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煙草經濟的另一面是: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若一個國家當年的煙草稅是若干億美元,20年后,這個國家將不得不用當年所征收煙草稅的2.8倍支付因吸煙帶來的健康危害,且不包括由吸煙導致的其他損失。事實上,這個“還債”的時候已經到來。

以履約名義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卷煙包裝標識的 規定》與《公約》要求差距明顯

(李伯根/制表/圖)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方,我國承諾在2011年1月9日前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室內工作場所實100%禁煙。如今期限將屆,而據中國疾控中心等部門6日聯合在京發布的一份名為《控煙與中國未來》的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我國控煙履約績效只有百分制的37.3分,離及格線還差很遠。
據新華網6日報道,報告使用“過去30天室內工作場所有人吸煙的比例”等10項指標,對保護人們免受二手煙危害、提供戒煙幫助、增加煙草稅收和價格等5項煙草控制關鍵政策執行情況進行評價。
其中,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過去30天有人吸煙的比例分別達到63.3%和72.7%。過去12個月就醫的吸煙者中,將近60%的醫生沒有詢問他們的吸煙習慣。我國人群中,有1.5億吸煙者購買5元一盒或更低價位的卷煙,每百盒卷煙的花費僅占2009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2%。這些都表明我國控煙履約政策執行不力。
報告指出,以百分制評價我國對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關鍵政策的執行情況,我國平均得分僅為37.3分。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履約情況處在100多個公約締約國的最末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