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6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完此貼,我敢說我們的教育完了(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2-8 15:2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兒子正在讀高二,考了一道歷史題: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公元哪一年死?最遠打到哪里?兒子答不出來,我幫他查找資料,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

    它的題目是這樣的: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么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后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
      
      如果沒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夠強大,盎格魯— 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日耳曼會控制中歐,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教師一看,說:「棒,分析得好?!梗麄儧]有分數,只有等級A,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總是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
      
      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我們叫做抗日戰爭),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么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么地方?輸了是輸在什么條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
      
      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后,有一場激戰。臺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
      
      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上中國南海,跨臺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海,這是石油生命線,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里經過,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馬上就會上場,就開打!
      
      按照判斷,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
      
      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會從東海開始,從臺灣海峽開始,時間判斷是 2015年至2020年之間。
      
      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翻開我們的教科書,題目是這樣出的: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簽訂的叫什么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
      
      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時候割讓遼東半島,什么時候丟了臺灣、澎湖、賠償二萬銀兩,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1895 年簽訂馬關條約,背得滾瓜爛熟,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
      
      那又怎么樣,反正都賠了嘛!銀兩都給了嘛!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這是值得省思的部份
      
      看外面的教育咯
      
      老媽去參加我侄子的家長會,看了現在小學生的試卷,我震驚了!
      今天老媽去參加我侄子的家長會,帶回了2套侄子的考試試卷,我很好奇,拿過來看了現在小學生的試卷后,我震驚了!這是什么狗屁教育?這樣的教育有希望嗎
      
      下面給大家詳細說說我看到了什么!
      
      侄子在本市某著名小學讀書,有這么幾道題:
      
      一個春天的夜晚,一個久別家鄉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鄉,于是吟起了一首詩:( ),( )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這2句。好奇的問侄子,這個不對??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說標準答案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哎~這就奇怪了,因為是個春天的夜晚,就要是這句有春風的???要這個思念故鄉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說出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話的??!一個東北人春天思念故鄉,會說春風又綠江南岸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應該更準確。再扯遠點,思念故鄉,一千個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樣的詩,這個也可以有標準答案的么?
      
      接下來是默寫,題目是:我們學過《桂林山水》一文,請將下面句子默寫下來,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寫,這有什么用?死記硬背別人的文字有什么用?
      
      還有個題目:《匆匆》這篇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寫的,同學們都很喜歡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
      
      我侄子寫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后面一把好大的X。
      
      但標準答案竟然是: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歡這句,我可以喜歡那句,難道最喜歡的一句話也要統一么?為什么“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边@句不能喜歡?就一定要喜歡“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句???對比這2句,我也喜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边@句話??!我覺得這個題目應該是“你能把老師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才對!
      
      再看別的試卷,更莫名其妙了,比如“請說出阿拉伯數字的來歷,是哪個國家創造的”,侄子不知道,問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好上BAIDU去搜一下,才知道是古印度人發明的。莫非我吃塊豬肉,還一定得知道它是哪個養豬場養出來的?
      
      
      最后有個題目讓我徹底崩潰了:請用一句話說明“ π ”的含義。侄子回答的是:π的含義是圓周率。竟然打的是把X,這就奇怪了,正好我老婆大學說讀的是理科,我馬上問她,π是什么意思,她說圓周率啊。
      
      兩個人狂汗,問了侄子半天,他也沒說明白,大概的意思是,標準答案是:π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領域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2-8 16:23:5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這樣文章不錯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12-8 20:19:27 | 只看該作者
    奴化教育,使歷朝歷代傳承下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5:1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明水县| 阿荣旗| 宁化县| 湄潭县| 太和县| 南溪县| 灵宝市| 南开区| 屯门区| 晋城| 呼图壁县| 黄骅市| 莫力| 陆河县| 海宁市| 安西县| 锦屏县| 延边| 新田县| 深泽县| 南乐县| 丰镇市| 秭归县| 吉林省| 武宁县| 安化县| 昆山市| 东平县| 沙湾县| 正阳县| 曲阜市| 祁阳县| 成安县| 石嘴山市| 华蓥市| 睢宁县| 鞍山市| 揭阳市| 微山县| 平顺县|