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是這么說奶牛的:“上看一張皮,下看四只蹄。”這里的蹄,其實包括了腿和蹄子兩部分。那么肢蹄對奶牛有著什么樣的作用呢?
一頭奶牛少說也有六七百公斤重,全靠四肢來分擔。這好像一個舉重運動員扛著巨大的杠鈴走來走去,如果腿和蹄子出了問題,可就不堪重負了。所以,在相牛的時候,肢蹄部分一定要看仔細。
我們先說說腿形。好的腿形,從后面看,一個字:直。相反,不直的腿形就是不好的。從側面看,后腿應該是稍彎的,如果奶牛的腿往前彎就不大好。
接下來說說蹄子,這可是重中之重,蹄子出了問題,上面兩點再怎么好都沒有用。一頭奶牛能不能多作幾年貢獻,也要看蹄子好不好。
好蹄子的第一個特點是厚實,蹄寸離地面應該在3-5厘米。如果不夠高,容易爛蹄子。蹄冠就是牛指甲,要厚一點,如果薄了,易踩壞,牛容易得腐蹄癥。再好的牛,蹄子一壞這牛就報廢了,所以說蹄子非常重要。
好蹄子的第二個特點是:站立的時候,前端還要有一定的夾角。夾角大于60度,說明牛蹄子變形了。
蹄子整體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先天的遺傳基因,但如果養殖的時候不注意,好蹄子也會出問題。
有些養殖戶為了讓牛多產奶,給牛多加精料,造成酸中毒的機會就多,酸中毒以后牛蹄子就腐爛了,奶牛被淘汰的概率就有25%左右。
對肢蹄部分小結如下:
四肢:腿要直,間距寬,X型、O型不能要。
蹄子:形要正,質地堅。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