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池塘的整個水體就像一棟樓房,白鰱、花鰱生活在水體的上層,草魚生活在水體的中層,南美對蝦生活在水體的下層,它們分別住在不同的”樓層“,充分利用魚池的立體空間,所以與單養一種魚相比,混養就能提高單位水面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
更重要的是這種生態混養的方法還起到了調節水質的作用,也就是調節水肥。比如,白鰱、花鰱能吃浮游生物,控制水體的生物群落,使水不會過肥,它們成了浮游生物最及時的消費者。白鰱主要濾食一些浮游植物,花鰱主要濾食一些浮游動物,而南美對蝦由于是雜食性的,所以在水體底層也能吃一些浮游生物,這樣一來,整個池塘的水質就得到了改善。
一般每畝池塘放養300尾左右草魚,100尾左右花、白鰱,3萬~5萬尾南美對蝦,這種比例搭配的混養模式,能使魚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它使各種生物之間有一個交叉互換,各種生物餌料都能夠交叉利用,形成一種生態環保型的養殖模式。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