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頻道12月16日訊 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報道:30歲的信陽小伙李輝,用5年時間書寫了一個“賣雞蛋”的傳奇。他不養雞,卻每天給鄭州數十家超市供應著新鮮雞蛋;他是個80后,靠賣鮮雞蛋起家,如今經營著一個有30多名員工的專業蛋品公司,規模在鄭州業界很有名;他看好這個行業,更想把自己的銷售“渠道”拓寬到涉及農副產品的各個領域,不僅賣雞蛋,還要賣深加工的養殖業產品;與他合作、簽訂購銷合同的養雞場,旱澇保收;他的“訂單養殖業”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創業的年輕人效仿。
【幸福樣本】
●每天向數十家超市供貨
滎陽劉河鎮王河村,陳延平的養雞場坐落在一處僻靜的小山坳里。這里是李輝的“大本營”。
每天,陳延平的養雞場能產出3000多斤鮮雞蛋。李輝的員工開車將蛋拉走,分裝、加工后,鋪到鄭州的數十家大小超市里。
“雞一天不下蛋,我就心慌。”李輝笑著說。
陳延平是王河村村民,養了13年雞,自從遇到李輝后,他就不到處亂“跑”了,“我只管好好養雞,讓雞好好下蛋,他們公司管賣雞蛋”。陳延平每天抽著煙,定時在養雞場里轉悠。而以前,陳延平要四處找銷路,推銷雞蛋。
“我不懂養雞,但我對銷售很在行,我有鄭州幾乎所有超市的銷售渠道。”李輝也有“撒手锏”,這次見面,陳延平小聲要求李輝“收購價能不能再上去一點”,因為現在的飼料一直在漲價。
李輝笑著同意了,“讓他們安心養雞,公司才能賺錢”。
●農戶養雞現在“旱澇保收”
鮮雞蛋被收進筐里,一筐33斤,李輝收購的價位是130元一筐。“我們一年簽一次購銷合同,這個收購價位是定死的”。
但也不是一成不變,逢年過節、市場波動和蛋價飛漲時,李輝的公司會根據行情提高收購價。
對陳延平來說,眼下雞蛋售價高了,飼料價位也漲了,他卻不用為這些市場行情操心,“飼料價位漲了,我要求公司提高點收購價,我的損失就挽回了”。之所以和李輝的公司合作,陳延平看中的就是這些,“養雞場能旱澇保收”。
●“農戶+公司”正被效仿
養雞,陳延平是行家;銷售,李輝是行家。他們倆的合作,用陳延平的話說,那是“合作雙贏”。
據陳延平介紹,李輝兩年前找到他談合作時,他們幾乎是“一拍即合”的,在整個滎陽的“養雞界”,當時這種“農戶+公司”的養殖模式,還從來沒有人嘗試。
而現在,在滎陽乃至鄭州的蛋品市場,這種“農戶+公司”的養殖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效仿。
模式雖被別人效仿,但李輝的公司又想出了足以制勝的絕招。他們高價請來養殖專家,配出了各種特殊的雞飼料。
有的飼料富含維生素,吃了這種飼料的雞,產的蛋維生素含量比普通雞蛋高出不少。“我們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出適合不同人群的雞蛋,這種模式,大多數養雞場和銷售公司就難以效仿了”。
【幸福愿望】
●夢想做專業“蛋品公司”
跟著廂式貨車,來到了李輝的蛋品加工廠。鮮雞蛋來到工廠,需要走分揀、清潔、噴商標等各個環節,各種不同的蛋品被裝進不同的包裝袋,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投放。
車間外,剛剛晾曬干的變蛋正被工人裝箱。“變蛋的利潤很薄,但為了豐富公司的產品鏈條,沒有利潤也要干。”李輝說。
車間的大缸里,鹽水浸泡著鴨蛋,咸蛋也是這家公司的產品之一。
李輝說,公司剛起步時,只有能力賣新鮮的雞蛋。如今,只賣雞蛋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更不能滿足公司的發展目標,只有豐富蛋品種類,公司才能稱得上是專業的“蛋品公司”。
(作者:陳亮/文 )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
更多家禽資訊、行情、精華資料請登錄中國畜牧人網站家禽頻道:
http://www.www12347.com/poultry/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