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5017|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芻] 為什么要定期給奶牛修蹄?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10-12-24 17:03:08 | 只看該作者
    奶牛蹄病的種類包括腐蹄病、蹄變形、蹄葉炎、蹄皮炎、指(趾)間贅生、蹄糜爛和蹄底創傷等。在上述蹄病中,以腐蹄病和蹄變形最為常見。修蹄則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護奶牛健康,也是為奶牛提供福利的一個方面。傳統修蹄主要是利用鐵鏟或修蹄刀等工具進行牛蹄修整,目前有些地方還使用“電刨子”等工具進行修蹄。無論采用哪種修蹄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定期修蹄制度,每年于春秋季節全群普查或干乳后和產犢后,修蹄一次。
      準確判斷蹄形,防止過削,前蹄長7.5~8.5厘米,后蹄趾長8~9厘米,蹄底厚度為5~7厘米。
      盡量少削內側趾,使內側趾盡量高,使兩趾等高。在奶牛站立時,蹄面要與趾骨、長軸的角度合適。
      蹄底應向軸側傾斜,即軸側較為凹陷,在趾的后半部,越靠近趾間隙,傾斜度也應越大。
      發生角質病灶時,應將趾后方盡量削低,除去蹄底球部和蹄壁的松脫角質,削薄角質緣,并使平緩過渡。創內真皮因受到刺激而增生,如果突出明顯而基部狹小,可用鋒刀將肉芽組織整個切除。
      對跛行病牛,修蹄時應先修病蹄,由于一肢跛行,健肢的外側趾必然過度負重,因患趾常呈減負或免負體重,健肢的負重將會持續。為保證健肢的良好功能,應對其進行功能性修蹄。如跛行嚴重,健肢不能提起,置病牛于清潔、干燥、松軟地面的舍飼環境,可加速病愈,等跛行減輕,再盡快給健肢修蹄。若修蹄后數日或一周,跛行無明顯改善反而加劇,應對有關趾詳細檢查。
      凡因蹄病 (真皮損傷)修整后的病牛,均應置于干凈、干燥的圈舍內飼喂,保持蹄部的清潔,減少感染機會。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發表于 2014-1-17 20:14:0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2:0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乌鲁木齐市| 民丰县| 三河市| 政和县| 博白县| 元氏县| 金阳县| 新和县| 辽中县| 涿鹿县| 海兴县| 那曲县| 彭州市| 教育| 家居| 澳门| 龙山县| 望江县| 华安县| 泸西县| 临夏县| 三门县| 洱源县| 剑河县| 玛纳斯县| 东港市| 五台县| 博客| 九龙城区| 当雄县| 额济纳旗| 库车县| 扶余县| 兴山县| 新竹县| 伊宁县| 南涧| 襄汾县| 墨竹工卡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