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食品工業和生物科技的快速發展,功能寡糖的開發已成為國際生物技術領域的重要課題。寡糖產業雖然在國際上只有三十年的歷史,但發展十分迅猛,現已成為一個應用于食品、飼料、醫藥、化工等行業的新興重要產業,市場規模已達數十余萬噸,市場化品種已有20余種,開發品種有近百種,現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國外寡糖的年銷售額近15億美元,功能優異的寡糖開發將具有更廣闊的市場。
寡糖的技術開發,雖然有化學合成的努力,但基本上傾向于生物技術手段。而就國際現狀而言,在功能組分的選擇控制、產物的產率及收率以及寡糖功能開發與應用等方面,寡糖的技術開發尚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美國已利用其在糖生物學方面的優勢,在特殊寡糖的研究開發上進展迅速,已進行臨床試驗的寡糖藥物有靶白肺炎,腹瀉致病菌的NE1530和NE1340,靶白幽門螺旋桿菌的NE0080,抗NIV-1病毒的寡糖衍生物以及抗腫瘤寡糖疫苗等。歐盟也啟動了歐洲糖研究開發“網絡”計劃,目的是協調歐洲各國的糖研究與發展,以強化歐洲在糖的基礎研究及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方面與美國和日本競爭的能力。這些研究計劃的顯著特點表現為在內容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方法學研究和有重要意義的目標物合成的研究同時進行。而且由于寡糖飼料的進展,歐盟已經開始了限用抗生素的進程,丹麥在35公斤以上的豬飼料中不添加抗生素促生產劑,德國也頒布有關法令,禁止在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受此影響美國FDA禁止飼料中使用抗生素的范圍也正在擴大。
日本的科技策略是以產業應用促進基礎研究,近年來,日本實施了一項投資數百億日元、為期15年的“糖工程前沿計劃”,開展糖生物學基礎與應用研究,糖生物工程技術已在全面發展,在寡糖的應用開發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明治在1979年就開發出了全球第一個寡糖--果寡糖并進行高純度產品的工業化生產。日本的寡糖在2004年年產量就近4萬噸,銷售額近1.8億美元。所開發的功能食品占厚生省批準產品的60%以上,而且90%以上的飼料中添加了寡糖,使寡糖功能開發與應用等方面得到了不斷發展。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