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企業中,全部公司基本已經完成了辦公自動化。與以前舊的企業相比,我們成長了。那對于我們以前適用的那套企業管理經驗,已經不適合我們現在的企業管理。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一、拋棄舊管理觀念
1、數字指標唯一
舊管理觀念的主要表現是:榨干員工的能量,以此創造更多的收入、獲取更大的利潤。你會聽到這些人喋喋不休地談論數字指標,仿佛那是企業的惟一目的。
2、員工只是經濟人
傳統管理中,那種把人只看作為一種資源,是管理的對象,被指揮者、執行者的理論。其實質是只崇拜物,不崇拜人的思維的體現。是建立在把員工設想為經濟人的前提下的。
3、干部是一群家長
在企業管理中,傳統的“組織人”模式是建立在管理人員的權威性基礎上的,這種管理模式主張:只有將員工變成像他們管理的資產一樣可以進行預測和控制后,企業管理才是成功的。家長式管理在我國企業管理中普遍存在,奉行上述管理模式的企業也是俯拾皆是。然而實踐證明,在選擇這種管理模式的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注重員工對企業管理的一致性和服從性,不會倡導員工的個人創新意識和能動精神,也不會鼓勵員工去承擔風險,久而久之,企業就會陷入一種死氣沉沉的管理狀態中。這時,有才能的員工往往倍受壓抑和排擠,他們的才能和專業技能也受到限制;基層管理者失去了尋求企業發展機遇或創造新設想的激情與動力,他們不關心會發生哪些問題和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做完必須要做的活。現代企業正面臨著一種新的競爭環境——不間斷地變革和高度不確定性。企業一旦陷入死氣沉沉的管理狀態,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自然會逐步走向死亡。 二、尊重和關心員工
1、第一條規矩
BMC公司副總裁維爾森強調管理時說:“企業確實需要規矩,但規矩的第一條規矩就是尊重個人,如果把這一條規矩做好了,一切也就好辦了”。
2、員工同時是社會人
其實,企業員工既有經濟人,勞動是為掙錢生存的一面,還有社會人尋找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一面。管理也就存在著制約與自律兩個方面的作用。積極創造使員工全面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在全面提高員工素質的前提下,變指揮型、命令式的管理思維為引導型、協調式的管理思維,是高明的選擇。
3、關心員工的前途和未來
世界上最大的咨詢公司安德森公司原掌門人溫白克說“我喜歡那些最善于鼓勵企業所有的員工去實施他們自己的目標的人,而不喜歡向國王一樣只會指揮發布命令的獨裁者,因為管理真正親和于員工,不僅要在表面上要與員工的距離拉近,還要真正的關心員工的前途和未來,這包括員工的薪水和股票,也包括員工的學習機會、發展機會。 日本西武集團的“員工自我申報制度”,每年都要填寫自我申報表,對自己深造、工種調換、晉升職務的要求,以及對現在工作的滿意程度及意見。其企業文化是激勵員工追求自我實現。
4、關心員工的家人和家庭
尊重員工,不時地關心一下他的家人,問候一下他的家人。 只要讓他覺得你很真誠,他就會以極大的忠心和熱忱來回報你和你的企業。 雅馬哈集團的托兒所……美國里特公司的老幼日托中心,60歲以上和6歲以下的編在一起,互有益處……美洲銀行集團設立了家庭事務經理,員工找保姆、父母有病、生日等都找他,聘用條件非常嚴格…… 員工自助援助隊
5、進行一定的文體活動
保健不只是福利,而是競爭力之大問題……三菱電機,每天跳繩三分鐘,比賽……旭成化工的周末賽跑,一半以上的參加……微軟總部如一個大學校園,運動場、室外就餐區、藍球場……在著名風景區建療養院,員工休養……三菱商事,冬滑雪、夏游泳、31個運動隊、17個文化活動小組、俱樂部、體育中心、合同體育館…… 新一輪的企業管理條規已經出現,那我們的任務,大方向不變,摘錄條規當中適合本公司發展的條例。整裝待發! 文章來源:中國畜牧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