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蛋雞產蛋量 2007-12-27 19:34:54 冬季氣候寒冷,日照時間短,通常情況下蛋雞產蛋率下降,甚至停產,為使蛋雞冬季高產穩產,在飼養管理方面需采取如下措施:
一、適時調整配合日糧。冬季氣溫低,蛋雞為抵御寒冷侵襲而采食量增大。因此在日糧配制上,要適當增加能量飼料降低蛋白質飼料的比例。一般要求冬季配合日糧中蛋白質含量為16%—17%,代謝能2.75兆卡/千克,鈣2.8%—3.2%,同時要滿足雞對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以自由采食或日喂3—4次為宜。籠養雞注意補給砂子
二、及時整頓雞群。蛋雞產要能力隨齡斯的增長。每年大約遞減15%,從經濟效益上講,產蛋雞利用年限大多數以1—2年較合算。因此,為便于飼養管理,保持較高的生產水平,對于當年飼養的蛋雞在開產前,要將同群雞中瘦弱、患病、生長發育不良及有惡性癖的雞檢出飼養或淘汰;對完成一個產蛋年繼續利用的,在整頓時應采取淘汰提前換羽的低產蛋雞,只保留健康高產蛋雞,并實行人工強制換羽。
三、加強保溫防寒措施。高產蛋雞最適宜溫度為16—23℃,當溫度低于13℃以下,產蛋量明顯下降。因此,在冬季籠養難舍最好坐北朝南,并根據情況,用火爐、火墻、暖氣、塑料暖棚等形式提高雞舍內溫度。地面圈養蛋雞,可通過增加飼養密度或暖棚來提高溫度。雞舍內地面保持干燥清潔,雞舍封閉要嚴,防止洞風侵入,并注意適時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新鮮。舍內空氣相對濕度為60%為宜,亦可采用厚墊料養;把地面清掃干凈消毒后撒上一層石灰,然后每平方米鋪1千克(約10厘米厚)的墊草,以后每日增加部分清潔干草,待入春后氣溫升高時將墊草一次清除。
四、補充光照。產蛋雞開產后,光照時間需保持在每日14—15小時,直到產蛋結束。冬季自然光照時間短,因而必須進行人工補充光照,對將要淘汰的蛋雞為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每日光照時間可延長至18小時。
五、搞好防疫衛生工作。一是作為免疫接種和驅蟲工作。產蛋雞在18周齡時(開產前2周)進行新城疫系弱毒疫苗、禽霍亂氫氧化鋁菌苗、雞痘疫苗的疫種和左旋咪唑驅蟲;二是搞好環境衛生。防止閑雜人、老鼠等進入雞舍,以免帶入疾病,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預防性投藥。三是注意巡視雞群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查明原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六、避免應激因素的影響。蛋雞在產蛋期間對環境變化較敏感,一旦受到搬遷、飼料突變、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或疫苗接種、驚嚇等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都會產生應激反應,引起生理機能的改變,導致產蛋量下降或停產。因此,應盡量減少或避免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管理人員進出雞舍工作要有秩序、有規律,一切操作應動作輕巧,特別要防止粗暴、喧嘩引起雞群驚慌,保持環境相對安靜穩定。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夏季怎樣提高蛋雞產蛋量
2009-10-22 信息來源:富農網 一、調整日糧結構
1.調整配方營養水平。高溫季節,雞采食量下降,蛋白質攝取不足會直接影響產蛋量。但雞只代謝蛋白質時產生的熱增耗較多,因此,不能靠單純提高日糧蛋白質含量來彌補,應在保證營養需求的前提下,采取改喂低蛋白日糧適當補加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和賴氨酸)和提高蛋白質利用率的飼養方法來保證雞只對蛋白質的需求,同時添加1%~3%的植物油以提高能量水平。并根據雞的采食量減少情況,適當調整飼料中鈣、磷的比例,一般增加5%~10%。有條件的雞場可用質量可靠的貝粉替代石粉,貝粉中除含鈣外,還含有少量的氨基酸多糖,有促進采食及助消化的作用。另外,日糧中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K以及生物素、核黃素的含量也要相應提高。最好定期測定雞的采食量,根據實際采集量調整日糧營養水平,以滿足蛋雞生產的需要。
2.使用天然飼料。合理地選擇天然飼料,不僅可以有效預防熱應激,確保產蛋雞安全度夏,而且不會增加飼料生產成本,不會有藥殘及耐藥菌株產生的問題。①大蒜:天然大蒜(帶皮)搗碎直接按1%~2%的比例添加在產蛋雞的飼料中。大蒜素(精油)對許多有害菌、病毒、寄生蟲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特別是對菌痢和腸炎有較好的療效,并有促進采食、助消化、促進產蛋、改善產品風味和防止飼料發霉的作用。另外,大蒜素可與維生素B1結合,增加有效維生素B1的吸收,還對動物免疫系統有激活作用。②生石膏:將生石膏研成細末,按飼料總量的0.3%~1%混飼,有解熱消炎、清胃火之功效,可有效預防熱應激的產生。
二、調整飼喂方法
改變飼喂時間,增加飼喂次數,以增加雞的采食量。每天喂5次,在4:00~5:00開燈后10~15分鐘,上第一次料;至11:00之前喂3次;11:00~12:00可適當加喂一些適口性好的瓜類或多汁飼料;13:00~15:00停止喂料,以盡量減少雞的活動;15:00之后喂2次,其中最后一次供料一般在17:00~18:00。
三、降低飼養密度
適當降低雞群密度,可降低舍溫,改善采食、飲水時的擁擠情況。籠養蛋雞以每只0.4平方米;每籠3只為宜;平養蛋雞以每平方米3~5只,每群250只為宜。
四、供給充足飲水
雞沒有汗腺,通過呼吸來散發體熱。高溫環境下,雞的呼吸加快,雞體的水分蒸發量加大,飲水量也隨之增加。因此,高溫季節必須供給雞只充足的、清涼潔凈的飲水,白天應保證水槽中清涼潔凈的飲水長流不斷;使用乳頭式飲水器時,應每隔1小時左右,在水管末端放1次水,以保持水管內的飲用水有較低的溫度。 五、藥物預防熱應激
高溫季節,可在飼料或飲水中適當添加抗熱應激的藥物。
1.添加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含有生命活動必需的鈉、鉀等成分,可調節酸堿平衡,維持血鉀濃度(防止低血鉀),防止脫水;同時,可使雞的排泄量加大而帶走大量熱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溫環境的不利影響。
2.中藥。大青葉、苦參各30克,白茅根、香薷、白術、連翹各20克,石膏100克,研細后拌入100千克飼料中喂雞,既清熱解毒,又抗應激,有利于雞多產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