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口唇和蹄部等部位發生水皰及其潰斑為主要特征的偶蹄動物(豬、牛、羊、鹿、駱駝等)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俗稱為“鵝口瘡”、“口瘡”、“蹄癀”、“脫靴癥”。蒙古族牧民稱其為“雪里河”,維吾爾族牧民稱其為“阿克塞勒”,藏族牧民稱其為“卡查”。
口蹄疫的傳播途徑有多種,主要包括:直接接觸傳播,如易感動物與被感染動物及其排泄物直接接觸;間接傳播,主要通過帶毒媒介物和器械傳播。氣源傳播,口蹄疫病毒可以隨發病動物呼出的氣體傳播。水源傳播,如污染的飲水、水源等。口蹄疫病毒還可經乳汁傳播。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