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飲食-讓你多活十年(之)_“食”的問題-讓你多活十年
-
再說飲食的第二個問題———“食”的問題。大家知道,亞洲的食物金字塔最好。什么叫金字塔?就是以谷類、豆類、菜類為食的基礎。-
-
老玉米、蕎麥、薯類、燕麥、小米,食療重于藥療。-
-
在國際會議上,從來不提大米、白面,也不提洋快餐。谷類里第一提的是老玉米,說它是“黃金作物”。美國醫學會作過普查,發現印第安人極少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就是吃老玉米吃的。后來,研究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固醇、維生素E,可以避免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從此以后,美國人就改吃玉米了。美洲、非洲、歐洲、日本、中國的香港、廣州,早上都吃玉米羹了。現在,許多人在吃卵磷脂,就是希望不得動脈硬化。但是他不知道老玉米里含卵磷脂最多,而且不用多花錢。一個老玉米在美國是2.5美元,而在中國只要1塊錢,便宜多了。但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吃。我早就改每天喝玉米粥了,在美國我也一直堅持。我今年70多歲了,體力充沛,精神飽滿,嗓音洪亮、底氣十足,而且臉上沒有皺紋。什么原因?喝玉米粥喝的,信不信由你。你喝你的牛奶,我喝我的玉米粥,咱們看誰活得長。-
-
谷類中第二提的是蕎麥。為什么提蕎麥?現在很多人都是“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而蕎麥恰恰是“三降”,它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我問北大學生:什么叫蕎麥?他們不知道,就知道漢堡包。蕎麥里含有18%的纖維素,吃蕎麥的人不易得胃腸道癌癥,直腸癌、結腸癌都不易得。而我們坐辦公室的人,得直腸癌、結腸癌的很多。你說要不要吃蕎麥?-
-
谷類里第三要提的是白薯、紅薯、山藥和土豆等。為什么?原來它“三吸收”:吸收水分,吸收脂肪和糖類,吸收毒素。吸收水分,潤滑腸道,不易得直腸癌、結腸癌;吸收脂肪和糖類,不易得糖尿病;吸收毒素,不易發生胃腸道炎癥。我在美國也調查了,美國吃薯類是把它做成各種糕點,吃得也不少。希望大家多吃薯類,主食中能搭配薯類。-
-
谷類里面還有燕麥,國外早就知道,中國很多人不知道。你要是血壓高,一定要吃燕麥,燕麥粥、燕麥片,因為它能降血脂、降血壓。-
-
最后要提的是小米。我們是小米加步槍打的勝仗啊!我回國后問:“為什么咱們現在不吃小米了呢?”很多人跟我說什么:“那玩意不是坐月子吃的嗎?”你說糟糕不糟糕?實際上《本草綱目》已經說明白了,小米能除濕、健脾、鎮靜、安眠。有這么大好處你不吃!-
-
大家要明白,食療重于藥療,這是李時珍說的。所以李時珍寫在《本草綱目》中的多是食物。我們為什么不拿食物解決問題,非得吃藥?十藥九毒,沒聽說拿藥能保健的,秦始皇沒辦到,漢武帝沒辦到,你我也辦不到。但是我要聲明:我不是反對吃藥,我是反對亂吃藥,我主張吃藥“短、平、快”———短時間吃藥,吃平安藥,快速停藥。 -
-
對黃種人來說,最適合的是豆漿。-
-
接著,講“谷、豆、菜”中的豆類。我們普查發現,中國老百姓缺乏優質蛋白。所以,體育比賽上,我們小球老勝,大球就不勝。為什么?球場上一踢一撞就一跟頭。現在,我們的藥費比美國高很多,但我們的身體卻不如人家。中國人缺乏優質蛋白,優質蛋白不夠怎么辦?衛生部已經提出了“大豆行動計劃”,內容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我講了之后,有的學生就說成了“半斤雞蛋二兩肉,加點蔬菜加點豆”。-
-
他說你講的沒有量,我給你加點量。誰讓你加量的?一個雞蛋300毫克膽固醇正合適,為什么吃半斤?還編出來“二兩肉”。一兩大豆的蛋白等于二兩瘦肉,等于三兩雞蛋,等于四兩大米,你說應該吃什么好?美國把每年的8月15日定為全國的“豆腐節”,我們這個豆腐發源地卻沒有豆腐節。美國人不缺優質蛋白,他們認為大豆是營養之花、豆中之王。-
-
豆漿有什么優點?豆漿里含的是寡糖,它100%能被吸收,而且豆漿里還含有鉀、鈣、鎂等,鈣的含量比牛奶多。牛奶里沒有抗癌物質,而豆漿里有5種抗癌物質。其中特別是異黃酮,專門預防、治療乳腺癌、直腸癌、結腸癌。所以對我們黃種人來說,最合適的是豆漿。我不反對大家喝牛奶,但為了防癌,一定要喝點豆漿。有人停牛奶改喝豆漿了,這方法也不一定好。牛奶可以接著喝,適當加點豆漿。-
-
蘿卜、南瓜、苦瓜、西紅柿、大蒜、黑木耳和花粉,都是有益保健的食物。-
-
下面,談“谷、豆、菜”中的菜類。國際會議上第一個提的菜是胡蘿卜。為什么提胡蘿卜?我國《本草綱目》里說它是養眼蔬菜。晚上看不到東西,特別是夜盲癥,吃了好。而且,長期吃胡蘿卜不容易得感冒。美國人認為胡蘿卜是美容菜,養頭發、養皮膚、養粘膜。常吃胡蘿卜的人確實從里往外美容,這美容概念應該是內外和諧。在烏魯木齊時,有人請我吃餃子,是胡蘿卜餡的,他們起名叫俄羅斯餃子。我吃完后覺得很美。第一,它養粘膜,不容易感冒;第二,它健美;第三,它有點抗癌作用,而且對眼睛特別好。胡蘿卜還不怕高溫,多高溫度營養也不受損失。現在,歐洲已經出現胡蘿卜糕點了。-
-
菜類中第二提的是南瓜。為什么提南瓜呢?它刺激β細胞,產生胰島素。所以,常吃南瓜的人不易得糖尿病。還應該提苦瓜,它雖苦,但分泌類胰島素物質,常吃苦瓜的人也不易得糖尿病。南瓜、苦瓜,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一定要常吃。-
-
國際會議上還提到番茄,就是西紅柿。在美國,紅十字會發番茄秧,提倡每個家庭都種番茄、吃番茄,目的是預防癌癥。這是五六年前才知道的。吃西紅柿不易得癌癥,你知道嗎?預防子宮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我問大家:西紅柿怎么吃?有人說:那還不簡單,洗洗就生吃唄。還有人說切片放白糖,再喝點啤酒。如果是這么吃的,我告訴你:白吃了!西紅柿里面有個東西叫番茄素,它和蛋白質結合在一塊,因為周圍有纖維素包裹很難出來,所以必須加溫,加溫到一定程度番茄素才出來。我告訴大家,西紅柿炒雞蛋最值錢了。還有西紅柿湯,或者西紅柿雞蛋湯也是好的。請大家注意:生吃西紅柿不抗癌。-
大蒜,是抗癌之王。我剛一說大蒜怎么吃,有人就說:得加溫吃。———你怎么什么都加溫?我告訴大家,大蒜加溫作用等于零!山東人、東北人最愛吃大蒜,一瓣瓣地吃,還說吃大蒜不得癌。但沒幾天他先得癌癥了,什么原因?現在世界上都知道怎么吃大蒜,只有我們不知道。告訴大家,必須先把大蒜切成片,一片一片的薄片,暴露在空氣里15分鐘后食用,這樣吃大蒜才有用。原來,大蒜本身不抗癌,大蒜素才抗癌,而且是抗癌之王。那天,我見人吃大蒜,他拿過一碗面,然后很快就把大蒜剝出來了,一瓣一瓣地吃,還不到5秒鐘就吃下去了。連5秒鐘都沒有,這大蒜有什么用呀?一點用也沒有。如果不按我的方法,那是白吃了。有許多人不吃大蒜,是因為它有味。不用怕,吃點山楂,吃點花生米,再嚼點好茶葉,就沒味了。外國人每星期都吃大蒜,我們為什么不吃呀!吃餃子的時候,蘸大蒜末(切片或搗末都行)加醋就很好。-
再講講黑木耳。黑木耳有什么作用呢?現在一到過年,心肌梗死的就比較多,而且年齡越來越小,年紀小的只有30歲。為什么過年時心肌梗死就多?兩個原因:一個是高凝體質血稠,就是脂肪高;另一個是因為過年時吃高凝食物特別多。大家記住,血稠的人叫高凝體質。高凝體質的人加上高凝食物,所以過年時心肌梗死的人特別多,而且年齡不限。-
心肌梗死雖然沒治,但完全可以預防。有的大夫告訴你吃阿司匹林,為什么?阿司匹林使血不粘稠,不得心肌梗死。但吃阿司匹林的后果是什么?后果是眼底出血。現在很多人眼底出血,我勸大家不要吃阿司匹林了。現在歐洲已經不吃阿司匹林了,吃什么?吃黑木耳。-
黑木耳有兩個作用,其中一個是使血不粘稠。黑木耳的作用,是美國心臟病專家發現的。他發現以后,所有歐洲人、有錢有地位的人都改吃黑木耳,而不吃阿司匹林了。-
什么樣的人是高凝體質?答案是矮、粗、胖的人,特別是更年期的女同胞。而且,A1血型的人更容易成高凝體質血稠。還有,脖子越短越容易高凝血稠。防止心肌梗死,第一過年時不要胡吃海塞;第二多喝點好茶,活血化瘀;第三千萬不要生氣,一生氣血就稠。喝白酒也容易血稠,要喝就喝紅葡萄酒,一天不超過100毫升。-
如果給你吃花生米,千萬不要吃,實在要吃,把皮剝了吃。你看咱中國的花生米,如五香花生米、炒花生米、炸花生米,全都帶皮。你到歐洲去看看,花生米沒有帶皮的,人家知道不要吃皮。有人說:“這皮不是有營養嗎?”誰說的?我告訴大家,花生皮是提高血小板、止血用的,我們中老年人千萬不要吃。-
還有,看電視要注意,好電視就看會兒,不好的電視不看。為什么?長時間坐在那兒,血凝度會升高。我特別擔心的是什么?本來就矮、粗、胖、沒脖子,還在更年期,又是A1血型,胡吃海塞,然后一生氣,又喝白酒,完了吃花生米不剝皮,他要不得心肌梗死,我這大夫不當了。-
下面談談花粉。美國前總統里根曾受過槍傷,還得過一次惡性腫瘤,但他那么大歲數,現在還活著,只是得了老年性癡呆癥。他為什么活得長?花粉在他身上起了很大作用。現在,歐洲、美洲都流行起花粉來了。我回國后一查歷史,原來我們很早就有。武則天就吃花粉,慈禧太后也吃花粉。大家知道,花粉是植物的精子,它孕育著生命,營養最豐富,在植物里是最好的東西。古代就有了,但我們現在忽略了它。花粉在日本用得最多,不管多大年紀的人都用它美容,法國的模特也都用它。-
據文獻記載,治前列腺病藥的成分,最早就是在花粉里發現的,如果用花粉治不好,藥怕是也解決不了,最后就是腎功能衰竭,尿血,然后腎腫瘤。所以要早點治,而不要等到腎功能衰竭。其次,不少人胃腸道紊亂,女同胞特別多,造成習慣性便秘。如果吃瀉藥,容易得直腸癌、結腸癌。花粉有個名字叫“腸道警察”,吃了花粉以后,“警察”可以維持腸道秩序,避免了紊亂。-
第三,花粉還具有健美作用,能維持體型。這就是花粉的三大作用。-
花粉好,但要注意,不是什么花粉都能吃的,必須有選擇。搞不好,非但不保健,還能吃出病來。有在街上拿塑料袋賣花粉的,幾塊錢一大兜,好幾斤。你一看,這個便宜,齊教授說吃花粉好,買幾袋。回家一吃,第二天上吐下瀉,到醫院看病花好幾百。你找我,我不負這個責任。你記住,花粉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用。-
第一,破壁。花粉如果沒有破壁,營養被硬殼包裹著,不能被人吸收。破壁需要經高科技處理。你研磨、高溫,把營養都破壞了,而且破壁也不完全。必須要高科技手段,破壁完全,粒徑均勻,低溫保全營養才有用。-
第二,消毒。花粉是野生的,容易污染,要消毒。消毒也有講究。你上鍋蒸蒸,再來幾個大氣壓的蒸汽,細菌是死了,花粉也熟了,營養都破壞了,還吃它干嗎?所以消毒不能用高溫高壓。-
第三,脫敏。花粉是蛋白質,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有些人一到春秋天就老咳嗽、打噴嚏,花粉過敏。所以,你要有選擇。一般油菜花粉的過敏率比較低,所以,純油菜花粉制成的產品比亂七八糟的雜花粉要好。但最重要的,花粉產品必須經過脫敏處理才能吃。-
花粉必須具備破壁、消毒和脫敏這三條才能用。-
-
吃動物,動物越小越有營養價值。-
-
說完植物,再來談談動物問題。“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而吃兩條腿的不如吃多條腿的。”這個概念在歐洲不一樣。你參加宴會,假如有牛肉,又有豬肉,應該吃豬肉,牛肉的問題太多。第一有瘋牛病,第二有口蹄疫,第三有不良膽固醇。如果有豬肉又有羊肉,吃羊肉;有羊肉又有雞肉,吃雞肉;有雞又有魚,吃魚;有魚又有蝦,那就吃蝦呀。這不是客氣,動物越小蛋白越好,樸素的大眾營養學就看動物的大小。國際會議上說,跳蚤的蛋白最好。跳蚤,別看它那么小,它可以跳1米多高,你信不信?如果把它放大到人那么大,它還不跳到月球上去?所以,有幾個美國醫生在琢磨怎么吃跳蚤呢。-
-
現在 WHO(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大家多吃雞和魚。那為什么不提蝦呢?不是不提,而是蝦太貴了,不容易普及。如果有蝦,還是吃蝦好。我現在掌握這樣一個原則:要是有個原則:要是有蝦,我就吃兩口蝦,這兩口比你一肚子牛肉的蛋白都要多。魚容易普及,魚肉蛋白1個小時就能吸收,吸收率為100%,而牛肉蛋白3個小時才吸收。-
-
魚,對老年人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特別合適。當然,蝦比魚還好。日本人壽命長,日本的長壽地區在海邊,是吃魚的地方。特別要吃小魚、小蝦,特別要吃全魚(連頭帶尾),因為活性物質在小魚和小蝦的頭部和腹部。你會不會買魚買蝦?要買就買小魚小蝦,而且吃全魚全蝦。這里頭有學問。-
-
還有一個吃的原則:吃東西要掌握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吃七成飽,一輩子不得胃病,吃八成飽最多了,若吃十成飽,那兩成是多余的,是廢物,沒有用。所以,建議大家進食做到0.618黃金分割:副食6主食4;粗糧6細糧4。-
-
現在,人類吃動物吃得太多,而且粗細糧不平衡。我的一個病人,一口氣吃6個大包子,20歲得了胃擴張,診斷結果,要么是等死,要么是胃切除。結果切除了大半個胃,天天往我這里跑。吃東西一定要適度,老年人特別要做到只吃七成飽。-
-
物質平衡有個規律,我簡單介紹一下。初生到5個月嬰兒吃母乳最好,超過5個月母乳也不行了,需要42種以上的食品。人到老年,就需要得更多了。怎么辦?幸虧法國有一個叫克萊門特的博士,他到非洲考察,發現乍得湖地區的土著人都健康長壽。當地人吃從湖里撈的一種東西。他們拿那東西包包子吃,然后喝用那東西做的湯。克萊門特把那東西拿回巴黎,一檢驗,原來是一種微藻,而且是螺旋狀的,就起名叫它螺旋藻。-
這里我還要強調一點。螺旋藻90年代在國內熱過一陣就完了。而在國外30多年,一年比一年熱,持續不衰。1984年,戚長敬教授上書中央,建議重視螺旋藻的研究。當時,宋平同志親筆批示。國家“七五”、“八五”做了10年研究,結果有些人看這個能賺錢,一哄而上。當時國內生產螺旋藻的廠家論百計,可國際上生產保健品質量螺旋藻的不過幾家。人家比我們傻?國家質檢部門委托螺旋藻質量、功能權威,北大生命科學院的劉兆乾教授牽頭做過一次抽檢。從市場上買樣品回來檢測,結果絕大部分不合格。螺旋藻55%以上應是蛋白質,而有的樣品甚至連蛋白質都提不出來,天知道是個什么東西!很多人買了劣質、假的螺旋藻,吃出病來了,怪螺旋藻不好,把很有價值的東西給毀了。-
-
所以,選什么樣的螺旋藻吃,比吃不吃的問題要大得多。不然,非但不保健、白花錢,弄不好還有生命危險。-
-
螺旋藻的選擇,第一是選藻種。泰國香米為什么跟其他的米不一樣?種好。螺旋藻也一樣,好的藻種營養物質多,差的就不行。第二,選培養環境。螺旋藻的吸附能力非常強。有的廠家用河水、湖水養,現在有幾條河是干凈的?那重金屬、化學毒素全吸到螺旋藻里去了,人吃了哪還能保健?這樣的事中央電視臺報道過,國內大報也曝光過,可是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買,圖便宜。這樣的人,就可能死于無知。-
-
輻射對我們身體的影響很大,有4種預防辦法。-
-
-
第一喝綠茶;第二吃青菜、蘿卜;第三吃螺旋藻,但要選好;第四吃藻福康。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選擇一種,實在不行就吃青菜蘿卜。-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