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飼料脂肪對肉類脂肪的影響
1、單胃動物
單胃動物體組織沉積脂肪的不飽和脂肪酸多于飽和脂肪酸,這是由于植物性飼料中脂肪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被豬、雞采食吸收后,不經氫化即直接轉變為體脂肪,故豬、雞體脂肪內不飽和脂肪酸高于飽和脂肪酸。馬雖是草食動物,但其沒有瘤胃,雖有發達的盲腸,但飼料中不飽和脂肪酸進入盲腸之前,在小腸中經胰液和膽汁的作用,未經轉化為飽和脂肪酸就被吸收,所以馬的體脂肪中也是不飽和脂肪酸多于飽合脂肪酸,因此單胃動物體脂肪的脂肪酸組成明顯受飼料脂肪性質的影響。為保證得到較好的屠體品質,豬日糧中玉米含量最好不超過50% 。
2、反芻動物
由于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作用,可將飼料中不飽和脂肪酸氫化為飽和脂肪酸,因此反芻動物的體脂肪組成中飽和脂肪酸比例明顯高于不飽和脂肪酸,這說明反芻動物體脂肪品質受飼料脂肪性質的影響較小。
(二)、飼料脂肪對乳脂肪品質的影響
飼料脂肪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進入乳腺,飼料脂肪的某些成分,可不經變化地用以形成乳脂肪,因此,飼料脂肪性質與乳脂品質密切相關。
(三)、飼料脂肪對蛋黃脂肪的影響
將近一半的蛋黃脂肪是在卵黃發育過程中,攝取經肝臟而來的血液脂肪而合成,這說明蛋黃脂肪的質和量受飼料影響較大。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