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93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方牧業》] 2010年中國生豬市場分析回顧及2011年走勢預測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1-7 10:0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中國生豬市場分析回顧及2011年走勢預測
    ◆馮永輝(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網)
    ◆李峰(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09MBA

    2010
    年,中國生豬市場的表現與宏觀經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低迷與過熱。整個上半年可以用數組此類的詞匯形容:暴跌、低迷、失望、絕望。2月份開始持續至4月份的暴跌,4~6月份的谷底低迷,4月份開始政府連續5批收儲,市場卻毫無起色,繼續低迷,養豬人對收儲政策的效果失望,進而絕望……
           直至6月中旬,豬市卻又開始了一段近乎瘋狂的、幾乎每天1%的上漲,但僅持續了40多天。生豬市場終于走出長達半年的虧損,進入盈利。均衡盈利至年底后,新一輪政策調控和豬病再次導致豬市在2010年即將結束、距離春節還有2個半月的時候再次下跌……2011年中國生豬市場是否還會持續下跌、再次虧損?2011年的中國豬市究竟是“春天”還是“寒冬”?
           一、生豬市場盈利變化分析

    1.
    豬料比價走勢分析

    2010
    年全年全國豬料比價整體走勢與2009年略相似,均為春節前便開始一路下滑,年中虧損,進入均衡及略高于均衡水平的盈利。但差別同樣明顯,2009年年初開始下跌,但直至5月份才進入虧損,但20102月份春節期間便跌破了4.41的豬料比價盈虧均衡線,進入虧損。

    2009
    年虧損期僅保持了2個月左右,但2010年虧損了近6個月。原因是:20096月份第一次政府收儲強力拉升豬市走出了虧損,但20104月初至6月份政府先后5批收儲并未推動市場走出虧損,僅僅阻止了豬市的進一步下跌。由于2009年的虧損期短且不夠深,并未使過剩產能得到及時淘汰,因此,2009年后期的反彈不如2010年下半年反彈力度強。
           綜合來看,2010年上半年比2009年虧損程度大,但后期漲幅也較大。但全年平均水平2010年為4.481,較2009年平均水平4.661,下跌3.86%。兩年來中國生豬市場虧損期9個月(豬料比價低于4.41),正常盈利(4.41~51)共10個月,僅有5個月高于51

    2.
    豬糧比價走勢分析
           豬糧比價走勢與豬料比價明顯不同之處在于,2010年上半年比2009年最低點跌幅深的多,主要原因是豬糧比價只是豬價與玉米價的比值,而不考慮豆粕等其他飼料價格的波動,2010年上半年玉米價格猛漲,而豆粕價格一路下跌。

    2010
    1月份全國豬糧比價便跌破盈虧均衡線61,最低的5月份甚至跌破一級警戒線51,至4.781201010月份前和12月份豬糧比價同比均下跌,而豬料比價僅7月份前同比下跌。全年平均水平,2009年為6.812010年為5.931,不僅同比下跌了12.79%,而且還低于61的均衡線。

    3.
    自繁自養頭均盈利水平走勢分析


    2010
    年全年全國自繁自養出欄肉豬盈利只有84/頭,較2009年的143/頭下跌了41.26%。主要原因是2010年上半年的虧損面積遠大于2009年的虧損,即使20108月份以后的盈利水平較2009年同期略高,但20094月份前頭均盈利水平較高。因此,2010年全年盈利較2009年減幅較大。

    2009
    年以來的24個月中,虧損了6個月,成本線附近有2個月,共計8個月,其中虧損100元以上的有5個月。頭均盈利50~200元的共有9個月。200~300元的共有4個月,300元以上共有3個月。
           由此可鮮明的看到,自20072008年兩年的高盈利時代結束后,自2009年初政府發布《防止豬價過度下跌調控預案》開始,整個中國生豬市場進入了以盈虧平衡線為零點窄幅震蕩的微利時代。市場整體處于供求基本均衡狀態。自20108月份后緊平衡。
           與宏觀經濟表現為過熱相比,養豬業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與其他行業風險收益相比較,養豬業毫無競爭力,因此,自2010年虧損開始,便有大量中小養殖戶紛紛退出養豬行業,選擇外出務工。20088月份以后市場進入緊平衡,且供求缺口可能繼續擴大。


    二、生豬市場價格變化分析

    1.
    出欄肉豬價格走勢分析


    2010
    年全國出欄肉豬均價與2009年整體基本持平、變化趨勢相近。但明顯差異是,20108月份后的上漲較2009年同期更加強勁,動力更足;2~4月份的下跌更猛,6~7月份的上漲同樣迅猛;8~10月份期間還出現了連續3個月平穩的罕見現象。相同的是,2009年末距春節還有兩個月時12月中旬左右便開始不漲反跌,2010年在距離春節還有兩個半月,11月中下旬開始便開始一路下跌。而2007年、2008年底臨近春節均為上漲。
           若以全國出欄肉豬價格11/千克為成本線,2009201024個月中共有9個月低于成本線,有12個月處于11~13/千克,僅有3個月超過13/千克。201010月份后豬價沖出綠色正常價格區間,進入黃色略高區間,折射出生豬供求關系開始趨緊,前期存欄下降開始反映在市場上。由于生豬“量、價”變化邏輯關系中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由此可簡單推斷出:2011年上半年生豬供求關系可能仍趨緊,價格很難大幅下跌。
           由于生豬價格背后同時有政策調控和疫病在作用,因此,諸如連續兩年在距離春節仍有2個月的需求最旺季,豬價不漲反跌的現象,便是以上兩因素作用的結果。具體影響將在報告“疫病影響”部分詳細分析。

    2.
    仔豬價格走勢分析

    2010
    年全國仔豬價格均價為17.76/千克,較2009年全年均價20.03/千克下跌了11.33%。仔豬價格的均衡價位在20/千克左右,2009年仔豬價格相對合理,只有3個月份低于20/千克。而2010年全年12月均價全部在20/千克以下,充分折射出2010年長達半年的虧損以及下半年的盈利并未推動仔豬補欄的強勁恢復。
           根據生豬市場變化規律,當市場走出虧損3~5個月后,持續數月的盈利將會帶動仔豬補欄積極性的回升。20108月份豬市才結束虧損,10~12月份是補欄積極性恢復的重要期。但由于11月中下旬開始,因政策調控和豬病等因素影響導致出欄肉豬價格再次調頭下跌,致使在補欄的關鍵期仔豬價格再次大幅下跌,補欄積極性受挫。由此所帶來的影響必將反應在2011年上半年的市場上。

    3.
    二元母豬價格走勢分析

    2010
    年全國二元母豬價格年均價為1380/頭,較2009年均價1450/頭下跌了4.83%。由于二元母豬價格本身就是母豬供求關系的反映,且最終影響到母豬存欄及整體存欄和生豬供應。因此,從兩年來二元母豬價格的變化可看出,2009年整體補欄正常,但2010年長達半年的虧損已影響到母豬補欄和存欄。再加上豬病的影響,母豬存欄已一定程度的下降。
           1400/頭的價格為均衡線的話,20102~9月均低于此水平,補欄積極性不高,自10月份后豬價的上漲帶動了補欄積極性的回升,但年末豬價的下跌再次影響到補欄,再次回落。
           三、豬飼料成本結構變化分析

    1.
    玉米價格走勢分析
           與豬價波動明顯不同的是,2010年全國玉米均價遠高于2009年,分別為1.93/千克和1.69/千克,同比上漲了14.2%。且自20105月份后全國玉米均價長期圍繞在2/千克左右。
           2008年以來的3年中,2010年的玉米價位已與20082009年明顯不在一個水平,高出一個臺階。而對比豬價,2010年的豬價卻是2008年以來最低的一年,且遠低于2008年的價位,低出一個臺階。
           價格首先反映供求關系,其次才是成本。可判斷,2008年以來化肥等農資價格的上漲已經轉嫁至玉米價格,同時,連續幾年來關于玉米產量究竟是減產還是增產的爭論,答案也逐漸明了:兩個因素都有,但成本上漲只有在賣方市場也就是供不應求是才更容易轉嫁到下游產品。
           同樣,飼料成本高并不意味著一定能轉嫁到豬價上導致豬價高,只要生豬供大于求,豬價仍要跌破成本線。只有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時,上升的飼料成本才可順利轉嫁至豬價。


    2..
    豆粕價格走勢分析
           作為飼料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豆粕雖然只占了20%~25%的飼料添加比重,但由于價格遠高于玉米,因此,其在飼料成本中的比重在30%~40%。因此,在普遍應用玉米-豆粕型日糧的今天,玉米并不能代表飼料成本的變化。豬糧比價的不科學性正是不考慮豆粕價格對飼料成本的影響。尤其是,玉米價格和豆粕價格并無替代關系,因此兩者價格波動并無關聯性。

    2010
    年全國豆粕價格走勢與玉米價格波動差異異常明顯。
    2010年玉米價格是2008年以來最高的一年,且明顯高出一個臺階。而豆粕價格卻恰恰相反,是2008年以來最低的一年,且明顯低出一個臺階。2010年全年均價為3.39/千克,較20093.66/千克下跌了7.38%。且從2010年初便開始一路下跌,一直跌至7月初,連跌了半年多。之后7月上旬開始強勁反彈,但僅持續至11月份,再次回落。
           四、生豬存欄結構變化分析

    1.
    豬病影響程度分析
           豬病影響級別:2以下正常,2~3為局部略嚴重,3~4為較嚴重,4以上為非常嚴重。2010年全年豬病影響級別指數為3.21,明顯高于2009年的2.6。自2010年初農業部公布了部分省份的口蹄疫疫情,全年區域性的豬病便此起彼伏,直至年底貫穿全年。尤其是上半年的豬價暴跌,已經持續了半年的虧損,和豬病嚴重導致病豬擾市直接相關。
           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豬病對市場的影響層面不同。例如年初的疫情對母豬的影響遠小于對仔豬的影響,同時還加快出欄,病豬擾市。不僅導致長達4個月的暴跌和近半年的虧損,同時還導致6月中旬后,豬病過后豬價以幾乎每天上漲1%的罕見速度強勁反彈。
           以藍耳病為主的混合感染則可對存欄直接產生重創,導致大量母豬死亡,存欄大幅下降。2007年的豬價暴漲其主要動力便來自于從2006年夏天持續至2007年初的嚴重豬病。
           目前,從201011月下旬開始的下跌除了政策調控因素外,豬病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病豬擾市,使得在南方做臘肉的需求最旺季持續下跌至12月底。


    2.
    生豬總存欄變化分析


    2009年中,全國生豬總存欄經過2007年下半年開始的大量母豬補欄后,終于得以恢復至均衡水平以上,并隨即表現為產能過剩。但由于20096月份首次收儲及時阻止了價格的下跌,因此,過剩的產能并未在當時淘汰,反而是20099~11月份的局部嚴重豬病導致存欄下降。

    2010
    年初開始豬病及由其導致的豬價暴跌進入虧損,共同使存欄開始快速下降。由于此時生豬市場的長期低迷和疫病風險巨大與宏觀經濟過熱、漲聲一片行程了鮮明對比,因此,大量中小型養殖戶選擇了退出養豬業。而且即使8月份后豬市強勁反彈,也未重新回來。仔豬價格持續低迷便反映了這一現象。2010年是中國生豬產業結構大洗牌的一年。
           盡管201011月下旬開始,在放儲、豬病等因素影響下豬價再次下跌一個多月,但很明顯下跌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因為整體存欄已經不再支持供大于求,豬價很難跌破6/500克的價位。而且,一旦豬病這一最大不利因素的影響減小,不足的存欄仍支持豬價繼續上漲。

    3.
    母豬存欄指數:略低于均衡水平 區域差別較大
           母豬存欄與豬價之間的“量、價”邏輯關系是:補欄后備母豬(50~60千克)——體成熟配種(需3個月左右)——114天妊娠期——產子后5個月育肥出欄——豬價,豬價——盈利——補欄積極性——補欄后備母豬……,也就是從補欄母豬到影響生豬供應和豬價需要“3個月配種、4個月妊娠、5個月育肥”共12個月的周期,即“三四五”周期定律。
           如:本期生豬供應增加的原動力來自于12個月前母豬存欄的增加,在這12個月內母豬存欄的增加并未影響到肥豬的供應和豬價,可能出現母豬存欄和豬價同步增加的現象。因此,以當前豬價高低判斷當前母豬存欄的觀點是錯誤的。


    2006
    年豬病導致母豬存欄大幅下降后,20072008年一直處于快速回復階段。但2008年中母豬存欄便已恢復至均衡水平進入過剩,根據母豬存欄與豬價間“三四五”周期定律,2009年中,生豬供應便將進入過剩階段。2009年二季度豬市如期進入虧損,但之后的過剩產能下降主要來自于豬病,而非虧損導致的淘汰。
           2009年中之后,豬病導致母豬存欄開始逐漸由高于均衡水平轉向低于均衡水平,同時2010年上半年豬病導致的暴跌和虧損也使母豬存欄進一步下降。盡管幾年來規模豬場擴張速度迅猛,但與疫病風險和中小養殖戶紛紛轉行對整體存欄的影響相比,仍難抵消掉退出的產能,存欄下降。
           截止到2010年底全國母豬存欄水平已經低于均衡水平一定程度,根據“三四五”周期定律推算,2011年全年生豬供求關系為緊平衡,出現持續性供大于求的可能性非常低,除非發生嚴重的豬病導致大量病豬擾市的特殊情況。
           五、規避生豬市場風險建議
           由以上分析可知,截止到2010年底盡管豬價再次下跌,但母豬存欄和總存欄的水平均低于均衡水平,下跌空間已經很有限,且2011年全年生豬供應仍處于略緊張狀態。豬價仍有上漲的可能。
           因此,對于中小規模養豬人來說,在做好疫病風險防控的前提下,可以調整存欄結構,增加2011年的出欄量。彌補2010年虧損和豬病導致大量中小戶退出、轉行留下的市場空間。對于中大規模豬場、一條龍企業來說,中國生豬產業的結構調整仍在快速進行,產業轉型是長期趨勢。尤其是在大量中小戶退出后更是擴張的好時機。
           提醒廣大養殖戶疫病風險永遠大于市場風險!把好玉米質量關是關系到豬場效益至關重要的因素。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沙發
    發表于 2011-1-7 15:43:24 | 只看該作者
    不管豬價高低,養好豬是關鍵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1-7 15:49:51 | 只看該作者
    提醒廣大養殖戶疫病風險永遠大于市場風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3: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长春市| 沙湾县| 如东县| 枣庄市| 延庆县| 西昌市| 巴彦淖尔市| 兴化市| 阜南县| 黄冈市| 沅江市| 乐清市| 丰原市| 阳曲县| 涿州市| 常熟市| 洛南县| 会东县| 洞头县| 泸溪县| 宜章县| 拉萨市| 丰城市| 汝州市| 南丹县| 惠东县| 武宁县| 高唐县| 龙南县| 东至县| 辽源市| 玛曲县| 霍城县| 清新县| 本溪市| 安龙县| 庆阳市| 连云港市| 德钦县|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