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8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方牧業》] 中國生豬疫情又一年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1-6 12:1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生豬疫情又一年
    張桂紅(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
      一、2010年中國豬群疫病的情況。
      年初廣州白云區發生口蹄疫疫情;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繼續肆虐,導致2010從3月份至今一直在不同地區爆發,危害中小養殖戶;2型圓環病毒呈現高感染率,潛在危害不容忽視;過度恐慌藍耳病的危害,而忽視豬瘟疫苗的免疫預防,使豬瘟呈現散發狀況。
      同時,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巴氏桿菌、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細菌性疾病繼發感染,豬群疫病混合感染普遍。
      豬流感、豬戊型肝炎、布氏桿菌等人獸共患豬病值得關注。
      二、2010年生豬養殖存在的問題
      1養豬方面的技術培訓會議過于頻繁,導致大家對培訓會議不重視。
      2專家觀點不統一,導致養殖戶不知應該如何防控疫病。
      3獸用疫苗、藥物、消毒劑等制品的質量、批次間的穩定性等需加強監管。疫苗、獸藥的種類過多,農戶不知如何選擇。
      4片面夸大一些生物制劑如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轉移因子等的功效。
      5生豬的養殖數量多,但效率低,一頭母豬年提供上市豬的頭數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過大。
      6基層獸醫技術力量不足,人員素質不高,設備裝備差,服務手段落后。
      7養殖門檻低,技術力量薄弱,缺乏疫病控制的基本理念;呈現問題時拋售病豬,甚至死豬,導致疫病的迅速蔓延。
      8飼料霉菌毒素危害嚴重。
           三、生豬疫病防控建議
           堅持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綜合防治。

    1
    控制傳染源。做好豬場常規消毒,控制人員進出,制定嚴格的豬場管理規章制度。病死豬一定應進行無害化處理(焚燒或深埋)。

    2
    切斷病原傳播途徑:嚴格檢測公豬精液;管理好飼養員;加強豬舍飼具、運輸工作的消毒;加強老鼠、蚊子、蒼蠅的消滅工作。

    3
    加強飼養管理。如:降低豬群的應激因素;改善豬舍環境條件(通風、保溫、濕度、密度);保障豬群的營養;改善飼養管理模式等。借鑒國外養殖模式與養殖理念,如全進全出;早期斷奶;多點飼養;分胎次飼養;大欄飼養;水泡糞等等;

    4
    科學合理使用疫苗。作好豬瘟疫苗、口蹄疫疫苗、偽狂犬病疫苗、喘氣病疫苗的免疫接種。合理、科學使用現在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活疫苗。

    5
    強化豬群的藥物預防與保健。

    6
    做好豬場疫病的定期診斷與檢測,定期監測豬群常用疫苗的免疫效果。

    7
    核心種豬場做到豬瘟、偽狂犬病的凈化,部分有實力的豬群應做好藍耳病陰性豬群的建立。


    8
    加強縣、鄉、村三級防疫體系建設,尤其是鄉村兩級冷鏈建設、病毒檢測設備、防疫人員待遇等,保證防疫體系正常運轉。重視監管、監督,有效保障獸用相關制品的質量。

    9
    鑒于重大動物疫病的危害性,我國也以法律的形式制訂了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的措施,并對受重大動物疫病損失的養殖戶實行補償,以鼓勵養殖戶在防疫期間積極配合落實防控措施,同時扶持疫病暴發后畜牧產業的復興和增長。所以政府應監管并落實重大疫病暴發后的撲殺補償工作。
           總之,規模化豬場疫病防控體系也關系到飼料、環境控制、飼養管理等多個方面,是個系統工程。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沙發
    發表于 2011-1-6 15:01:01 | 只看該作者
    :'(::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1-6 15:51:33 | 只看該作者
    :)3::)3::)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8:4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团风县| 龙里县| 灵寿县| 织金县| 阿荣旗| 舞钢市| 嘉义市| 宜都市| 宁海县| 任丘市| 丹巴县| 南通市| 芜湖县| 云林县| 德安县| 秦安县| 桦甸市| 米脂县| 朔州市| 泰兴市| 奉化市| 含山县| 集安市| 辛集市| 开鲁县| 旬阳县| 老河口市| 苍南县| 陵水| 大英县| 赣榆县| 大方县| 交口县| 高州市| 军事| 太谷县| 拜泉县| 苏尼特右旗| 巩义市|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