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牛就養18個月,雪花肉牛卻要養上28個月,足足多養了10個月。一般養殖的時間越短,養殖風險就越小,所以一般的牛養到18個月是最合算的,再往后養的話,長肉的速度就慢了,可吃的料一點兒都少不了。既然這么不劃算,雪花肉牛為什么還要多養10個月呢?
因為后面幾個月主要是長脂肪。前期牛的骨骼長得夠大,肌肉長得夠多,但是肌內脂肪長得不夠,需要慢慢的調養,通過后10個月的飼養,讓它的脂肪填充得足夠多。
20-28月齡正是雪花牛肉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關鍵時期,是以一種特定的現象為開端的,就是牛吃著吃著突然不吃了。
很多養殖戶看到這種現象,再加上牛已經長的膘肥體壯了。就認為雪花牛肉已經形成了,于是就把牛牽去屠宰,結果出來的牛肉是大理石紋。
所謂大理石花紋,就是脂肪在紅肉里面呈條狀。雖然大理石紋也非常好看,但是它和雪花牛肉還是差一個等級。既然最終的目標是雪花牛肉。那么這個時候牛不吃東西了又該怎么辦呢?這就要經過特殊的飼喂方法,讓牛的體重達到七八百公斤,才算是標準體重,到那時大理石花紋肉才能成為雪花牛肉。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