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7890|回復: 6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開豬價暴漲暴跌之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6-6-22 11:59: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國生豬價格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一路狂飆,并于次年9月達到最高點,豬價的漲幅和價位是十多年來最高的。但是,自2005年下半年以來,豬價迅速下跌。經過2006年春節期間的短暫回暖,今年3月豬價再次下滑,生豬生產者已是零利潤或虧損。有專家預測生豬價格將在四五月份抬頭,如今看來,希望不等于現實,生豬市場行情仍然低迷。這次生豬價格波動之大,在我國生豬發展史上罕見。經濟學上通常將大宗農產品市場看成是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的(嚴格而言,現實生活中完全競爭市場是不存在的)。生豬市場正是一個這樣的典型農產品市場。筆者擬就這次生豬市場行情的異常波動作一些經濟學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生豬生產的發展提出一些對策性建議。

      揭開生豬價格暴漲暴跌之“謎”

      關于生豬價格之暴漲,根據蛛網理論,在市場機制自發調節的情況下,農產品市場必然發生周期性波動。一般而言,農產品的供給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大,但需求較為穩定,對價格的變動反應小,所以存在最廣泛的發散型蛛網(這亦正是各國政府之所以積極采取各種政策手段穩定農業的原因)。據此分析,由于生豬的需求彈性較小,因而豬價的暴漲應是生產銳減(導致供給嚴重不足)引起,但是從我國生豬業快速發展的實際來看,這個理由顯然難以成立。截止到2003 年末,全國肉豬出欄5.92億頭,豬肉產量4519萬噸,分別比1999年的5.07億頭和3891萬噸增長16.8%和16.1%。同時,2001年、2002年生豬市場都出現了先跌后漲的小幅波動,也足以證明我國生豬供求至少是不存在嚴重的不均衡問題的。

      除此之外,還有從生產成本上作解釋的。

      一種說法是,飼養成本上升是豬價上漲的主要因素。由于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落實,近幾年來糧食價格普遍上漲,拉動了玉米和豆粕等飼料價格的大幅上升。飼料價格的上揚確實增加了生產成本,理論和實際中也可能促使生豬價格有一定提高。但是此說難以解釋在飼料價格沒有下降的情況下,自2005年下半年至今的豬價為何又暴跌(因此,有的分析人士又說,飼料價格上漲是目前養豬普遍虧損的主要原因,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另一種說法比較類似,認為2003年仔豬價格上漲近一倍,致使豬價上漲。但是仔豬價格上漲一倍所增加的生產成本,會促使豬肉也相應地上漲近一倍嗎?這種認識的實質是一種因果關系的錯位,正確的理解應是,生豬價格上漲導致仔豬需求增加,仔豬價格跟風上揚。可見,從供給和成本的角度都不能很好地解釋生豬價格的暴漲,剩下的可能則應是從生豬的市場需求來考慮問題了。但是,正常情況下,由于生豬的需求彈性較小,短期內市場對生豬的需求不會發生大的變化。那么,是什么導致生豬的市場需求的突變或激增呢?是不是如有的分析人士所說,是因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居民豬肉消費增長。然而此說過于簡單蒼白,因為難道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我國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會出現大起大落—— 豬肉消費量2003年和2004年大增(導致豬價暴漲),2005年又大減(導致豬價暴跌)。

      正所謂“異果必有異因”,筆者以為最可能的合理解釋應當是:禽流感——2003年、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突襲,引發豬肉消費量大幅上升,需求激增,破壞了原來的供求平衡,從而致使豬價暴漲。

      具體而言:

      一是家禽養殖銳減,禽肉產銷大幅下降,客觀上為作為禽肉最主要替代品的豬肉騰出了部分市場。

      二是從主觀上看,出于生命健康的考慮,原來的禽肉消費者需求發生轉移,也會減少禽肉消費轉而選擇豬肉產品。三是從消費者的支付意愿來看,消費者對豬肉暴漲的承受能力,在客觀上亦極大地助長了豬價的高位運行。為什么這樣說呢?一般而言,短期內一個家庭的食品消費支出是比較固定的,而禽流感的到來使居民對肉類食品消費的選擇減少, 原來部分消費在禽肉上的支出轉移到豬肉消費上,因而人們對豬肉上漲的反應不是那么強烈。舉一個例子,假設一個家庭日常情況下,一周用于肉食品的經費列支總額為20元,在發生禽流感之前,其具體分配是:豬肉1kg(10元/kg)、雞肉1kg(10元/kg)。當發生禽流感之后,這個家庭出于健康的考慮,不再消費雞肉,只買豬肉1.5kg(由于需求彈性及個人消費偏好的原因,短期內單個家庭對豬肉的消費量一般亦比較固定;但是,這一次因消費需求發生轉移,在實際中更多的可能是對豬肉的消費量略有增加),由于豬價上漲到16元/kg,其支出為21元,可見其肉食品支出基本沒有變化(僅超支1元)。因此,發生禽流感之后,豬價雖然上漲,由于原來買雞肉的錢補貼到豬肉消費中,其肉食消費支出總額仍符合消費者的支付意愿,且居民對豬肉的需求在實際中呈逆漲態勢,致供求矛盾加劇,因而豬價持續上揚和高位運行。可是,如果不發生禽流感,而是因正常的市場波動致豬價上漲到16元/kg,其結果則完全相反,此時這一家庭的周肉食消費支出總額則為豬肉16元加雞肉10元,共計26元,比初始的計劃支出額20元,則增漲了30%。這樣一來,這個家庭對豬肉價格上漲的反應恐怕會強烈得多,并將因此相應地減少消費量,市場需求的下降會導致豬價下跌。

      關于豬價暴跌,可以比較清晰地歸結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生豬生產規模過大。根據蛛網理論,農產品的供給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大。高價位的生豬價格引發生豬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因而又出現比較嚴重的供過于求,致使豬價大幅下跌。二是生豬市場需求減少。主要原因是禽流感影響的逐步消除。從禽肉市場行情來看,禽肉經銷戶的營業額正普遍回升,原先因禽流感而增加的生豬市場份額將逐步退出,直至禽肉市場和生豬市場基本恢復原位。同時,也有人認為四川豬鏈球菌病的發生給生豬消費帶來了較大負面影響,筆者以為豬鏈球菌病具有極大的局部性,與其認為對生豬市場需求有大的影響,不如說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加快了禽肉市場的復位速度。

      還有人把生豬市場需求的減少歸結為農村消費啟動不夠和城鎮居民因食肉結構出現多元化而減少了豬肉消費,以及訂單農業發展不夠,深加工發展滯后,豬肉品質不優等因素,筆者以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影響生豬市場需求變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深加工及品質的優化更是生豬產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但從短期來看,這些都不可能是市場異常波動的主要原因。

      至于有人把生豬出口的減少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看待,筆者不敢茍同。因為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一生豬生產大國,年出欄高達6億頭,但基本是內銷,年活豬出口長期在200萬頭上下波動,僅相當于1個~2個百萬生豬大縣的年產量,其所占比重極低(豬肉出口情況則更甚),因而對整個生豬市場的影響甚微。

      低迷的生豬市場行情會持續多久

      有專家經過多年觀察和分析,認為生豬價格的波動一般是4年一個周期,每個周期分4個階段,即市場高潮期、回落期、低潮期和回升期,每一個階段大約一年左右時間。但是,筆者以為,這一輪低迷的生豬市場行情可能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中間因季節性的原因可能有短期小幅回升,但是要徹底擺脫低迷的狀態,還需假以時日,至少當在三年左右(低潮期和回升期)。當然這其中還將取決于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們各級政府對生豬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力度。至于要回到2003年、2004年的高位行情則幾乎不可能,除非又有禽流感及其它對生豬市場影響深刻的非經濟性因素突然出現。為什么這樣講?從供求規律看,價格要上揚,當有兩種情況:一是需求增加。但是,因為生豬的需求彈性很小,每個家庭的年食肉量變化不會很大,同時我們的生豬深加工、生豬出口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期內一下子突飛猛進。同時,加上前文分析,因禽流感影響所增加的生豬市場份額將逐步退出,所以短期內生豬市場需求非但難以有大的增加,相反地會進一步減少。二是供給減少。總體而言,因為生豬價格暴跌,生豬的生產規模會縮小,但是分析當前我國生豬生產主體的結構,筆者以為這一個過程較過去而言將要慢得多。

      當前,我國從事生豬養殖的主要有三個群體:一是千家萬戶的家庭分散養殖,二是生豬養殖大戶,三是規模養殖戶(場或企業)。第一種家庭養殖以自食為主,生豬不是其家庭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一般一家養三五頭,以田間自產青料、糧食為主,有的加少量飼料,人工不算成本,故生產成本最低,因而對市場的反應遲鈍, 生豬價格的波動對其規模不可能有大的影響。近幾年來,由于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這種家庭養殖總體上是呈下降趨勢的,但仍占生豬生產總量的一半左右。第二種,也是以家庭為主,生豬養殖作為其家庭主要收入之一,沒有專門的養殖基地,屬于庭院經濟的一種,一般的規模在十幾頭左右,由于生產成本不是很大,對市場的反應比較迅速、靈敏,隨市場變化而調整養殖規模最快。第三種規模養殖(生豬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亦是國家政策鼓勵的方向),先期在廠房等硬件設施上的投資巨大,規模一般在百頭千頭以上,多則上萬頭,市場風險對其沖擊最大,因為固定成本大,“船大難調頭”,一天不生產其虧損則更大(亦如股票被套,斬倉止損需要大智大勇,但亦需相當的資金實力作后盾)。

      在過去的市場波動中,我國生豬養殖以第一或第一、第二種生產為主,但是現在第三種養殖主體已三分天下有其一。據統計,至2002年底,全國年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生豬養殖戶達103.5萬個,出欄生豬達1.66億頭,分別比1999年增長22.3%和33%;2003年、2004年又有一大批養殖場上馬或擴規,2004年底規模生豬養殖戶達143.7萬個,出欄生豬2.34億頭,分別比2002年增長38.8%和41%,出欄生豬占當年全國出欄生豬總數的38%。可見,在豬價下滑的情況下,第一種家庭養殖的生產量基本上不會有大變化;第三種對生產規模的調整則因為投資回報周期的考慮,還需要一個適當的過渡時間;第二種養殖主體減少生產的反應會是最快的,但因生產量所占比重小,因而對供給的影響有限。所以,筆者以為低迷的生豬市場行情在短期內不會有明顯變化。

      于上述分析,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 生豬供需嚴重失衡,導致生豬價格異常波動,而禽流感則是生豬供需嚴重失衡的直接因素。禽流感引起了生豬市場需求突變,致使豬價暴漲;高價位的生豬價格又引起本已有較高基數的生產規模的盲目擴大,加上禽流感影響的消除使禽肉市場復位,從而生豬生產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又致使豬價暴跌。

      2. 禽流感影響的減弱和生豬養殖主體的結構因素將延緩生豬價格回升的速度,生豬市場的低迷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3. 近幾年來,由于政府推進生豬品種改良及加快發展畜牧業的政策性推動,生豬規模養殖發展迅猛,我國生豬供給一直呈較快的速度增長,一定程度而言,豬價的下滑帶有必然性,而禽流感的到來則極大地延緩了這一周期中低潮期的到來,且制造了一個異常的高潮期,同時亦加劇了供求矛盾,制造了一個異常的低潮期。

      4. 可見,我們雖然戰勝了兩度禽流感自然災害的襲擊,但是卻無法預測其對畜禽市場的影響程度,更難以做到有效調節。實事求是地說,對此類非經濟性因素影響市場的思考,我們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需要加強。政府要充分發揮另外一只手的作用,從當前與長遠兩個方面著手,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力度,盡可能快地促使生豬行情走出低谷,推動生豬產業穩定發展。

      當前,我們可以采取的應急措施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加大對種豬場和母豬生產專業戶的扶持補貼力度,防止母豬銳減,致使生豬產業回升乏力,這是確保生豬生產和生豬市場穩定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二是加強宣傳和引導,適度控制生豬規模。雖然當前大氣候不好,但是不排除有少數生產者依然心存僥幸,認為大跌必大漲或短期豬價會回升,非但沒有根據市場適當地調減養殖量,相反地還準備擴大生產規模。三是進一步加強農產品綠色通道建設,切實降低市場交易費用,讓利于民,讓利于農。

      在生豬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建設方面,則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深化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堅持防控并舉,完善疫情監測體系、疫情報告體系和疫情處置體系,切實加強動物防疫基礎工作,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確保畜牧生產健康發展。

      二是進一步加大生豬品種改良力度。要適應市場需求和增加出口,抓好標準化生產,努力提高生豬品質。在生豬國際貿易中,我國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是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如美國的歷年豬糧比價在1∶13上下,而我國在1∶6就可以盈利。所以,在提高豬肉質量的前提下,發展生豬國際貿易大有可為。

      三是以豬肉深加工為重點,大力推進生豬產業化經營。目前,發達國家畜產品80%以上是通過加工銷售的,我國的加工率僅在35% 左右,還有很大的差距,亦有極大的潛力可挖和大量的工作要做。當前,要樹立現代畜牧業發展理念,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跳出只注重抓生產的傳統模式,切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以生豬為重點的畜禽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四是加快推進生豬期貨市場發展。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體系的高端形式。有人把美國農業的穩定歸結為兩大原因:一個是政府對農業的支持與干預,另一個則是發達的農產品期貨市場。如何有效利用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組織功能、導向作用和避險機制,充分利用市場手段,發揮市場效力,推動新農村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通過“期貨+公司+農戶”等模式,以訂單的方式把生豬生產者整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化解由于市場變化、合同不履約等帶來的多重風險。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強生豬統計工作,為制定生豬產業發展政策、提高養殖效益和減緩市場波動盡可能地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6-6-22 16:19:28 | 只看該作者

    re:值得看看!

    值得看看!
    板凳
    發表于 2006-6-22 19:33:52 | 只看該作者

    re:挺不錯的貼子

    挺不錯的貼子
    地毯
    發表于 2006-6-22 20:39:34 | 只看該作者

    re:分析的比較透徹,全面。值得一看。

    分析的比較透徹,全面。值得一看。
    5
    發表于 2006-6-22 22:21:51 | 只看該作者

    re:分析的好,頂一下。

    分析的好,頂一下。
    6
     樓主| 發表于 2006-6-23 12:37:53 | 只看該作者

    re:謝謝

    謝謝
    7
    發表于 2006-6-25 09:41:12 | 只看該作者

    re:you dian yi si le ~...

     you dian yi si le ~~
    8
    發表于 2006-6-25 10:38:40 | 只看該作者

    re:不錯了,現在明白了許多了··值得看··

    不錯了,現在明白了許多了··值得看··
    9
    發表于 2006-6-27 17:13:17 | 只看該作者

    re:確實如此

    確實如此
    10
    發表于 2006-6-26 12:04:26 | 只看該作者

    re:很好啊

    很好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22: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江永县| 潮州市| 调兵山市| 无为县| 抚松县| 吉水县| 湘潭县| 连平县| 盐城市| 酒泉市| 屏山县| 隆安县| 涿鹿县| 新邵县| 武冈市| 江川县| 灌阳县| 都昌县| 三亚市| 大庆市| 东城区| 枝江市| 井陉县| 玉林市| 曲麻莱县| 双桥区| 密云县| 瑞金市| 祁东县| 秦安县| 神木县| 怀集县| 磐石市| 砀山县| 瑞昌市| 泌阳县| 平顶山市| 内江市| 建平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