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奶牛的產奶量,需要對奶牛區別對待,那就要先分清楚牛。
有位養殖戶養了30多頭牛,說多不多,說少也并不少,養殖戶是怎么把高產奶牛和低產牛分開的呢?
養殖戶的飼喂方法就是把牛固定位置,小的時候就讓它們各自站好各自的位置。久而久之,奶牛就記住了自己的欄位,固定位置就能各吃各的飼料。奶牛;產奶量分得清楚,投料也投的準確。
有的養殖戶雖然對奶牛沒分群,可對各個奶牛做到了心里有數,區別對待,也實現了精細化的管理。養殖數量少的進行固定欄位飼喂,養殖大戶有上百頭牛的,這個群就一定要分了。
比如一個養著300多頭奶牛的規模稍大的奶牛場,專門安排有記錄員,每頭牛出多少奶,都登記有具體的數字,這樣就可以按產奶量給產奶牛分群。
可分群還不能單單看產奶量這個指標。因為奶牛的正常產奶量是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如果在產奶的初期,它的產奶量不是很高,可能是營養缺乏。而如果看到產奶量低就把牛放在低產那一組,而沒有放在高產那一組飼養,它的產奶量就更低了。
泌乳期是有規律的,產奶量都是由高向低走的,分群要先按照時間段,產犢后0~100天是高產群,100~200天的是中產群,200~305天的是低產群。群體里個體的差異肯定有,不斷將產量低的牛調整出去,就使各個群體產奶量差不多,就可以實現高產牛吃到高產料,低產牛吃低產料。
分了群,好牛就真正地吃到了好草好料,能多產奶;差牛吃點差的草和料,不容易得肥胖癥,這么一劃分,不僅養牛方法正確了,更重要的是不浪費料,也提高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