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楊凌晨光乳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文輝很忙。
1月11日,剛送走省工信廳檢查組,何文輝又立即投入到購置三聚氰胺檢測設備的洽談工作?!澳壳百徶迷O備的方案已經確定正在優選,還沒有安裝到位。”何文輝覺得,“這一次國家給的換證時間太短了,最多只有兩個月?!?/font>
有趣的是,幾乎全國乳制品加工企業的所有負責人都巴不得為迎接檢查組和選購檢測設備而忙碌。因為,如果此時不為這兩件事情忙碌,可能就預示著企業將要退出乳制品加工行業。
伴隨何文輝這些乳制品企業負責人忙碌的,還有奶牛養殖戶王杰(化名)的擔心。
忙碌和擔心的引信是去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同時要求從2011年3月1日起,乳制品生產企業凡未重新獲得生產許可的,依法停止生產。
新的許可條件審查細則提高了乳制品生產的準入門檻,特別是提高了對其檢驗能力的要求。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表示,今年要突出乳制品行業這個重點,認真做好乳制品特別是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的重新審查發證工作,對規模小、生產條件差、質量保障能力弱,特別是沒有檢測能力的企業,要堅決依法淘汰、依法關停。
“此舉旨在推動我國乳制品行業規模化發展,促進提高乳制品行業的質量安全水平。”支樹平說。同時業內人士認為,新政勢必會加速國內乳品企業重組、兼并收購步伐,有利于整合加工資源,提升產業水平,保證乳品安全。
然而,有業內人士認為,新政能否使乳制品行業迎來彩虹還值得期待。
期 待
消費者的“福音”
“吃葷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沒數。”略帶夸張的網絡調侃語,是公眾對食品安全失望與無奈的真實寫照。
“我曾經傾向于相信,三聚氰胺只是2008年9月的一場陰霾,沒想到它卻成了‘永恒’?!闭谝患掖笮统羞x購牛奶的張女士把不同品牌的牛奶拿起來又放下,始終無法決定購買哪個品牌。
2010年的中國乳業不太平,“三聚氰胺”陰魂不散。
2010年4月,衛生部發布66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
同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三聚氰胺生產流通管理,從批發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要建立銷售實名登記等制度,防止三聚氰胺產品及廢料流向食品生產加工和飼料生產加工企業。
根據規定,問題乳品流入將問責當地政府,每批乳品原料出廠成品均需檢測三聚氰胺,將產銷信息實現全程追溯。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兩個月后,湘潭遠山乳業所產玉米奶中再現三聚氰胺身影。
乳制品三聚氰胺事件將乳制品行業食品安全管理推向風口浪尖,也使消費者對國家能從根源上解決乳品安全事件的期待日趨強烈。
在2010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和《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重發生產許可證。新審查細則,提高了對乳品生產企業自檢能力。
“新政策的出臺對乳制品消費者來說可謂是福音?!睒I內人士稱,此次新修訂的審查細則,主要是從四個方面重新做了修訂,包括了25個小項,涵蓋面之廣達到“史上最細”。
記者對比2006版和2010版的《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后發現,2010版兩個審查細則不僅對檢測項目做了調整,還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必須配備相應檢測設備,對蛋白質、食品添加劑、三聚氰胺等64項指標進行自檢。
“的確是個好消息。如果乳制品生產企業都能達到要求的話,以后喝奶就放心多了?!钡弥橹破菲髽I面臨重新審查發證的消息后,張女士激動地說。
現 實
中小乳制品企業的“噩耗”
然而,鳳翔縣的奶牛養殖戶王杰卻憂心忡忡。
“聽說嚴格的審查細則將迫使一部分中小企業因購買不起檢測設備而倒閉。如果大量中小企業倒閉,那我們的牛奶出售必將受到影響?!蓖踅軗牡卣f。
這并非杞人憂天。事實上,從事乳品加工的中小企業負責人把這個消息看作“噩耗”?!靶抡嵤貙ξ覀冎行∑髽I產生重大的影響,我們已經決定把廠子賣出去了?!币晃徊辉竿嘎缎彰娜槠芳庸て髽I負責人說。
據了解,此次新的生產許可證的發放步驟是:乳品生產企業必須先在發改委和工信廳取得有關符合產業政策的證明,才能在當地質檢部門申領生產許可證,經質檢部門檢查認定符合審查細則后,予以發證。
業內專家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生產許可取得條件,僅產業政策一項,就有很多乳品企業將被擋在門檻之外。事實正是如此。據何文輝介紹:“有消息稱,目前省工信廳在寶雞等區域的檢查結果顯示,幾乎沒有合格的乳品生產企業?!?/font>
問題還不在此,關鍵是新細則實施使得乳品行業的門檻陡然提高。
根據《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的規定,企業必須具備三聚氰胺檢驗項目相關的檢驗設備及能力,不得進行委托檢驗。
不僅如此,對于參與檢驗的技術人員也有嚴格要求。新標準要求其必須具有相關大專以上學歷,掌握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檢驗的專業知識,達到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要求的能力,獲得食品檢驗職業資格證書。
據了解,購置三聚氰胺檢測設備——進口的液相色譜儀,價格接近40萬元,一個樣品的檢測費用在300元左右,其中單是檢測用的試劑費用就100多元。
“據我們了解,新細則要求乳品加工企業購置的檢驗設備相當于地市一級的質檢所三年前的檢測水平,而增加的三聚氰胺自檢能力則比三年前的質檢所水平還要高一個檔次?!?西安市乳業協會秘書長王偉民說,按新規進行審核后,很多中小乳企沒有自檢能力,以往采用送檢,現在除了要購買檢測儀器之外,還要有檢測人員培訓、儀器維保等運作成本,部分中小企業會因達不到要求而退出生產領域,客觀上加速行業洗牌。
東方艾格高級乳業分析師陳連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2011年至少會有25%的乳制品企業消失,甚至很可能會達到50%。據王偉民介紹,“目前,陜西境內的乳品企業已開始重新洗牌,有些企業領導萌生退意,賣掉自己的企業,徹底退出乳業。還有一些企業在觀望等待?!?/font>
探 討
“制度補漏”能否迎來彩虹
“總體上來說新細則的頒布實施是個好事情,但是國家有關部門有逃避責任之嫌,因為門檻定高造成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后,國家便于對為數不多的大企業進行監督管理?!蓖鮽ッ裾J為,新政頒布也說明過去對乳制品監管的法律法規有不健全和缺失的地方?!皣以谘a過去落下的課。”
亂世用重典。提高奶制品入行門檻,重新發放生產許可證,其意義不僅在于增加三聚氰胺自檢等內容的“制度補漏”,更在于規范行業發展的“撥亂反正”。有乳業專家質疑,“新政在客觀上將淘汰一些小規模乳制品加工企業,而誰又能保證大型乳制品加工企業不出事?”
如何以“制度補漏”為契機“撥亂反正”呢?眾多中小乳企的退出,或許能起到凈化市場的作用。王偉民說,據兩年前統計結果顯示,全省的日加工能力大約在兩萬多噸,大企業占到一半以上,但是鮮奶實際處理量只有5000噸。乳品企業的重新洗牌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格局,減少低水平的重復建設。
但是乳業的“凈化”是否能如業界和國家所愿般順利進行,王偉民認為尚值得推敲和期待。
新版細則的建立是否預示了我國乳業的光明前途,“制度補漏”后乳制品行業能否迎來彩虹?從何文輝應對記者關于購買檢測設備所需資金的回答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何文輝說:“由于檢測設備型號不同、各企業生產車間改造要求不同,使每個企業購買設備的花費就不同。新版細則中并未規定自備檢測儀器的型號和檔次,也沒有規定檢測的手段和方法。如果采用快速的檢測方法,只需1萬多元就可以買到相關設備?!?/font>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具備有自檢能力,僅僅只是解決了“能測”這一問題。因此,“細則不細”似乎不是最根本的問題,核心問題是乳品企業的執行力。
“近年來引發的‘質量門’中,幾乎每次都出現了大企業的身影?!睒I內人士建議,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將是解決乳品安全的重要舉措。王偉民也認為,政府的監督力量是有限的,可以發動協會、企業、消費者等民間力量,綜合起來對整個產業有效監管。
“對于乳制品企業來說,只有扎扎實實提高社會責任意識,提升產品質量,才能將食品安全事故堵在市場之外。”何文輝覺得保證乳制品安全關鍵在企業自身。
本文來源:城市經濟導報
更多反芻資訊、乳品健康、技術資料請關注中國畜牧人網站反芻頻道:
http://www.www12347.com/ruminate/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