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5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繁殖育種] 海福特牛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2-21 07:38: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海福特牛:原產于英格蘭西部的海福特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種,現分布于世界上許多國家。
      外貌特征:具有典型的肉用牛體型,分為有角和無角兩種。頸粗短,休軀肌肉豐滿,呈圓筒狀,背腰寬平,臀部寬厚,肌肉發達,四肢短粗,側望體軀呈矩形。全身被毛除頭、頸垂、腹下、四肢下部以及尾尖為白色外,其余均為紅色,皮膚為橙黃色,角為蠟黃色或白色。
      生產性能 海福特牛體重:成年母牛平均520—620千克,公牛900—1100千克;犢牛初生重28—34千克。該牛7一18月齡的平均日增重為0.8—1.3千克;良好飼養條件下,7—12月齡平均日增重可達1.4千克以上。據載,加拿大—頭公牛,育肥期日增重高達2.77千克。屠宰率一般為60%—65%,18月齡公牛活重可達500千克以上。
      該品種牛適應性好,在干旱高原牧場冬季嚴寒(-48℃—-50℃)的條件下,或夏季酷暑(38℃--40℃)條件下,都可以放牧飼養和正常生活繁殖,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生產性能。
    與我國黃牛雜交效果 我國在1913年、1965年曾陸續從美國引進該牛,現已分布于我國東北、西北廣大地區,總數有400余頭。各地用其與本地黃牛雜交,海雜豐一般表現體格加大,體型改善,寬度提高明顯;犢牛生長快,抗病耐寒,適應性好,體軀被毛為紅色,但頭、腹下和四肢部位多有白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2-21 07:57:28 | 只看該作者
    要是有點照片就好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5:1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正蓝旗| 定远县| 镇巴县| 灵寿县| 怀远县| 友谊县| 乐业县| 新泰市| 新昌县| 乌兰浩特市| 安塞县| 赫章县| 东乡族自治县| 莱西市| 怀来县| 蓝山县| 威信县| 蓝山县| 观塘区| 民权县| 新蔡县| 南皮县| 龙岩市| 寿光市| 高密市| 响水县| 兴义市| 普安县| 绥德县| 天峻县| 滨州市| 长岭县| 嫩江县| 扶绥县| 临沭县| 平利县| 彰化县| 南和县| 西吉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