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88|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企巨資收購 世海會往何處走?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3-10 23:5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月14日,飼料國際巨頭荷蘭泰高(以下稱泰高)對外宣布,以4000萬歐元收購珠海世海飼料有限公司(以下稱世海)100%股份。近4億元人民幣的重磅交易震撼業界,這起國內水產飼料業有史以來涉及金額最大的并購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世海公司是一家怎樣的企業?該公司管理層為什么會決定出售100%股份?被收購之后,世海公司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

      在珠海市斗門區龍山工業園黃楊大道,世海公司嶄新的廠房高聳,樓頂上“世海公司”四個大字遠遠望去很是醒目。2月28日,當農財寶典記者前往世海公司采訪時,看到公司門口停放著各地經銷商派來購買裝運飼料的貨車,司機在車上安靜地等著進廠的批示。

      進門走近生產車間,隱約聽到機器轉動的聲音。辦公大樓里各部門的員工都在忙碌,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在泰高宣布4000萬歐元收購世海后,盡管外界已熱議滿天,但這里仿佛并沒有絲毫變化。

      從零開始 九年奮斗

      珠海市世海飼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楊振南為法人代表,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世海飼料的起步階段,恰好與南美白對蝦在國內快速推廣養殖同步,是進入對蝦飼料生產行業的最佳時機。但世海一開始并沒有屬于自己的廠房,位于珠海斗門區的金銀來飼料公司及位于珠海香洲區的世海飼料廠都是以租借的方式用于生產。

      有人很佩服楊振南的氣魄,瞅準時機,硬是憑借租賃廠房生產,帶領世海從零開始,在激烈的飼料競爭中殺出條血路來,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2010年,世海走出了困境。2010年5月11日,世海公司位于珠海斗門龍山工業園的新廠落成并舉行開業慶典,這是世海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楊振南當時曾說,新廠落成,世海人的夢實現了,世海人也擁有了自己的家。據了解,世海新廠占地面積73畝,緊臨沿海高速,交通便利。新廠配備國內領先的對蝦飼料生產線6條,膨化料生產線3條,年生產能力為20萬噸,目前是中國特種水產飼料單一工廠產能、單一銷量最大企業。

      2010年,世海公司銷售膨化魚料及蝦料9萬多噸,銷售額6億多人民幣,利稅創歷史新高。據內部人士透露,2010年世海至少盈利3000萬元人民幣。2011年2月15日,楊振南將歷經辛苦好不容易建立的“新家”,以4000萬歐元(包含世海的負債)的價格出售給荷蘭泰高國際集團。此時,距離楊振南創立世海已有9年,這又是為什么呢?

      精力難支 無人接手

      “主要是身體越來越差,精力不濟,而又沒有接班人。”楊振南告訴記者,多年前他曾暗下決心,學習王石,45歲放下“權力”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他說,自己今年已經48歲,時常感到精力不濟,容易忘事。

      “我最喜歡高爾夫球,我有3套球棒,但這10年來沒打過一場球,只是偶爾揮幾下球桿過過癮。”記者看到一個黑色的高爾夫球桿套放在辦公室的角落,蒙上了一層浮塵。“我感覺再支撐下去對股東、對員工、對家庭都不負責任。”楊振南說:“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將是有命賺錢沒命花錢。”

      那為何不把世海傳給下一代呢?一提到這個問題,楊振南嘆了口氣:“他們接不了,也不愿意接,我也不大希望他們繼續經受我們這批人的苦。”飼料業競爭十分激烈,賒銷的風險又大,作為企業老總,承受的壓力不一般,如今年青一代不愿接過父輩的事業。

      后輩不愿接管世海,而在眾股東中也沒有人愿意出來“扛大旗”。“他們(股東)都50多歲了,精力也跟不上。”楊振南說,原先考慮將飼料廠的管理完全交給職業經理人負責,但各股東對此持有不同意見而作罷。“都不愿意管,這是我們出讓股份的初衷。”

      “并購后世海會發展更快”

      當記者問起股東及股份構成時,楊振南以非上市公司為由不愿透露股東及股份構成,其從中得利也無從知曉。楊振南表示,出讓股份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世海的發展,世海要發展,必須在粵東、粵西、華東、北方(河北、天津)等地建新廠房,讓企業貼近當地市場,生產適應當地養殖品種、特性的飼料,同時也可節省運輸成本。

      楊振南說,根據現在的市場需求分析,2012年世海新廠房又將滿負荷生產,急需新建其他的廠房。他表示,在水產飼料行業,通威、海大是上市公司,恒興、粵海是特種水產飼料先行者,無論是從資金籌集還是到市場布局,四大水產飼料巨頭都是集團作戰,競爭力十分強。

      楊振南認為,在現有的情況下,世海想趕超四大水產巨頭會有一定困難與壓力,特別是由于缺乏資金發展受限。他覺得,荷蘭泰高是世界一流飼料企業,資金、研發技術等雄厚力量,相信世海品牌在泰高管理下能快速發展,魚、蝦料市場份額肯定能上一個新臺階,并有可能做到第一。

      而將世海100%的股權出讓,楊振南表示,這也是為了讓世海實現更快發展。他說,縱觀國內的飼料企業并構,都要經歷數次內部及外部并購整合,最終才是某一企業成為絕對控股。中國人與外國人從語言、文化、愿景、認知有較大分歧,為了避免因這些差異而影響企業,股東們一致同意100%轉讓股份給泰高。

      而當記者問起,從老板變為職業經理人后,對個人的職業生涯有什么影響時,楊振南表示,自己還未做過職業經理人,至少在并購全部完成之前,仍然是老板身份,很難談出什么感想。

      “增線擴產是正常行為”

      在泰高收購世海的消息公布之后,業內對此議論紛紛。其中不少人認為世海于2010年新建廠房上了9條生產線擴大數倍產能,很有可能是為了在這次收購,以期增加談判籌碼,賣高價獲利。

      對此,楊振南強調:“這是外人的猜測,他們根本不了解世海的情況。”他介紹,金銀來原廠房有蝦料生產線2條,世海原廠房有蝦料生產線2條,膨化料生產線2條,共計6條生產線,新廠房有蝦料生產線6條,膨化料生產線3條(2010年上馬2條,今年初再上馬1條),產能不存在擴大數倍之說。

      他還表示,隨著世海的發展,市場逐步擴大,原廠房的4條蝦料生產線已不夠用。而原廠房的2條膨化料(4噸/時)由于產量小,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需通過代加工來解決市場缺口。

      他指出,2010年在新建廠房增加的2條蝦料生產線,擴大產能后僅可緩解未來兩三年內飼料供應。而新增的2條膨化料生產線(一條4噸/時,一條10噸/時)雖能擴大產能,但水產飼料淡旺季非常明顯,工廠產能只能滿足實際需求的70%-80%,在高峰期仍出現搶料、缺料現象。為此,世海今年初將未上馬的另一條膨化料(10噸/時)安裝調試好,力爭能滿足市場。

      根據營銷團隊反饋信息及市場發展趨勢看,楊振南預計,到了2012年,現有膨化料生產線肯定無法滿足市場,還必須增加生產線。擴增生產線完全符合世海的發展需求,而并不是為了并構。“若將此問題請教海大薛董或粵海鄭董,我相信他們的答案應與我相同。”

      此次收購,無論是外還是及世海內部員工,多數人對此事感到十分震驚,而有的世海員工情緒甚至有些低落,“跟了老板那么久,突然賣了廠,感覺被拋棄了。”

      對此楊振南頗感無奈。他說,泰高世海雙方開始接觸洽談收購事宜始于2009年年底,由于泰高方面強調此次收購需保密,因此收購事宜除了股東,世海其他工作人員都不知情,連總經理也不例外。他說,泰高在3年前開始關注世海公司發展,但一直到了2009年底開始商談并購可行性。

      “談判中間因為收購價格問題曾出現大分歧,但雙方最終還是協商好了。”至于外界所傳美國嘉吉公司曾參與并購世海的說法,楊振南表示,世海從未與嘉吉公司討論過相關事宜,世海和嘉吉僅僅是生意關系。

      會繼續留任世海

      “目前收購還不算正是完成,還在等待中國商務部批準,我們現在還沒收到泰高的一分錢,所以說現在世海還是原來的世海。”楊振南說,相關的批文下達應在半年之后。

      楊振南說,等泰高正式完成收購后,他仍會留在世海,負責全面管理工作。“我留下來管理世海,世海原核心管理層保持不變,這也是泰高方面在這次收購中的要求。”楊振南說,這樣一來減少泰高集團并購后所產生的“水土不服”,而且世海畢竟是 “親生兒子”,奮斗多年創下的基業,他不希望有任何閃失,其次他也要對員工、客戶負責,不能因股東的變更而造成影響。

      至于將來世海將來的發展,楊振南十分樂觀。他告訴記者,在收購世海前,泰高方面都對世海做了詳細的調查。

      在華南地區,珠三角是中國特種水產(主要指鱸魚、生魚、南美白對蝦等品種)養殖重點區域,而世海公司座落在珠三角南端,西邊是養殖重點區域江門市,北邊是生魚、蛙、南美白的養殖重點區域——中山市與佛山市,所在地斗門更是珠三角乃至全國最大的海鱸魚養殖區,世海占有良好的地理位置。

      楊振南介紹,世海公司多年來一直與中山大學等院校保持科研合作,自己也建立水產動物研究中心,還有幾百畝中試塘研發基地,產品市場定位準確。南美白對蝦過去依賴出口,現在在拉動內需的刺激下,需求量逐年增加。他認為,世海擁有一流的廠房、一流的生產設備、一流的管理團隊和員工,廠房又能貼近市場,發展優勢明顯。

      他表示,外資企業很重視法律依據、人文,更關注企業成長與行業發展。泰高在全球十幾個國家有企業,信息、資源、資本等平臺大,能為企業、員工提供國際化發展平臺。盡管外資受語言、文化等制約,初期溝通交流受到影響,但楊振南表示并不擔心。他說,泰高與其他外企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善用并購后人員,基本保留并購企業人員、經營理念、薪酬福利等不變,并為原有人員提供培訓、晉升通道。

      農財寶典記者 吳耀華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3-11 09:32:55 | 只看該作者
    百年企業不是一般人做的,在最輝煌的時候賣掉是對企業最好的交代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3-11 20:02:51 | 只看該作者
    呵呵,與我們關系不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11-3-11 23:26: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方農村報 于 2011-3-11 23:27 編輯

    一樁并購案 幾多猜測聲

    農財寶典記者 吳耀華

    聽聞泰高收購世海,不少行業人士表示:很意外。知道涉及資金達4000萬歐元后,行業人士都說:很震驚。圍繞這起國內水產業罕見的并購案,人們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猜測。

    珠海某水產飼料廠銷售經理:
    企業之間的并構很常見,但是4000萬歐元可新建幾家規模產能與世海一樣的廠,泰高是如何估價的呢?會不會是通過高價換取世海的品牌及銷售渠道,以便能在中國快速開拓水產飼料市場?

    江門某水產飼料廠負責人:
    在華南各養殖重地,水產飼料廠分布密集,外資進入國內市場的最方便渠道就是收購當地的飼料廠。這些外資資金雄厚,而許多中小型飼料廠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運轉,泰高此次收購會不會只是企業收購戰中的首場戰斗?

    廣州某飼料廠經理:
    飼料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盡管這幾年世海經營不錯,但再過幾年難保仍有此盈利水平。4000萬歐元,不管是哪位股東,在這次收購中所獲絕對不少。與其繼續經營飼料還不如依靠被收購賺得快,賺得多。如果股東們對4000萬歐元動心,即便楊振南不同意,股東們也有可能聯合“逼宮”。

    珠三角某蝦料廠負責人:
    世海這幾年的盈利水平還比較好,一年賺一兩千萬應該沒問題。世海的資金回收較好,多年來應收款僅有幾千萬元。作為一家中型飼料廠來說,世海已算不錯,為什么要把盈利不錯的飼料廠賣了呢?世海在楊振南的帶領下,已站穩腳跟,而世海也傾注了楊振南的大量心血。無論是感情還是經濟效益,我都想不明白楊振南為什么要賣世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1-3-13 22:16: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方農村報 于 2011-3-13 22:17 編輯

    “我們收購的不僅僅是工廠”
    ——《農財寶典》對話適進(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魏立奇
    外資借助收購國內企業進入中國水產業,并不是新鮮事,引人注目的是近4億人民幣的“大手筆”。泰高為什么要花這么多錢收購世海?泰高是不是就此正式進入中國水產飼料業?泰高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理念是怎樣的?
    世海被收購之后,將整合進泰高五大業務集團之一的適進(Skretting)。農財寶典記者為此專訪適進(Skretting)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魏立奇。
    關于收購
    《農財寶典》:泰高是國際知名的動物營養企業,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泰高在國內2010年的業務經營情況?
    魏立奇:泰高集團在上海設有亞太采購中心,為整個泰高集團在中國采購原材料。這些原材料包括維生素和添加劑。亞太采購中心為泰高遍及全球80多家的公司提供采購、質量控制和物流服務。我們在北京和長沙的工廠主要為中國市場生產預混料、多種維生素預混合飼料、添加劑以及幼畜飼料。
    《農財寶典》:泰高的主要業務是各類飼料添加劑,此次收購珠海世海,并借此首次進入中國水產飼料領域。泰高為何會選中世海?4000萬歐元完全可以籌建一家大型飼料廠,為什么不自行建廠呢?進入中國水產飼料行業,泰高有何戰略?
    魏立奇:泰高集團的核心業務包括農業板塊和水產養殖板塊,收購世海符合泰高“在亞洲和南美擴展水產養殖業務”的整體戰略。
    亞洲的水產品需求增長很快,但是優良水質和飼料原料的稀缺限制了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進一步發展養殖技術。現在中國的消費者也對食品質量和安全越來越挑剔,而泰高集團在食品質量和安全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而且我們希望能夠在世海的運營中運用我們這些經驗。
    我們之所以選擇收購世海,因為世海擁有優秀的管理團隊,實踐證明這支管理團隊有能力把業務做大做強,而且重視質量和效率。世海的新工廠質量一流,具有最大的單一生產能力。我們相信這一生產規模足以承擔世界級質量標準的成本和組織結構。
    這次收購中,我們不僅僅收購的是工廠,還包括良好的客戶群,能夠在市場進行競爭的組織,以及有關中國魚類和蝦類品種的相關技術和知識。如果泰高自建工廠,會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我們也許在飼料生產的幾個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但是世海比我們更加適應中國市場,了解客戶需求。
    《農財寶典》:泰高是什么時候接觸世海的呢?之前雙方有無業務來往?雙方何時開始就收購事宜進行談判的?
    魏立奇:我們于2008年初開始接觸世海,世海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后我們一直關注。大約1年前,在對中國水產飼料市場進行深入分析以后,我們開始和世海的股東和管理層就合作事宜進行磋商。世海和泰高管理層都看見,和泰高全球運營完全整合(包括采購、研發、飼料配方體系、營養分析和可追蹤性)所帶來的好處。
    在談判中最難的就是收購價格,這要求雙方都做出一些讓步。世海的股東和管理層非常耐心而且專業,盡力了解我們的需求和意向,我想這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秘密武器吧。
    《農財寶典》:泰高前幾年已經開始在國內收購相關的農牧企業,此次收購世海與前幾年的收購行動有無關聯?是以前收購布局戰略的一部分嗎?如果繼續收購,泰高希望并購哪種企業?
    魏立奇:收購世海跟我們以前的收購沒有太大關聯,因為市場截然不同。但是我們對水產飼料和農業飼料的市場發展充滿信心。我們收購世海的首要目標是進一步發展世海的業務并且在世海與泰高全球的其它公司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目前中國水產飼料和農業飼料市場仍然非常分化,如果對雙方都能受益,我們還對收購或與其它飼料廠家合作非常感興趣。

    關于發展
    《農財寶典》:企業股權的更迭,必然會出現一系列的人事變動,這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有較大影響。泰高如何做才能穩定企業內部管理及市場銷售呢?目前已執行了哪些措施?
    魏立奇:收購以后不會發生重大的人事變動。楊振南先生和他的管理團隊將繼續管理世海。
    《農財寶典》:外資企業和國內企業往往在經營及管理上有較大的差距。泰高與世海之間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并購世海后,現在泰高面臨的經營管理難題有哪些?泰高將如何處理?世海在泰高的管理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魏立奇:泰高和世海擁有共同目標:以可承受的價格生產最好的飼料,并且不斷發展業務。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在不同的市場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我們也非常尊重本地的方法。
    泰高在全球設有19家魚飼料生產基地。泰高極力鼓勵在全球各個工廠之間就共同問題交換看法。世海也將成為泰高大家庭中的一員,我想世海能從其它工廠學到很多東西,其它工廠也可以借鑒世海的經驗。最有效的方法是不僅僅要在管理層面建立直接溝通,更為重要的是要在運營層面建立直接溝通。最大的難題還是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但是我想大家也會摸索出最有效地溝通模式。
    《農財寶典》:目前中國國內的水產飼料行業,尤其是高檔水產飼料,賒銷風氣較盛,泰高如何看待此現象?泰高是否會保留世海以前的市場營銷方式?
    目前國內各大型水產飼料企業的布點十分密集,國內的對蝦海水魚飼料市場是已過于飽和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世海應該怎么發展才能壯大?
    魏立奇:我們認為世海的銷售方式非常成功,我們仍將保留世海的方式。當然,當市場情況發生變化,世海也會隨之改變其市場營銷模式——但是這將是世海根據市場情況主動進行改變,而泰高不會迫使其進行改變,因為還是他們最了解本地市場。
    世海現在還是以單一工廠形式運營,這一點可能與其它競爭對手有著很大不同。但是我們喜歡這種模式。要想在多個小工廠建立一樣的質量程序和系統、效率以及管理是非常困難的,而且成本非常高。我們認為通過優化工廠運營,在斗門工廠周邊地區的市場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如果我們在其它重點養殖區域發現同等巨大機會,也會考慮在那邊建立工廠。
    《農財寶典》:中國國內的水產飼料市場與國外有何差異?有人認為,外資企業對國內市場不熟悉,營銷模式不靈活,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現象。
    魏立奇:主要區別在于,在中國水產飼料供應商所供應的飼料質量千差萬別,而且養殖標準也有所不同。在國外,飼料質量和養殖標準的差別很小,并且建立起了統一標準。
    泰高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適應各國的國情。而且我們只是側重于飼料業務,不從事養殖、加工或其它業務。我們的業務重點非常突出,當飼料領域的專家和領導者,在全球每個市場都是如此。
    《農財寶典》:泰高認為世海原先的市場競爭優勢有哪些?需要提升改善的又有哪些方面?并構后的世海將產生哪些市場競爭優勢呢?
    魏立奇:世海也擁有一些優勢,這些優勢對我們至關重要。首先,世海熟悉蝦和中國一些特定的養殖品種的養殖技術。我希望泰高的研究人員能夠和世海的研發人員交流合作,毫無疑問,他們攜手會創造出更加好的產品。
    世海的另一個競爭優勢就是在中國的生產技術,這在新工廠中有所體現。新工廠非常接近泰高的生產標準,在中國也是獨一無二的。此外,世海非常了解客戶的需求,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這也推動了世海業務的快速增長。最后,我還希望把雙方的采購能力結合起來,現在原料價格多變,原料采購也是未來成功的主要因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1-3-14 08:59:10 | 只看該作者
    精力難支 無人接手:“主要是身體越來越差,精力不濟,而又沒有接班人。”楊振南告訴記者,多年前他曾暗下決心,學習王石,45歲放下“權力”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
    會繼續留任世海
    楊振南說,等泰高正式完成收購后,他仍會留在世海,負責全面管理工作。“我留下來管理世海,世海原核心管理層保持不變,這也是泰高方面在這次收購中的要求。”
    說話前后矛盾啊,話沒圓好!文中提到的老員工說的好啊,感覺被拋棄了。我經歷過這種感覺,知道這種滋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2:2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鹤庆县| 岳普湖县| 东光县| 乌拉特中旗| 乳山市| 柳河县| 新津县| 泊头市| 万安县| 普定县| 盐津县| 齐河县| 民县| 札达县| 迁西县| 泰州市| 临夏市| 克什克腾旗| 定边县| 克拉玛依市| 广宁县| 涟源市| 涟水县| 华阴市| 松潘县| 临夏县| 宜昌市| 宁远县| 仁化县| 龙州县| 周口市| 湖州市| 浮山县| 嘉兴市| 屏东县| 元氏县| 乌审旗| 偏关县| 大丰市|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