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jpdc 于 2011-3-9 13:35 編輯
抗菌素在畜禽飼養中的正確使用 【保證療程】不少養殖戶因治病心切,急于求成,往往不堅持療程,三天兩頭更換藥物;使用一天癥狀沒有明顯好轉,就更換其他藥物,有的不考慮藥物的配伍禁忌,多種抗生素合并使用或逐步增加用量,形成亂配亂用現象,從而逐漸增加了細菌的耐藥范圍,易引起“二重,感染”。治療一定要保證療程,不要給自己施加“恐慌心理”,否則病情穩定了自己也不知道藥物的主次,給以后的治療帶來極大的困難。 【平時少用】抗菌素在畜禽飼養中作為藥物性預防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注意控制使用的時間性和單一性,防止產生抗藥性。如在飼料(泔腳)衛生、環境污染、管理條件差的養殖戶,適時適當使用一些效果比較好;在氣候驟變到來前適當添加也會收到一定的效果,平時我們可以通過加強管理,改善飼養條件,結合采用其他增強體質促生長替代品,盡量減少抗菌素的使用。 【要看原藥】許多養殖戶一味追求新產品,高品位,沒有真正理解藥物特性分類,我們常用的抗菌素可以歸納為青霉素類(阿莫西林、氨卞、頭孢),土霉素類(慶大、紅霉素),環丙類(環丙沙星、蒽諾沙星、氟派酸)硝基呋喃類(禁用),磺胺類等等,市場上“包裝精美外觀好,穿了馬甲品位高,功能齊全百病消,其實就是說的妙”。實際治療要看原藥成分,要正確診斷,對癥治療,因病而定。 【正確給藥】藥物的使用在畜禽養殖中最長用的方法有注射和口服二種,1、注射:劑量正確,吸收快,效果明顯,我們在治療時通常采用這種方法給藥。2、口服:有飲水給藥、拌料給藥,這種方法比較省力方便,適用于早期治療。我們有些養殖戶把注射藥當口服藥用,把用于飲水的作拌料用,把拌料的作飲水用;違背了藥物的理化特性,收不到預期的療效。食欲下降或不食是病畜的特點之一,因此,在群體口服給藥治療時,要注意劑量要足、拌料要勻、現配現用,食槽水槽要清洗,保證在1小時吃完,同時要結合個別注射治療。 【注意休藥期】要謹慎選用飼用抗生素添加劑,在規定的使用對象、劑量、期限等范圍內使用。同時還要注意所規定的停藥期,切忌同時使用兩種或多種有拮抗作用的抗生素。 wjp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