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淡水水產必將經歷一個漫長的嚴冬,冬天還在持續,但留給我們的陣痛還在繼續。水產同行和廣大的養殖戶每天面對水產品價格的下滑,產品的滯銷,養殖成本的高漲,病害的層出不窮,天氣的異常多變等一些列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感同身受。痛定之后,通過我們對水產養殖的深刻理解還是有一些亮點可以供大家參考,在有條件的地方還是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養殖品種,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國內價格相對穩定還算利潤比較豐厚養殖相對簡單銷量也不錯的品種以供大家參考。
一、黃顙魚
\ 
黃顙魚因其肉質細嫩少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而成為我國的新興的養殖種類,現在基本上成為了餐館,酒店,老百姓家的一道美味菜肴,是一條需求量很大優質水產品。
隨著黃顙魚人工繁殖技術的成熟,人工配合飼料技術的突破和普及,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黃顙魚池塘健康養殖也得以廣泛的開展。池塘面積一般5畝左右,水深2米,配備一臺3KW的葉輪式增氧機。5月底或6月初每畝放養苗種,通過苗種培育,馴食投喂人工配合膨化飼料,年底可以大部分上市,養殖病害相對比較少,也比較容易控制。我們建議養殖戶到第二年5月出售,那個時候一般是一年當中價格最好的時候,避免了年底四大家魚干塘引起的價格低谷。
據近年來的觀察,黃顙魚價格一直在高位運行,2兩以上的常年價格在12元每斤左右,按今年的高飼料成本今年的養殖成本在7元,產量在1500斤左右,這樣的的利潤在40%左右,養殖品種能每年維持這個利潤是相當可觀的,所以推薦大家可以持續關注這個品種。
二、泥鰍
隨著人們生活水品的不斷提高,泥鰍作為一種營養價值及其高的水產品越來越被人們喜愛,現在泥鰍作為藥用保健價值也逐步體現,被譽為水中人參,現在國內需求日益擴大。以前泥鰍主要是稻田,河道野生捕撈為主,隨著種植業的發展,化肥農藥的使用,野生資源受到很大的破壞,野生捕獲量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現在泥鰍成為養殖的一個亮點,苗種的人工繁育已經突破,泥鰍的營養需求和養殖技術日漸成熟,規模化養殖必然是一個趨勢。泥鰍養殖對水質要求相對簡單,池塘要求沒有那么嚴格,屋前屋后的小塘,稻田,廢舊的甲魚塘,水深60厘米即可養殖,四大家魚塘均可改造養殖,泥鰍屬于雜食性偏肉食性動物,餌料來源比較容易解決,用發酵的雞糞培育浮游動物,高峰季節添加人工配合飼料即可,養殖成本容易控制,病害相對不是很厲害,主要防逃,防鳥,防病,做好三防工作。每畝產量可以高達3000斤,養殖成本在7元左右。一斤30尾左右規格的泥鰍常年在15元每斤以上,利潤相當的可觀,泥鰍不僅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出口量也相當的大,大家可以持續的關注這個品種。
綜上所述,隨著近年來黃顙魚、泥鰍市場的供需兩旺態勢的持續,2011年淡水養殖市場,黃顙魚、泥鰍或將成為養殖戶新的養殖熱點。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