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教槽料的作用有三: 第一:教會乳豬采食非母乳飼料,習慣去吃“槽”里的飼料 第二:是為了培育腸道,避免在腸道沒有經過飼料適應而直接斷奶后被迫采食高抗原飼料而導致腸道損傷,嚴重影響養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并影響養殖效益。 第三:促進體重的額外增長 然而,好的乳豬料/教槽料,其作用遠遠不止這些。細說起來,作用竟然二十幾個。 事實上,乳豬料/教槽料的作用應該分為三個方面。一方面是乳豬料/教槽料對仔豬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乳豬料/教槽料對母豬的作用。再一方面,我先不說(不是中豬、大豬那么簡單,看看是不是原創文章,) 作用十一:減少各種腹瀉的發生 引起仔豬腹瀉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 一.為營養性腹瀉(飼料配比不合理,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及鈣含量過高,過多的蛋白質及鈣質難以吸收導致仔豬腹瀉。2飼料中某些原料發霉變質;3飼料中維生素缺乏而出現腹瀉,如飼料中缺乏維生素A易引起痛風,導致尿酸型腹瀉;缺乏維生素B時也會出現腹瀉) 二.應激性腹瀉, 三.病原性腹瀉。病原性腹瀉又可細分為病毒性腹瀉(如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腸炎等)、 四.細菌性腹瀉(如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黃痢、仔豬白痢、梭菌性腸炎、密螺旋體引起的豬痢疾、沙門氏菌引起的仔豬副傷寒等)。 五.寄生蟲性腹瀉(主要有艾美可屬球蟲引起的球蟲病)。 而好的乳豬料,會盡量減少或避免各種腹瀉的發生,特別是應激及補料造成的腹瀉。(吃得進去,消化得了) 作用十二:實現豬只生長潛力的最大、最快發揮 哺乳期較好的仔豬生長速度是250g/天,然而人工哺育仔豬生長速度已經到達400-500g/天,這表明,實際上仔豬生長潛力,有可能比目前的生長速度更大. 而要實現豬只的快速增長,需要更多地考慮營養的輔助問題(如有效的生物制劑)、營養的消化問題(如體外消化和體內輔助消化等) 作用十三:斷奶后的不掉膘 仔豬斷奶后的14天,是豬生長過程中極為特殊的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斷奶后由于乳糖來源中斷,乳酸生成減少,無論采食何種固體飼料,胃液pH值均會立即上升,導致胃中多種酶原(胃蛋白酶、凝乳酶及乳糖酶等)致活能力減弱,飼料中各種養分的消化利用率急速降低。此外,過高的胃腸pH也為病原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梭菌等)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加之胃酸分泌不足引起胃排空加快,大量未經消化的飼料涌入小腸,加重了小腸的負擔,極易導致仔豬發生吸收不良、炎癥、拉稀和生長減緩等現象。所以,這個階段易出現兩個現象,一是拉稀(下痢),二是掉膘。特別是下痢,對小豬傷害大,影響了養豬人的經濟效益。小豬下痢一次,恢復到繼續生長狀態需要三天。仔豬斷奶體重常為8公斤,體內多種系統還未生長健全,適應力差。在四天內,體重不增反降到7.5公斤是常見的現象,別看僅僅0.5公斤,要想恢復到8公斤體重,即使精心喂養,也需7天的時間。有人計算過,下痢一次3天,掉膘恢復要7天,這10天的經濟意義是什么?若仔豬售價每公斤20元,多養一天,每公斤飼料價4.5元,10天是45元。仔豬體重差2—3公斤,又少收入四五十元,粗算就是近百元的差距。也就是說,不算未來的生長緩慢、免疫力低下(甚至死亡),僅在這十幾天中就少了近百元,而養一頭豬才賺多少錢。由此可見,斷奶后的兩周,是關乎仔豬一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養豬水平得以提高的關鍵點,還是養豬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最大贏利點。(更是飼料企業的最大賣點)因此,平衡好仔豬料與仔豬拉稀(下痢)的矛盾、減少掉膘,就十分關鍵。而好的乳豬料,不僅不掉膘,而且要長5-7斤.。 作用十四:有效解決豆粕添加量與仔豬致過敏的矛盾 眾所周知,直接用豆粕飼喂仔豬,它的蛋白質生物轉化率較低,這主要是由于豆粕中含有許多抗營養因子。目前已在豆粕中發現了10 余種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聚素、尿素酶和致甲狀腺腫因子;植酸鹽、脹氣因子和過敏因子等),它們以不同方式對動物生長產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如胰蛋白酶抑制劑(TI)可以阻礙腸道內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且含量也比較高,在豆粕中的含量為2%左右。TI能阻礙腸道內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使蛋白質消化率下降,引起惡心、嘔吐等腸胃中毒癥狀;另一方面TI還作用于 胰腺本身,刺激胰腺分泌過多的胰腺酶,造成蛋白質內源代謝損失,導致動物出現消化吸收功能失調或紊亂,抑制了機體的生長;另外,由于胰臟大量地制造胰蛋白酶,可造成胰臟腫大中毒等應激現象。 最重要的是:豆粕中蛋白質的吸收率(不是所謂的消化率),一方面連50%都達不到。另一方面,作為大豆中含量最高的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吸收的結果卻是致敏、引起仔豬腸道肥大細胞數量和組胺釋放量的增加,形成短期增重的假象。而這種假象實際上潛伏了更大的危機。因此,乳豬料似乎是應該不加豆粕的(包括膨化大豆)。但是,保育豬、育成豬的蛋白質主要來源卻是豆粕,乳豬階段若是不能產生相應的抗原,突然換料所帶來的應激,也足以使仔豬產生免疫力下降、吸收不良、炎癥、拉稀和生長減緩等現象提高前期抗病力。 因此,好的乳豬料,應該能夠有效解決豆粕添加量與仔豬致過敏的矛盾 作用十五:生產無公害,綠色健康的“生態豬” 有好的乳豬料,就可以養“生態豬”。 養“生態豬”,不是“生態養豬”。 “生態養豬(圈舍生態而已)”養的是普通豬,產生的不過是“放心肉”。而養“生態豬” 產生的是“生態肉”。而“生態肉”不僅是“綠色食品”“放心食品”,更是無有毒添加劑、不用藥物(而不是無藥物殘留)純生態下生產的“有機豬肉”。 而無藥物殘留、無有毒添加劑的“生態豬”,供給市場的是“生態肉”(一種概念性的品牌。就如“綠色”、“安全”、“放心”都是一種概念的概念肉),其價格要高于政府放心肉一至兩元(0.5元就可以)。也就是說,它不僅是純綠色的放心肉、安全肉,也是不亞于地域特色(如蕭山豬之類)的優質肉。就其所生產的肉制品,同樣也冠以“生態X XX”(火腿腸等)。而這雖然需要生態乳豬料。但畢竟是乳豬料的作用。 至于乳豬料的對于仔豬的平衡能量、補充胃酸分泌不足、促進免疫中抗體合成、減少藥物使用等作用,這里就不談了。而乳豬料會對母豬有用嗎?也許許多人又要無聊地拍磚了。先就此打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