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6339|回復: 1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蝦農19年的養蝦心得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3-26 17:5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蝦農19年的養蝦心得林瑞強,電話:15878946108,男,職業:養蝦,廣西欽州市人,1956128日生,1981年師范大專畢業,1989年自學考取律師資格,1973年參加工作,歷任政府機關資料員、干事、副股長、秘書、欽州師專團委書記,欽州市教育局副局長,1992年任廣西海洋科技開發公司欽州公司經理,并于當年開發養蝦,至今養蝦19年。

      我養蝦 19年,經歷過無數次失敗、痛苦,經歷過反反復復的煩惱、彷徨,但無論多么困難依然選擇堅持。現在在一些養蝦環節上雖然仍然感到困惑,但是跟過去比已經是大不相同了。
    養蝦關鍵是思路要正確,要清晰,只有這樣才能駕馭養蝦局面,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改進提高。
    一.養蝦是一個系統工程。
      養蝦的知識涉及到很多方面,從下苗到飼料到管理,從清塘到肥水到調水,從季節到鹽度到酸堿度,從水質環境到營養均衡到提高免疫力等等,只有把這些方方面面的知識都掌握了才能把養蝦風險降到最低。如果認為掌握了一兩種特別藥品或者一兩種特別添加劑或者一兩種特別技術就能取勝,那是不現實的。
      在養蝦這個系統工程中,各個環節各個因素既是獨立的,不能相互代替的,但又是互為條件的互相聯系的。在這個系統工程中,一般認為苗,料,管這三個方面最重要。苗即優質蝦苗,料即優質飼料,管即優質管理。蝦苗跟飼料這兩個方面比較直觀,比較容易,一分錢一分貨,只要舍得出高價錢就解決了,唯獨優質管理比較復雜。
      優質管理即養蝦所有該做的工作都要做到位都要做得好。管理是一個可大可小的概念,從廣義上說養蝦的一切工作都是管理,都是通過管理來實施的。狹義上的管理是指養蝦的某個階段,某個環節,某個方面的管理。養蝦管理比較復雜,涉及千頭萬緒,但最重要是如何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溶解氧是養蝦的中心,溶解氧決定養蝦的成功與失敗。
      養蝦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把養蝦看成是一張漁網,那么系統工程思路就是全局是網綱,各個環節是這個系統工程的分支,每個分支也是一個局部的系統工程,每個分支是網目,
        抓綱舉目,綱舉目張。不論全局性的系統工程或局部的系統工程,都由其各自相關的因素組成,這些因素一定要考慮齊全,不能缺漏,這些因素之間雖然互相不能代替,但作用卻有大小主次之分,有好的作用也有不好的作用,只要我們思路清晰,通盤考慮,抓住重點,趨利避害,環環做好,完全可以把蝦養成功。
    二.養蝦關鍵是溶解氧,溶解氧既是養蝦的中心又是水質環境的保證。
           我初養蝦時,還不懂得使用增氧機,也不懂得肥水養蝦,是純天然養殖,那個時候不論投放多少蝦苗(最多每畝投放15萬尾),不管投喂多少飼料,到收獲時每畝產量也只能是15-25KG,不可能有多,這是因為受到溶解氧限制的結果。現在我們養蝦都是按照畝產500KG來操作的,都屬于高密度養殖,所以一定要配備增氧機。
           現在一般是1-2畝配1臺。如果靠這個數量的增氧機來滿足所需要的溶解氧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參照孵苗場的模式來配備顯然有不太現實,投入大沒有經濟意義,現在我們是采用肥水與增氧機相結合來獲得溶解氧,所謂肥水即通過施肥培育藻類,通過藻類的光合作用獲得溶解氧,這是溶解氧的主要來源,占70%以上,增氧機只能起到補充作用。在養蝦過程中,底質,水質,水色,Ph值。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等都是藻類生長的連帶反映,之所以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關注和處理這些因素,其目的是保證藻類生長保持在良好狀態,已獲得充足的溶解氧,保證水體環境穩定。建立了這個思路,就等于抓住了重點,抓住了綱,其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作為高密度養蝦所需要的溶解氧,不但要充足,而且要穩定,避免大起大落,不被一時的達標,好看所迷惑。溶解氧大起大落是養不好蝦的。水太瘦表明藻類數量少,表明溶解氧少,蝦容易得病。水太肥表明藻類老化大量死亡,表明溶解氧急劇降低,表明原先藻,菌,毒的良性平衡遭到破壞,這時候蝦處于極度應激狀態更容易得病。紅色水,黃色水,藍色水等不良藻類占優勢的水體蝦也容易得病。藻類本身每天也在新陳代謝,也在更替和變化。以上說明在養蝦過程中要想把好的藻類維持在好的狀態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掌握肥水、調水、保水的基本知識,要學會掌握每天觀察水色的技巧,掌握把每天的水質指標作綜合分析,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養蝦=養水=養澡。溶解氧問題實質是藻類問題,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一切有害物質也是因為溶解氧不足而產生的,所以養蝦關鍵就是要養好澡。管理藻類一定要心細體勤。因為高密度養蝦的水體環境不是天然的是人為的,這種人為的水環境所形成的生態平衡是暫時的,是有條件的,也是非常之脆弱的,必需要天天加以管理才能維持,任何粗心大意都會壞事。養蝦人天注定是辛苦命。
    三、把握利弊,趨利避害,
            養蝦凡措施都有利有弊,利弊共存,必需要綜合分析、全面把握、趨利避害。養殖過程是矛盾和平衡的工程。一方面有機物不斷增多、水質不斷酸化、水體硬度不斷降低,另一方面通過不斷采取措施降解有機物、阻止酸化、提高水體硬度、形成新的平衡,周而復始,確保養蝦成功。
    (1)
            以局部的損失換取大環境的穩定。例如養蝦中后期容易缺磷,磷成為蝦和藻類成長的限制因素,必需要經常補充磷。這個時候也正好是雨季,也要經常潑灑石灰和沸石粉來穩定pH值和提高水體硬度,而石灰和磷是矛盾的,一般情況是使用石灰之后必需間隔10-15d后才使用磷,這樣效果才好,如果間隔時間太短會造成磷沉淀失效,但如果不及時補充磷問題反而更大,所以只能選擇經常補磷,即使沉淀浪費一部分也不去計較。消毒藥與微生態制劑也是矛盾的。如果放足消毒藥所有的菌類都被殺死,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這樣勢必會使水體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無菌狀態,作為高密度養蝦而言,無菌狀態不是好事,無菌狀態意味原來水體中良性的物質循環系統受到破壞,造成有毒物質大量積累,藻類生長受到影響,蝦很容易在這一段時間內出現問題。所以只能選擇量少多次投放氧化類的含氯消毒藥,這樣既保留一部分有益菌繼續發揮作用,又使到水體得到消毒氧化,減少厭氧有害菌,促進好氧有益菌繁殖生長,進而改善整個水體環境。實踐證明在養蝦過程中用硫酸銅等藥物殺害有害藻是得不償失的,雖然有害藻是殺死了,但蝦很快也出問題了,用了硫酸銅之后一般半個月左右蝦幾乎都出問題,很少有成功的。所以養蝦也不能照搬書本。
    (2)
            把我實施的量和度。任何措施都要掌握好度和量,否則會適得其反。潑灑石灰、施肥、追肥、使用消毒藥,使用微生態制劑、甚至使用增氧機等等,都有一個實時適量適度的問題,例如量少多次潑灑熟石灰好處很多,一是能夠提高水體硬度有理藻類繁殖,二是給蝦補鈣促進蝦的生長,三是絡合有毒物質。含氯消毒藥也一樣,每次少量使用能夠有效抑制藻類過快生長、明顯緩解過濃水色,能夠快速降解有毒物質,有效改善底質。效果又好又經濟。但如果一次性使用的量太大,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甚至副作用所帶來的危害遠遠比原來的問題大。不論使用什么藥物,除了認真看說明之外,還要結合自己蝦塘的實際情況,必需在弄通原理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蝦是自己的,如果人云亦云,胸中無數,搞錯了搞砸了,倒霉的只有自己。往往很多時候本來問題并不嚴重,由于心太急,急于改變,反而把問題搞嚴重了。
    (3)
            操作要細。凡措施都有應激。操作有學問。如果在操作中緩慢漸近,給蝦有一個適應過程,應激就會降低。例如同樣是添水,量少多次緩慢進行效果就好,過急過大過快效果就差,甚至起到反作用。四、預防蝦病重在養殖前期。

            養蝦最大風險是蝦病,發生在養殖前期即投苗之后50天內的蝦病最可怕最難治,所以養殖前期的管理與否是養蝦能否成功的關鍵。預防蝦病要立足于防、立足于早,要從清塘抓起。認為投苗初期底質好天然餌料豐富蝦小不會缺氧的觀點是錯誤的,如果認為投苗之后要20d才開始進入風險期,才容易出問題,才開始認真重視,就已經晚了。

            蝦病的發生不是昨天下雨今天發病這樣的因果關系,而是在下雨前蝦已經是亞健康了,有問題了,下雨不過是導火索和催化劑。過去我們也重視蝦病預防,但是沒有抓到點子上,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預防蝦病缺乏前瞻性,缺乏主動性,養蝦水平只是停留在風調雨順才能將蝦樣成功,天氣稍有異常就不得了。預防蝦病重在養殖前期。要在清塘之前在思路上就要明確養殖前期存在多少主要的致病因素,然后提前采取對性措施逐個解決。

    (1)       防反酸。清塘時酌情撒石灰,酌情撒鈣鎂磷肥。

    (2)        清除蟹仔雜蝦,減少病害傳染源。用黑塑料布欄,用敵百蟲或用殺滅菊酯殺。

    (3)       降解重金屬。投苗前1個星期潑灑二鈉或有機酸。

    (4)       防氣泡病。pH值大于9.3,不要在下午或傍晚投苗,只能在上午10點鐘之前投放或改變投放日期。

    (5)       防冒底。養殖水位保持在1.2-1.5m,水太淺容易冒底。

    (6)       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投苗之后晚上要堅持開增氧機,中午開1-2h。如果水色過濃晚上要增加增氧力度,甚至兼撒增氧劑。有計劃投放微生態劑,酌情刮動底泥。

    (7)                   有還藻類。第一次肥水前不宜使用過濃過猛對藻類殺傷力過大的消毒藥。第一次肥水要施足有機肥和無機肥,要選擇晴天進行。如果出現藍藻(藍色水)甲藻(紅色水)三毛金藻(黃色水)等較嚴重的有害藻,尚未投苗的應排掉重新納水,已經投苗的不主張用硫酸銅等殺藻藥物,提倡用EM菌、芽孢桿菌以及紅糖、葡萄糖、米糠等綜合措施,反復進行多次整理。

    (8)                    管好藻類。一方面要注意追肥,勤施少施,促進藻類繁殖生長,防止掉藻。二方面當水色過濃時要酌情施少量漂白粉,降解過濃水色,防止倒藻。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等一切有毒物質都是倒藻的衍生物,倒藻是蝦病的主要根源。預防倒藻=預防蝦病。

        蝦病預防不是靠1-2種藥物,不是靠1-2種措施,而是靠綜合預防措施,所有要做好的工作都屬于蝦病預防的內容。堅持塘底不好不進水,水質不好不放苗,苗不優質不要養。保持水體硬度,保持藻相菌相平衡,保持溶解氧充足。養殖前期蝦病預防涉及的因素比較多,但關鍵是蝦苗、溶解氧、飼料,如果蝦苗健康、溶解氧充足、飼料營養均衡,養蝦就成功了大半。預防蝦病一靠科學二靠細心。

    五、養蝦一定要注意和學習。

             學習即看書和交流,總結即開哦東腦筋、分析研究、理清思路、找出規例。只是有養蝦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因為養蝦所涉及的知識非常廣非常多,這么多的只知識如果全部靠自己去認識去摸索那簡直不可思議。學習總結是借力、是捷徑、是效率。由于養蝦的特殊性所以對人的素質要求比較高,沒有文化悟性有差的人是不適合養蝦的。通過不斷的學習交流,全面掌握養蝦的基礎知識,這是養蝦的基礎。通過總結找出規律,養蝦才能有主見、不唯書、不死板,才能年年進步。蝦難養不等于養蝦沒有規律,而是養蝦的規律也比較特殊,由于每個蝦塘的水質是不相同的,所以養蝦很難在統一時間內用一種模式去套。養蝦的規律即弄通原理、因塘制宜。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80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80 非常好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3-27 08:34:07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3-27 10:0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丁魏1983 的帖子

    棒極帥呆酷斃!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1-3-27 10:3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1-3-27 11:21:32 | 只看該作者
    太厲害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1-3-27 12:00:58 | 只看該作者
    我已分享至空間,是的沒有悟性的人干不成大事,這篇文章拿來可以融匯貫通于其它養殖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1-3-27 12:47:32 | 只看該作者
    好豐富的經驗,值得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1-3-27 16:13:02 | 只看該作者
    非常實際,值得學習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1-3-28 15:03:56 | 只看該作者
    聽君一席話,勝讀百年書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1-3-29 01:2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馬林艾斯 的帖子

    很棒的經驗,總結,十分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1:0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扎兰屯市| 庆云县| 台东市| 汝阳县| 新和县| 威信县| 正定县| 会同县| 垫江县| 安泽县| 新宾| 鞍山市| 大埔县| 台中县| 正安县| 淮阳县| 外汇| 巴中市| 陆丰市| 乌拉特前旗| 建德市| 山阳县| 福建省| 重庆市| 丘北县| 福贡县| 东乡族自治县| 泰顺县| 阳山县| 平潭县| 盐山县| 青浦区| 海兴县| 利辛县| 永吉县| 安徽省| 大埔区| 木里| 建德市|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