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廳廳長董永安日前被雙規,十幾年間,該廳先后有四任廳長因腐敗下臺,貪官們前腐后繼,折射出體制的落后,還反映出貪官心態的變化。
董永安是2008年3月開始擔任河南省交通廳廳長,短短兩年時間便因腐敗下臺,墮落速度實在驚人。而在此前,河南省交通廳曾連續有三任廳長被查出違法犯罪。1997年10月,原廳長曾錦城因受賄被判刑15年。2001年3月,曾錦城的繼任者張昆桐因受賄、挪用公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2001年12月中旬,時任交通廳長的石發亮,同樣涉嫌違紀違法被雙規。
有意思的是,這些貪官均有各自的“廉政名言”。曾錦城在任時就曾以寫血書的方式向河南省委表白:“我以一個黨員的名義向組織保證,我絕不收人家的一分錢,絕不做對不起組織的一件事……”曾錦城案發后,張昆桐一上任便表示一定要吸取前任的沉痛教訓,并提出口號:“讓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張昆桐被捕后,石發亮提出的口號是“一個廉字值千金”,并將其細化成兩個原則:“不義之財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
但這些將反腐口號喊得震山響的廳長大人,實際上個個都是大貪官。臺上說—套,背后做—套,這便是內地貪官的最大特點。
事實上,類似這樣前腐后繼的現象,在內地官場屢見不鮮。廣西去年查處一宗大案,其中發現武宣縣委三任書記前腐后繼,腐敗接力棒代代相傳。而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因腐敗被判處死刑后的三年多時間里,藥監系統不僅沒有吸取教訓,腐敗官員更變本加厲,大案要案頻出。原本把關藥品質量安全的政府部門,變成了不法企業的保護傘。
貪官飛蛾撲火,一個接一個地腐敗,主要是因為現行的體制對貪官太客氣了。這幾年中國司法講究慎殺少殺,主張保護人權,但首先得到優待的是各級貪官。中國貪宮的涉案金額動輒上千萬元、上億元,但被處以死刑者少之又少,絕大部分不過是判處死緩。眾所周知,中國司法中的死緩,個中名堂極大,這些貪官在監獄中呆上幾年十幾年,便可以保外就醫為名,在監獄外逍遙自在了。由于收益遠遠大于風險,因此中國貪官也成為最有恃無恐的一群。
另外,很多貪官將親屬和財產轉移到國外,拿到外國護照,自己孤身一人在國內做官,一旦出事,便可迅速外逃,在境外安度晚年,將其貪腐收入合法化,甚至派出親屬將這些黑色收入再重新投入國內經營賺大錢。現代貪官狡兔三窟,利用外國身份給自己提供保護,比古代貪官更加狡猾,也更加窮兇極惡。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