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需要補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長了骨刺,醫生同樣會開出補鈣的藥方,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對此,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骨內科王亮副主任醫師解釋說,骨刺的學名叫“骨性關節炎”,又叫“退行性關節炎”,俗稱“骨刺”和“骨質增生”。這是由于老年人的關節軟骨基質軟化并失去彈性,從而產生疼痛和運動障礙,最終會因關節軟骨全部脫失而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
王亮表示,在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過程中,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進行補鈣。在飲食上,進食高鈣食品,以確保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鈣不少于1200毫克,要多吃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還要補充鈣劑。從醫學角度來看,通過補鈣可改善中老年人的骨骼代謝異常,增加鈣質吸收,把降鈣素分泌量降下來,增加骨鈣含量,既可防骨質疏松又能治骨質增生。
同時,王亮還提醒廣大的老年朋友,多吃維生素D食物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此外,高抗氧化劑特別是維生素C,也能有效保護關節,防止骨刺的進展。
本文來源:舜網-當代健康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