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季怎樣養好雞
李文鵬山東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62200
秋季氣候干燥,氣溫變化無常,晝夜溫差大,應激的增加,加上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雞只抵抗力下降,疾病多發,混合感染難以控制;冬季寒風肆虐,雞舍保溫困難,舍內通風不良,氨氣濃度過高,保溫與通風的關系難以平衡;霉菌毒素造成免疫失敗,呼吸道病、新城疫、流感等病毒病多發,令養殖業雪上加霜。秋冬季如何養好雞是養殖業者普遍關心的問題,鑒于此,信得總結國內專家經驗并結合養雞現狀推出"信得秋冬季健康養雞方案",給廣大養殖業者提供秋冬季養好雞的方法,幫助雞群安全度過秋冬季,增加秋冬養雞效益。
"信得秋冬季健康養雞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一、科學的育雛
健康優良的雞苗是決定養雞成敗的基礎,健康雛雞的標志是小雞精神、叫聲清脆、雞爪黃潤不脫水、不拉稀;新城疫,傳支,法氏囊,呼腸孤,流感等母源抗體高而整齊,且無白痢和支原體等蛋傳疾病。品質差的雛雞前期死淘率高,飼養中期易發大腸桿菌、支原體病,飼養后期病毒病更是防不勝防。雛雞不健康導致雞大小不勻、生長不良,消化不良、長期腹瀉等。雛雞不健康會導致耗料增加,料肉比高,生長緩慢。品質差的雛雞增加了養殖戶的飼養成本和養殖風險。雛雞質量是基礎,早期育雛管理是關鍵。
育雛關鍵環節:
1、提前預溫:進雞前48小時就把室溫提到要求的溫度,給雞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進雞后溫度不要忽高忽低,控制溫差在3℃之內。
2、看雛施溫:一般溫度合適雞雛在舍內如星狀排列,雞群中有5%左右的雞張口呼吸;溫度高則散落在墻根,多數張口呼吸;溫度低則聚集在火爐四周。
3、合適濕度:育雛舍一般前10天保持70%的濕度(用濕度計進行測量),人進入雞舍感覺臉面潮濕為益。加濕的方法一般有在爐子上蒸發食醋或者在雞舍內噴灑消毒液。避免出現高溫高濕或高溫低濕現象,高濕會使舍內氨氣和硫化氫氣味大,使雞呼吸粘膜受損、缺氧,雞只易患肺炎、腹水癥和腹瀉;低濕則小雞脫水、卵黃吸收不良、羽毛發干、干爪,易發感冒,一周之內脫水的雞永遠長不成一只合格的肉雞,加濕要從進雞前(甚至消毒)開始。
4、飲水:小雞進舍后需要立即飲水,要用干凈的涼白開水加入5%的葡萄糖與0.05%納維新一代,不會喝的要人工教,防止小雞脫水。
5、喂料:飲水和開食同時進行,前1周喂料堅持少喂勤添的原則,每隔3小時喂料一次,每次喂料前要對料盤進行清理洗刷,入雛48小時后嗉囊充滿雞雛比例要達到95%,不合格的挑出淘汰。第1周主要培養雞的食欲,吃的越多越好,開發胃腸功能,利于日后生長抗病。
6、雛雞的前期淘汰:發現精神狀態不好、不食、糊肛的小雞挑出淘汰,能淘汰的一定淘汰,我們飼養的是一群雞而不是那幾只病雞,有問題的雞早晚都得淘汰,弱雛吃了料和藥最后發病了還傳染整個雞群,晚淘還不如早淘。
7、優質的育雛藥物:選用育雛藥的原則是副作用小、廣譜抗菌、投喂方便、藥敏高,可選用楊乳氧氟沙星或楊乳納米乳來育雛,不但能抑制支原體、白痢、大腸桿菌病而且具有促進生長,提高抗病力的作用。
二、科學的飼養管理
(一)防寒保暖、適度通風
秋冬季氣候寒冷多變,晝夜溫差大,可采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關閉門窗、飲用溫水和熱風爐取暖等方式進行御寒保溫,養殖后期使雞舍溫度最低維持在18℃-20℃之間。
秋冬季氣溫較低,雞舍門窗關閉較嚴,通風量減少,但雞排出的廢氣和雞糞發酵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卻依然存在,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疾病。因此,要切實處理好通風與保暖的關系,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舍內空氣比較污濁時,則需要加大通風量,采用風機通風的方式,應注意控制和交換時間。如果發現雞無病打蔫、呼吸微喘,雞舍內灰塵彌漫、異味很濃,說明雞舍內空氣極度污濁,應立即加強通風,自然通風要注意防止賊風,以免雞群受冷應激。
(二)減少潮濕、保持相對濕度
秋冬季雞舍內通風量小,水分蒸發量減少,加之舍內的熱空氣接觸到冰冷的屋頂和墻壁會凝結成大量水珠,造成雞舍內過度潮濕,給細菌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一定要強化管理,注意保持雞舍內的清潔和干燥,及時維修損壞的水槽,加水時切忌過多過滿,嚴禁向舍內地面潑水等。
相對濕度以60%-70%為宜,較高的濕度利于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如果伴有溫度則會加重危害。濕度低則雞舍干燥,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雛雞長時間處于干燥的環境里可導致其脫水、衰弱,因此要重視對雞舍濕度的調整。地面養雞冬季墊料比較干燥,要經常灑水或噴霧消毒。
(三)定期消毒
消毒工作應貫穿養雞的全過程。秋冬季氣溫較低,細菌繁殖速度減慢,但秋冬季氣候寒冷,雞的抵抗力普遍減弱。若忽視消毒,極易導致疾病爆發流行。可以選用信得消毒劑、真金碘、威典、菌毒殺等不同成份的消毒劑對舍內外輪換消毒。
(四)增加能量、增強體質
雞靠飼料獲得熱能來維持體溫,外界的氣溫越低,雞用于御寒的熱能的消耗就越多。據測定,冬季雞的飼料消耗量比其他季節增加l0%。因此,冬季雞的飼料中必須保證能量充足,除保證蛋白質的一定比例外,應適當增加含淀粉和糖類較多的高能飼料,以滿足雞的生理和生產需要。
冬季雞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別注意防疫工作,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根據實際情況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預防性藥物,適當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秋冬季養雞從育雛開始可以使用納維新一代來增加維生素攝取量,提高雛雞抗病力;天氣變化、轉群、換料、疫苗等應激發生時及時使用納維新一代來消除應激提高雞只的抵抗能力;飲水中經常添加普力健具有防治病菌、抵抗氧化、抑霉解毒、提高免疫、降低料肉比、提高生產性能的功效,普力健的特殊功效得到廣大養雞戶的認可,被很多養雞戶列入保健程序。
三、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秋冬季新城疫、流感、腎傳支、法氏囊病等病毒性病疾病時有發生,給養雞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有效防治這些疾病的措施是嚴格做好免疫;根據秋冬疾病流行特點,信得公司提供如下免疫程序供參考:
信得建議肉雞免疫程序
四、秋冬季常發病與控制
疾病控制是決定養雞業效益的最關鍵因素,控制好秋冬季常見病是保證養殖成功的關鍵,要想控制好秋冬季疾病,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首先控制好呼吸道,消除"萬病之源"
引起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原體-支原體,主要破壞呼吸道粘膜,其主要危害不僅僅引起呼吸道癥狀,更嚴重的是繼發感染新城疫、傳支、大腸桿菌等疾病,因此慢性呼吸道病號稱"萬病之源",控制好慢性呼吸道病,其他病的發生可大大降低,因此,秋冬季節控制好慢性呼吸道病是養好雞的關鍵。根據今年雞呼吸道病的發生特點和防重于治、防治結合原則,信得推出全面控制慢性呼吸道病方案:
日
齡 | | | 1-4天 | | 切斷垂直傳播,凈化支原體、白痢、大腸桿菌等,提高雞體抗應激能力。 | 8—10天 (或新支二聯苗免疫后) | | | 22—25天 | | | 30—31天 | | |
(二)清除"新萬病之源"--霉菌毒素,解除免疫抑制危害
霉菌污染及霉菌毒素現在存在養殖中的各個環節,種雞感染霉菌毒素或者孵化器被霉菌污染,垂直傳播給后代,造成很難飼養成功;飼料原料監控不嚴,玉米發霉變質造成肉雞免疫器官萎縮、生長不良、免疫失敗;雞舍潮濕、墊料發霉造成腸道病久治不愈;霉菌毒素蓄積肉類被人食后中毒現象;甚至霉菌孢子存在于空氣中對動物呼吸系統造成危害;動物及人類時刻受到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這幾年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霉菌毒素被專家們稱為"新萬病之源"。
霉菌毒素重在預防,一旦發生損失慘重,預防措施:肉雞1-15天使用霉毒必治拌料,每噸料500g本品,連續飼喂;16-35天普力健連續飲用,1噸水/L;
治療原則:抑霉解毒、抗菌消炎、提升免疫力、提高采食、修復腸道粘膜、激活胃腸道功能,增強腸道蠕動,提高食欲。治療方案:霉毒必治+富肽+VB1+阿莫西林。
(三)建立屏障功能,保護好雞的腸道粘膜
1、肉雞飼養期內使用普力健保健腸道,修復腸道粘膜,提升免疫力,每升普力健兌水1000L,停3天用5天;
2、法氏囊炎疫苗接種后,及時使用預防腸道疾病的藥物,如新亞疫平、諾倍康、菌立克、腸舒安、腸樂微粉;
3、換料、轉群時連續使用納維新一代和菌立克,防止應激和腸道疾病的發生。
(四)秋冬季病毒性疾病控制方案
秋冬季常發的病毒病有新城疫、流感、法氏囊病、傳支、腎傳支,病毒病的治療堅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臨床上治療時機延誤而造成損失嚴重的例子數不勝數。信得專家結合臨床經驗對常發病毒病提供如下治療方案:
1、新城疫、流感:信必妥+信得禽康
2、傳染法氏囊炎:囊速康(雞傳染法氏囊炎精制蛋黃抗體)每只雞注射1.2-1.5ml;
3、 傳支、腎傳支:吉康雙博+雙安口服液+腎寧。
五、肉雞增重加油的最佳組合武器――美肥+納維
目前肉雞最常用的催肥方式是使用多維、氨基酸和大油催肥。維生素、氨基酸催肥,雞只是表現冠紅、羽毛光亮,由于固體多維利用率低,機體吸收很少,難以達到好的增重效果。飼料中加大油催肥成本較高,而且造成雞腹瀉。
很多肉雞飼養者為找不到理想的催肥產品而苦惱,究竟哪種催肥方式更有效?
經過上萬個雞場使用表明:采用美肥+納維的催肥方式,每只雞能多長半斤肉,提高直接經濟效益只雞5毛錢,投入產出比較1:6。
信得美肥是一種脂肪乳化劑,能夠促進脂肪消化吸收,提高飼料中油脂轉化率和利用率;可代替飼料中1/3的動植物油脂,節省成本,而且有防止雞腹瀉之功效;
信得納維是采用納米技術生產的納米級液體維生素,使維生素顆粒接近水分子大小,有效成分可以均一穩定地分布于水中,不堵塞飲水器,吸收率100%、利用率99%,納維幾乎被機體全部吸收利用,使用成本不到電解多維的一半,能節約養殖成本,增加養雞效益。
更多家禽資訊、行情、精華資料請登錄中國畜牧人網站家禽頻道:
http://www.www12347.com/poultry/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