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訊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6227元,創(chuàng)下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以2009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6.8282元計,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3%。
興業(yè)銀行(23.89,-0.13,-0.54%)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美元走勢變動是人民幣升值的最大背景。今年上半年,美元整體偏弱,為了保持有效匯率的穩(wěn)定,人民幣必須升值。而最近幾個月,美元逐漸趨于穩(wěn)健,人民幣的升值速度也隨著放緩。
此外,在他看來,來自國際的壓力,“6.19”匯改的啟動,也是促使人民幣較快升值的總要原因。
自從今年3月15日,美國國會議員呼吁奧巴馬政府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并對中國輸美產品征收反補貼稅,關于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不斷增多。隨后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也發(fā)表講話指責人民幣匯率政策,稱中國拒絕調整匯率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障礙”。
面對來自國際的人民幣升值壓力,2010年6月19日央行新聞發(fā)言人表示,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人民幣匯率不進行一次性重估調整,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7月15日,央行行長胡曉棟發(fā)表文章稱,應當繼續(xù)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是中國的既定政策,有利于促進結構調整和資源配置優(yōu)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增強匯率制度的靈活性。
6月19日至8月9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勢明顯(從6.83升至6.76)。
期間由于發(fā)生了日本政府出手干預日元匯率等事件。日元的異動降低了外匯市場對人民幣的關注度,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暫時緩解。8月中旬至9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曾一度降至6.8。
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648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6.5%;三季度新增外匯儲備1,940億美元,創(chuàng)單季紀錄新高。對此,光大證券(14.73,0.20,1.38%)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曾向新浪財經表示,熱錢流入中國,流動性寬裕,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
“近期國家大宗商品價格處于高位,比如說銅價就回復到危機前的最高位,由此帶來的通脹壓力也是人民幣升值的動力所在。”魯政委說。
12月23日,在《金融時報》組織的“展望2011年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專家座談會上,央行調查統(tǒng)計司司長盛松成曾表示,物價上漲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預計2011年全年CPI漲幅將達到4.5%左右。他同時指出,人民幣小幅穩(wěn)步升值對國內經濟的正面影響明顯大于負面影響。人民幣升值有助于降低進口成本、提高企業(yè)競爭力,促進貿易和國際收支平衡。
此前,市場也有預期在國家主席胡錦濤1月訪美之前,中國可能會調整匯率政策。
魯政委預計,明年人民幣的有效匯率將大致穩(wěn)定,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會比較大,升值幅度在5%到6%之間。(肖瑜 發(fā)自北京)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