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89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方牧業》] 王丁棉 :中國牧場經營模式初探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1-4 12:34: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牧場經營模式初探
    王丁棉 (廣州市奶業協會)  
            前言
            在奶業結構中,處于產業鏈上游的牧場是一個重要的組成元素,它亦是整個產業鏈中中心產品--牛奶生產的一個中心環節。經過近1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奶業已有很大的改變。
            目前我國的奶牛總存欄量約為1250萬頭,從業人員多達300萬人,奶牛業已處于一個轉型時期,即從散養散戶型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由于奶牛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尚未完善建立,目前我國的奶牛場經營模式只能以較為簡單的獨立獨戶、自負盈虧、獨擔風險與利益獨享這種經營模式存在。這種模式存在著許多弊端與較大的風險,難于做大,效益也非常一般,目前的牧場規模及經營模式,已制約著和影響到奶牛養殖業的更好發展以及養殖者的經濟效益。經營牧場所追求的目標,應該是“效益、環保、可持續發展”。一些養牛人,同是同一市場背景下,為什么有人從一百幾十頭起步,十年過后便發展至一千多頭乃至超兩千頭而獲得成功?而一些人則一直發展擴大不起來,甚至是不得不賣牛關場停養?這很顯然是涉及到牧場如何經營的問題。
            牧場采取什么模式去經營,如何把它經營好?這是擺在每一個奶牛養殖者面前很值得我們去關注和研究的又一個新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看法或意見,旨在共同探討與交流。
            1牧場當前經營基本狀況
            1.1牧場規模特點
            主要特點是:分散、規模小,南北差異大。
            全國奶農戶及大型牧場總數大約在250~280萬戶,且80%左右分布在北方,每個場戶的平均養殖規模在5頭左右。尤其在北方,100頭存欄規模以上的場(戶)還不到15%;南方的廣東、福建、上海等沿海這些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經營規模程度比內地地區要大得多,廣州市的每場(戶)平均養殖規模頭數是295頭,這一規模水平與國外的家庭式牧場的規模已相近。
            1.2牧場性質或投資主體多元化民營占絕對主導地位
            主要包括民營、國營、外資、中外合資合作、股份聯營、合作經營等多種類型。
            1.3基本經營模式
            1.3.1自建自養,獨立經營;
            1.3.2小區集約式(奶農社);
            1.3.3乳品企業投資自辦經營;
            1.3.4股份制合作經營;
            1.3.5第三方或乳品企業投資建場,奶農牽牛進場租賃形式經營;
            1.3.6托管經營形式。
            1.4奶源銷售渠道或方式
            1.4.1自產自銷(甚至是零售鮮賣);
            1.4.2交售給收奶站;
            1.4.3搭檔相鄰牛場或他人代售;
            1.4.4直接交售給乳品廠(又叫一站式或訂單牧場)。
            1.5缺乏奶價定價話語權
            目前,全國整個奶牛養殖業還是買方市場,奶價還是乳品廠說了算并牢牢掌握著議價的主動權。
            1.6投資大回收期長風險高成本重效益微
            目前的奶牛養殖業的利潤,在整個奶業產業鏈的利潤分配中,它只是處在倒金字塔利潤結構的最底層,所獲利潤為最小者。目前整個乳品行業的平均利潤點大約在5%~6%,而養牛業的平均利潤會比這個還要低。
            2奶牛場面對的工作事務對象
            牧場實際上是一個小社會的窗口。牧場的經營者,他的工作對象并不完全是唯一的奶牛,而他所需接觸的工作事務對象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其中包括:牧場內的員工;各級的獸醫、檢疫防疫部門;各級的政府農業畜牧、環保、國土規劃、工商等管理部門;飼料供應商;獸藥及其他投入品供應商;機械設備供應商;種公牛站冷凍精液生產供應商;收奶站或牛奶交售的乳品企業。
            實質上一個牧場的經營者,他不單是一個管理者,一個生意人,一個小老板;他更是一個公關者,一個協調者,一個眾多管理部門的聚焦者。
            3牧場內的內部組織架構
            為保證牧場的日常正常運作,每一個牧場不論其規模大少都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尋找和運用某種運作模式或結構架構來使之運行。其結構架構一般以養殖過程的業務環節而設定。
            以500~1000頭中型牧場為例,其中大致包括設有:場長及場辦公室、資料統計與生產部、后勤行政人事部、財務部、飼料組、獸醫組、配種繁殖組、飼養管理組、擠奶組、修蹄班、電力與設備維修班等。各部門按自己的分工職能按部就班有序地組織生產,并實行場長負責制。
            但對中小型牧場而言,場內的組織架構并不那么規范和完善。一個小型牧場的場長,手下統領的就是那么十個、八個人,而他自己是一個生產指揮者,同時又是一個飼料采購員,甚至他還是本牧場的一個小老板經營者,集多職能多元身份于一身。相對來說,大型牧場,特別是一些外資、中外合資、國營、或大乳企開辦的規模牧場,由于內部組織結構設置較有條理和配置得當,牧場的經營運作也較暢順,牧場的管理水平、勞動效率和人均飼養牛頭數也較高。
            4牧場存在的問題
            牧場經營,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概括有如下幾個方面:
            4.1資金緊缺
            北方散養農戶及小型牧場,擴群擴大規模缺資金;廣州的一些200~600頭存欄規模的民營牧場,想擴大規模也存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例如,燕都奶牛場、燕龍奶牛場本身已自建好的牛舍,目前仍空置400~600多頭牛位在空欄,擴群所需資金想向銀行信貸比上天還難,因為無物可作擔保。
            4.2北方的散養農戶實行小區集中養殖后,牛場的管理混亂,“三統一”難于執行;
            4.3奶價受壓和不穩定,議價主動權不在賣方;
            4.4飼料價格變化大,持續高漲不下,造成養殖成本過重和收益低微
            廣州的鮮玉米秸稈年初時的售價才170元/噸,而近期已漲至220元/噸;濕鮮啤酒糟去年底的售價是280元/噸,而現價已升至340元/噸;玉米年初售價是1900元/噸,現價是2300元/噸;豆粕去年售價是3000元/噸,現售價漲至3600元/噸。按去年廣州地區每噸牛奶的飼料成本為3500元,而今年的飼料成本已上升至3700~3800元/噸。
            4.5牧場“三廢”處理,環保壓力大
            牛場的牛尿牛糞污水廢渣的處理,以及牛打嗝和放屁排出產生的甲烷完等溫室氣體的凈化,都是牧場一件十分頭痛的事情。大部分的個體奶牛場在剛開辦的時期,政府都設有做出必傾做好環保處理的硬性規定或要求。但最近則提出要申辦“排污證”,且即使經過牧場環保處理后符合排放標準的污水,最終也得統一流入市政的污水處理廠。牧場對此須作出巨資投入,且牛場不知還可經營多長的時間,牧場對此投入與不投入都感到非常為難,甚感壓力無比。在廣州白云區,有一超千頭的中型牧場,近日就收到當地區政府環保部門的停產申領排污證的通知。而與此牧場相距不到百米的一家金屬電渡廠則相安無事,同廠(場)而不同命,原因在于牛場無須交稅收而工業企業則有稅收。
            最近,廣州有一些企業或個人準備到粵西、粵北找地方新開辦牧場,當地政府就是不歡迎和設置很高的環保門檻,例如提出牧場“三廢處理”要達到零排放的標準。
            4.6用地受阻
            由于城市建設和工業項目發展快速,留作可供奶牛養殖的用地十分有限。一些近市郊的牛場搬遷異地發展或現有牛場擴大規模找不到用地,廣州95%的牧場缺乏牧草種植基地。
            4.7人員流動大
            牧場工人工資逐年上漲,支付勞力成本加重,且聘請不到、留不住工人的事時有發生,牧場的獸醫師、配種員、修蹄工等技術人員更為奇缺和難找。
            4.8流動資金不足,資金壓力大
            牧場殘舊落伍的擠奶設備得不到及時更新換代,三聚氰胺、抗生素等檢測設備缺錢購置,奶源產品質量自檢自控能力低。當遇乳品企業較長時間拖欠奶款時(有些企業拖欠奶農數百萬元長迏半年之久),牧場容易陷入困境。
            5如何經營好牧場及其對策
            經營牧場也是一門學問。下面提供幾點參考性意見:
            5.1選擇好經營模式
            對一些中小型牧場,建議嘗試轉型為股份合作制牧場,實行聯盟整合經營,場長可在原股東中推選,也可聘請職業經理人(專業專職的場長或經理)擔任。
            5.2與乳品加工廠建立穩固的可信任的合作伙伴關系
            雙方不僅僅是貿易買賣的關系,且要有共坐一條船的雙贏理念與襟懷。
            5.3能吸納乳品廠加盟入股牧場最為上策,將牧場與乳品廠捆綁起來共擔風險和分享利益。這是雙贏的做法和很好的經營形式,合作者乳品企業可由此得到穩定的和放心的優質奶源供應,牧業也解決了資金短缺和牛奶銷售等到問題,同時兼得合作方在管理與技術上的支持。
            5.4需建立或擁有一定面積的牧草種植生產基地,或與牧草種植專業大戶聯手合作,實行互惠,以保證牧草飼料的穩定而有效的供應,并盡量降低飼料成本。
            5.5找出雙方奶價的平衡點,合理議定收奶價格。
            5.6合理提供喂料,講究奶牛營養平衡,不少喂不多喂,以滿足營養需求和不浪費飼料為原則。給牛吃最好的飼料,給牛“吃住睡拉” 最舒適的環境,奶牛才會給牧場最大的回報,多產奶。       
            5.7加強飼養管理并做到分解和細化到每一個崗位,多使用科技手段技術養牛。
            5.8要做好兩個“善待”工作一是要善待牧場員工,二是要善待牛。
            不善待員工,他就會工作不認真,隨意打罵牛只,浪費你的飼料,觀察牛發情及配種不及時,疾病不積極預防,場內衛生不潔等,甚至被得罪的個別員工,還將會采取一些極端的報復行為,不但使牛場直接帶來經濟損失,且還將會增加牧場用品消耗及成本。不善待奶牛,不給好飼料牧草飼喂,營養供給不足,或經常處于應激之中,經常打罵它驚動它,不改善或提高奶牛福利等,奶牛都不會給牧場高回報。
            5.9牧場智能化程度低,勞動強度高,勞動力效率低  
            6 特別提出的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6.1如實行聯營股份制的牧場,最好能聘請職業場長實行日常管理,重大投資與運營決策,股東之間須事前統一認識,任何牧場事務須多溝通,求共識,或一方學會放棄與讓步,甚至是妥協。
            廣州燕龍在體制創新上曾做出好的開頭,但最后還是各自分手而告終,這些經驗教訓要吸取和總結。燕都奶牛場的轉型設想與做法倒是值得總結與借鑒。
            6.2倘若乳品企業加盟入股與奶牛場合作經營后,經營與管理的模式也值得探討。建議乳品企業廠方委派適當的管理人員(含技術指導或財經監督人員)進場共管,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財務投資人而已。這樣對雙方都是負責的行為,包括經營效益,經營風險,產品質量保障和重大經營決策的商定等,都是對任何一方盡責。
            當然,作為奶牛場的原先經營者,在處理與合作者關系以及對廠方提出的奶源質量要求和奶價的議定等方面時,都應該始終站在一個合伙人的角度去應對。
            切記不可能以己為尊,以己為大,甚至是當牧場在雙方合作與努力經營下得到做大擴大了的時期,不要發生一些忘恩負義過橋抽板的言行舉措。即使一方因某原因需退出合作時,也應抱著好合好散和諧分手的心境去處理事態,又或者邀請第三方作出公證的裁決。
            6.3關于牧場技術人才及員工難聘請和養牛人第二代不愿意繼承父業等這些問題,須引起行業的重視與研究。
            實施智能牧場經營將是一條可供選擇的思路,智能化牧場經營,是解決勞動力缺乏的一種有效途徑。也許這將會成為今后奶牛業發展的一個趨勢。
            希望現在的奶牛養殖者多一些危機思慮,多一些超前遠景規劃意識和多一點接受新生事物。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沙發
    發表于 2011-1-4 21:04:55 | 只看該作者
    受益匪淺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8:4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河北省| 邵阳市| 山西省| 彰化市| 来凤县| 宣武区| 准格尔旗| 汤原县| 长治市| 罗城| 五指山市| 大田县| 海林市| 延川县| 金乡县| 铁岭市| 上思县| 铁岭市| 武汉市| 呼图壁县| 庐江县| 凌源市| 长寿区| 蒙阴县| 自治县| 射阳县| 长春市| 呼和浩特市| 界首市| 康保县| 武汉市| 龙岩市| 东莞市| 正镶白旗| 五指山市| 克什克腾旗| 南澳县| 望城县| 莱西市|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