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64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芻] 為什么要給奶牛分群?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1-27 11:18: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根據奶牛的產奶量,需要對奶牛區別對待,那就要先分清楚牛。
      有位養殖戶養了30多頭牛,說多不多,說少也并不少,養殖戶是怎么把高產奶牛和低產牛分開的呢?
      養殖戶的飼喂方法就是把牛固定位置,小的時候就讓它們各自站好各自的位置。久而久之,奶牛就記住了自己的欄位,固定位置就能各吃各的飼料。奶牛;產奶量分得清楚,投料也投的準確。
      有的養殖戶雖然對奶牛沒分群,可對各個奶牛做到了心里有數,區別對待,也實現了精細化的管理。養殖數量少的進行固定欄位飼喂,養殖大戶有上百頭牛的,這個群就一定要分了。
      比如一個養著300多頭奶牛的規模稍大的奶牛場,專門安排有記錄員,每頭牛出多少奶,都登記有具體的數字,這樣就可以按產奶量給產奶牛分群。
      可分群還不能單單看產奶量這個指標。因為奶牛的正常產奶量是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如果在產奶的初期,它的產奶量不是很高,可能是營養缺乏。而如果看到產奶量低就把牛放在低產那一組,而沒有放在高產那一組飼養,它的產奶量就更低了。
      泌乳期是有規律的,產奶量都是由高向低走的,分群要先按照時間段,產犢后0~100天是高產群,100~200天的是中產群,200~305天的是低產群。群體里個體的差異肯定有,不斷將產量低的牛調整出去,就使各個群體產奶量差不多,就可以實現高產牛吃到高產料,低產牛吃低產料。
      分了群,好牛就真正地吃到了好草好料,能多產奶;差牛吃點差的草和料,不容易得肥胖癥,這么一劃分,不僅養牛方法正確了,更重要的是不浪費料,也提高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1-27 12:32:54 | 只看該作者
    分群是比較合理的方法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3: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桐柏县| 师宗县| 沙雅县| 广南县| 唐河县| 十堰市| 沁源县| 晋中市| 长葛市| 青州市| 全椒县| 沙洋县| 龙口市| 读书| 凤庆县| 华容县| 个旧市| 肥西县| 西平县| 开江县| 庐江县| 儋州市| 介休市| 嫩江县| 兴业县| 紫阳县| 乐业县| 治多县| 河南省| 广昌县| 手游| 左权县| 常宁市| 永登县| 沈阳市| 汝南县| 万山特区| 沅江市| 黑龙江省|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