以上時,每天上午10時~11時將魚巢略提一下,趕走親魚,若有卵塊,就輕輕取出,放入有池水的內壁光滑的桶內。
      6.魚卵孵化水溫25℃~29℃時,受精卵出膜時間約為110小時~120小時,從仔魚到幼魚期約為10天。魚卵可在池塘中自然孵化,也可用孵化槽人工孵化。孵化要求水溫25℃~28℃,pH值6.5~8.0之間,溶解氧6mg/L以上,水體交換量控制在20L(分鐘,下同)左右。
      7.防止水霉可用水霉凈或福爾馬林交替使用,以防止水霉感染,在魚卵變紅色以前,每天1次,水霉凈60mg~65mg/L浸洗時間10分鐘~12分鐘,福爾馬林100mg/L浸洗時間4分鐘~10分鐘。
      二、夏花、魚種培育
      1.池塘條件苗種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較少,池埂堅固,不滲不漏。夏花培育池面積以667m2左右為宜;魚種培育池面積一般為2001m2~3335m2,水深1.3m~1.6m。每個漁池需備1.5kw或2.5kw增氧機1臺,同時配備抽水機泵。
      2.清塘消毒魚苗下塘前抽干池水,挖去過多的淤泥,讓池底日曬20天左右,然后進水10cm,用生石灰75kg~100kg/667m2兌水化漿后全池潑灑消毒。
      3.施肥培餌魚苗放養前10天,經過濾注水至水深0.6m~1m,施經發酵的有機肥(糞肥、餅肥均可,用量視池塘底質而定,一般100kg~500kg/667m2),以培養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餌料。
      4.魚苗放養魚苗孵出后3天~4天到魚苗長至4cm~5cm的夏花,可采用與“四大家魚”苗種培育相似的方法,每667m2放苗3萬~5萬尾,約需20天~30天,然后稀疏分塘,轉入魚種培育階段。從夏花培育成50g左右大規格魚種,每667m2放夏花8000尾~9000尾,同時搭配放養6cm~10cm的鰱、鳙魚600尾~700尾。
      5.餌料投喂剛下塘的魚苗4天~5天內不投喂飼料,攝食池中的浮游動物,當魚苗達到4.5cm以上時,開始投喂配合飼料。投喂時要進行馴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魚盤在投餌處撥水以發出聲音刺激魚種,然后撒一小把餌料,如此反復,每隔十幾秒重復一次,每次馴食10分鐘~20分鐘,如此循環4天~7天,即可使鮰魚形成群體攝食的習慣。配合餌料的蛋白質含量為40%左右,每天投喂2次,投餌率3%~5%。
      6.日常管理要求溶氧大于3mg/L,pH值6.5~8.3。飼養期間每隔7天~10天注換新水1次,水深隨魚體增長而加深,逐漸增到1.5m左右;定期用濃度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潑灑,以預防魚病和調節水質。
      三、苗種捕撈和運輸
      1.苗種捕撈夏花的捕撈時間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捕撈夏花時的水溫要低。夏天高溫,考慮到早晨夏花浮頭與水溫因素,如為了趕飛機進行空運,可以在前一天傍晚把夏花捕起,放在苗箱中沖水,到第二天早晨裝運。
      2.夏花運輸運前要進行2次~3次拉網鍛煉,用規格30cm×30cm×40cm尼龍袋,每袋盛水3L~4L,放夏花1500尾~3000尾,可以運輸12小時~18小時。夏花捕撈及打包要帶水操作,為了防止尼龍袋在運輸途中損壞,可把它裝進特制的硬紙箱中,再用繩子把紙箱捆好,即可起運。運輸途中,若時間較長,有條件時可在中途換水或重新充氧。
      3.魚種捕撈魚種宜在11月至翌年4月的溫暖晴朗的天氣捕撈,捕撈前要進行至少2次拉網鍛煉,需停食2天,并要沖水3小時。
      4.魚種運輸用尼龍袋充氧裝運,每袋裝魚種一般不要超過0.5kg。用魚簍子裝運,魚簍子內部要光滑,可放尼龍內襯,防止擦傷魚體,同時要采用亞密封式,防止魚種摜出。魚簍子內部用純氧供氣,裝運密度每立方米水體放魚種30kg左右。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4-15 08:50:27 | 只看該作者

    斑點叉尾魚回苗種規模繁育與捕運

    學習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5:4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全州县| 余江县| 衡阳市| 中牟县| 呼和浩特市| 乐陵市| 河北省| 江达县| 天台县| 清丰县| 寻乌县| 凤城市| 涞水县| 安塞县| 上林县| 思茅市| 唐河县| 和林格尔县| 准格尔旗| 伊通| 乌兰浩特市| 花莲市| 东城区| 高州市| 英德市| 巴塘县| 甘肃省| 米泉市| 那曲县| 耒阳市| 平南县| 泰兴市| 镇沅| 东明县| 平塘县| 双城市| 浪卡子县| 汝州市| 定陶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