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谷肉用種鴨整個產蛋期可分為4 個階段:20—25 周齡為產蛋初期,飼料喂量應逐漸增加;25—30 周齡為產蛋前期,飼料喂量應迅速增加;30—48 周齡為產蛋高峰期,應保持本品種種鴨所需喂量的最高水平;48—66 周齡為產蛋后期,飼料喂量應逐漸減少。 一、產蛋初期 產蛋初期飼料喂量的增加應遵守循序漸進的逐步增加原則。一般母鴨群在21—22周齡開始見蛋,見蛋后應根據公母鴨的體重情況按每只種鴨每周5—10克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鴨群盡快達到5%的產蛋率。而在生產實踐中,一養殖戶為片面追求提前開產(有的種鴨群在135天左右就開始見蛋)、初產蛋的蛋重和產蛋高峰的提前等,在產蛋初期增加飼料喂量,有時到25周齡已達到了最大喂料量,這樣勢必影響整個產蛋期的經濟效益。首先,開產過早,加上初產蛋過大,容易造成母鴨的脫肛;其次,種鴨的體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公鴨,雖然有性欲,也進行爬跨,但其精液品質較差,一般受精蛋孵化率較低。另外實踐證明,開產過早的母鴨群容易早衰,產蛋高峰持續期比正常開產的要少2—3周。因此,產蛋初期飼料喂量增加的幅度對養好種鴨十分重要。 二、產蛋前期 在產蛋前期的產蛋上升期,喂料量應迅速增加,以誘導鴨群盡快達到產蛋高峰期。在產蛋高峰到來之前的2—3周要使喂料量達到最大值,若推遲加料量常會使產蛋損失2%—3%。此時需檢查母鴨的產蛋率是否達到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