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16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鯔魚的苗種培育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1-27 16:5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仔魚的培育
        仔魚的培育最好在室內水泥池中進行,因此階段個體小,攝食及活動能力差,對餌料的要求也較高;若飼養培育條件不好、管理不當會引起大量死亡。
        水泥池的大小不定,視苗種生產規模而定,一般每個池的面積為5~10平方米,水深在1米左右。培育密度為2萬~4萬尾/米2。培育過程中連續充氣,每2平方米面積設l個散氣石。培育用水應采用經過砂濾的海水。培育水溫在20℃以上;初期用水的鹽度與孵化用水相同,應定期吸污、換水。前期每3天吸污1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3;中期每2天吸污1次,換水量為池水的l/2;后期每天吸污1次,換水2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3。換水時要注意水溫及鹽度的穩定,換水前后溫差不超過l~1.5℃,鹽度差不超過2,但可以通過換水過程而逐級降低鹽度,到仔魚培育結束時可降到15左右。
        從孵出后的第5天開始投餌,以大小不超過l50微米的浮游動物,如貝類的受精卵和擔輪幼蟲、煮熟的雞蛋等;但最好投喂小個體的輪蟲、橈足類無節幼體;投餌約l周后,可投喂鹵蟲無節幼體、橈足類成體。當仔魚長到15毫米大小時,可投喂微粒飼料或磨碎的魚糜、蝦糜。
        二、稚魚培育
        仔魚經45天左右的培育,長至全長15毫米左右,即可轉入稚魚培育階段。此階段的培育可在室外土池中進行,以提高其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一般是3~4月、室外水溫上升l5℃時即可移到室外土池中。
        土池的大小以每個3~5畝為宜,水深l.2~1.5米。在放苗前,土池要經過徹底的清塘消毒,并提前20~30天施肥培養可口的餌料生物。培育用水最好是鹽度為5左右的咸淡水,但必須在仔魚培育結束前經過鹽度的逐級淡化馴化,防止鹽度突然下降過多而影響成活率。培育密度為40~50尾/米2。若發現餌料不足時,可投喂豆漿,或補充適口的活餌料等;另應注意水質管理。一般經20天左右的培育,魚體可長至3~4厘米大小,即可用于養成。
        養成技術及方法可參考梭魚的養殖技術,此處不再贅述。【乾訊網合作社學院】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1-27 17:05:58 | 只看該作者
    {:1_1:}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1:5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碌曲县| 岢岚县| 应用必备| 泽州县| 林芝县| 宜阳县| 汝阳县| 怀柔区| 池州市| 长宁区| 方城县| 澄迈县| 遂昌县| 砀山县| 泰兴市| 普兰县| 红安县| 班玛县| 闽清县| 焦作市| 高尔夫| 渝中区| 家居| 七台河市| 瑞金市| 常山县| 金坛市| 正蓝旗| 垣曲县| 兴仁县| 理塘县| 乌拉特前旗| 云和县| 类乌齐县| 汝城县| 民县| 辉南县| 民勤县| 万载县|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