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周邊奶牛養殖村的田地里,隨處可見被放養的十幾頭奶牛悠閑地啃食著田地里收獲莊稼后余下的秸稈。而奶農則在一旁陪著奶牛。但是,近日氣溫驟降到零下20℃,在別人看來,這樣的溫度已經冷到無法出門了,而奶農卻依然大早起來把奶牛趕去地里放養,奶牛前面走著,奶農在后面跟著。奶農每當被問到這樣做的原因時,他們就會立即答道:“這樣省錢啊。”
在物價飛速上漲的今天,奶牛養殖成本一日高于一日,很多奶農由于吃不消高額的養殖成本而不得不含淚退出奶牛養殖行業。日前,有數據顯示:由于受到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影響,奶牛養殖戶今年原奶的生產成本比2009年增加了19.7%。雖然在與奶農談話中可以了解到,放養的奶牛會根據生理需要全天候自由采食、自由飲水、自由運動,這可以增加奶牛活動量,促進奶牛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在奶農敘述過這些放養奶牛的優點之后,必然會語重心長強調說:“出去放養奶牛,最重要的是可以省下不少干草錢,能降低養殖成本。”
曾經在某個奶牛養殖村聽到這樣一句話“牛養起來了,人也趴下了”。如今養殖成本逐日飆高,而原奶收購價格卻未見起色,奶農的養殖效益一降再降,許多奶農都是咬著牙硬撐著。由此來看,在零下20℃的氣溫里,一般人恨不得整天呆在家里抱著暖爐過日子,而許多奶牛養殖戶為了節省那點干草錢還得趕著牛站立在冰天雪地中。
之所以會出現奶牛放養的局面,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奶農為了降低養殖成本,但仔細分析后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乳制品企業與養殖戶雙方利益沖突所產生的結果。對于原奶價格遲遲不提高,乳制品企業給出的說法不外乎是:價格是市場定的。如今奶牛養殖規模很大,奶源充足,因此平均養殖利潤自然就降下來了。而且,現在的奶牛養殖模式均以散養為主,原奶質量相對沒有保證。所以說奶價肯定不可能提上去。筆者不禁要問:養殖成本居高不下,原奶收購價格又沒有保障的奶牛養殖業何以健康發展?
放養奶牛只能緩一時之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奶農與企業之間的矛盾。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建立起養殖戶和乳制品企業之間公平對話機制;規劃出科學的奶牛養殖模式;出臺一些抑制物價持續上漲的政策等,只有建立起協調發展、健康穩定的奶牛養殖模式,才能實現多方共贏。讓放養奶牛不再是為了要降低養殖成本的單一目的去“出鏡”。
本文來源:乳業時報
更多反芻資訊、乳品健康、技術資料請關注中國畜牧人網站反芻頻道:
http://www.www12347.com/ruminate/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